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火烧博望坡的经过 火烧博望坡的结果

火烧博望坡的经过 火烧博望坡的结果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85 更新时间:2023/12/24 9:02:20

火烧博望坡,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很多电视剧和连环画都十分着重火烧博望坡这一场故事。火烧博望坡,有人说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个计谋。关于火烧博望波这一计谋有多妙?一起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了。

史书《三国志》记载的火烧博望坡是刘备亲自指挥的,诸葛亮此时还没有出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昭烈帝刘备势单力薄不得不依附荆州刘表,曹操命夏侯?、于禁率大军进攻荆州新野,刘表让刘备前去抵挡,刘备设伏兵,假装逃跑,并且烧毁营地,夏侯?等人率大军前来追击,被刘备所设伏兵击溃,兵败而归。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则变成了是诸葛亮指挥的一场战役。

火烧博望坡这个故事,是诸葛亮的成名战,也是诸葛亮出道之后打的第一站,因此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历史经典。

相传在三国初期,魏吴蜀三强争霸。但当时的蜀国,既难比北魏兵多将广,又不及东吴占据地利,随时有被吞并之危险。蜀主刘备为抵御魏吴,完成统一天下之霸业,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

诸葛亮熟读兵书,早已分析了战争形势。他看到,若想与魏吴抗衡,必先挫一方锐气,以达到削弱敌军,壮大自己之目的。与此同时,他把破敌茅头先指向魏国。

影视剧火烧博望坡

博望在三国时属宛北重镇,南北长45里,东西宽15里,有“45里博望屯”之称。当时,魏相曹操为了南征吴蜀,在博望屯积了大量粮草,准备取荆州、平东吴。粮草由大将夏候?领十万精兵看守。因为博望屯城墙很薄,曹操设计让军士在四周均围以此地生长的柘刺林,密不透风,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自以为万无一失。诸葛亮不愧为著名军事家,他探知博望情况后,定下了火攻博望的作战计划。当年秋季,他命人收集大量草籽,并以泥土相拌,制成弹丸备用。时值隆冬,诸葛亮命张飞率人用弹弓将弹丸射进柘刺林中。次年一遇雨水滋润,草籽发芽,生长茂盛。又值降冬,杂草枯干,遇火即燃。此时诸葛亮兵分两路,命关羽带兵埋伏阴山,张飞、赵云率军暗将博望围上,万千火箭一齐射入柘树寨中,枯草见火即燃,风助火势,噼啪作响,一时间柘刺林顿成火海,顷刻把45里博望屯烧得如同白昼。魏军粮草全被烧毁,夏侯?率其守军焦头烂额地追击,又被关羽伏兵杀得落花流水,仓皇败回许昌。值此,蜀军大获全胜。

火烧博望坡经典画面

曹操本想先干掉刘备,然后吞荆州,再平复东吴,但由于在火烧博望坡一战中损失巨大,让曹操看到了诸葛亮的才能和谋略,因此当曹操率领数十万大军将刘备赶到江夏之后,没敢进一步对刘备下手,而是将目标转向了孙权,虽然诸葛亮的第一站火烧博望坡不是大型的战役,但至少让曹操在之后的一年内没敢轻易对刘备下手,这对历史战局来讲,意义非同小可。

此为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博望坡,可谓是牛刀小试,一战收服人心,一战扬名天下,一战改变战局。随后诸葛亮二烧新野,三烧赤壁,“三把火”烧出了个“三国鼎立”。

在后世的考古活动中,此处曾出土折戟断镞和土层中烧坏谷物的灰烬,经考证为三国时遗物。

火烧博望坡古战场遗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树,高5.9米,粗2.2米,虬枝盘旋,相传为火烧博望坡时的唯一幸存之见证,所以人们称其为“三国柘”。此树虽历经千年风霜雨雪,仍生机盎然,增添着新的年轮,接受四方游人的礼赞。柘刺为灌木,能长成大树,却是罕见。此树树体中间一分为二,北半部枯死,皮质不存,木质裸露,枝杈错落,扭曲虬蟠,疏枝横空;南半部,老态龙钟,质感苍劲,绿叶吐翠,轻盈娇妍。游人至此,仰望柘树之奇,无不赞叹,称颂大自然的神奇。

网游中的火烧博望坡

在树之东侧,立有仿佛自然天成的一座不规则的大理石碑,碑文节录了《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中有关火烧博望坡的内容。游人立于碑前,阅碑思古,一场火烧博望坡的战争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附近其他遗迹有刘备的观战台,夏侯?屯兵时修建的城楼,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处的梅林铺,唐代大将尉迟敬德监工修建的三孔拱桥――敬德桥等古迹。火烧博望坡被国家确定为三国旅游景点之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烧博望坡连环画

标签: 火烧博望坡

更多文章

  • BC202年垓下之战发生的背景 垓下之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垓下之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背景垓下之战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着名的“鸿沟和议&r

  • 蒙古军和金军之间三峰山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峰山之战

    三峰山之战发生在1232年,是蒙古军队与金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蒙古军队成功的采取了追歼战术,成功的将金军主力部队消灭,金军的重要将领在这场战役中被杀死,可以说这是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通过这场战役金国已经完全没有能力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金国亡国命运已经不可挽回。下面做一下三峰山之战简介

  • 辽沈战役简介 辽沈战役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简介,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当时,东北战场是全国五大战场中我正规军数量超过国民党正规军数量并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第一个战场

  •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结果: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后周,南唐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当时已经到了五代中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后周的柴世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准备统一整个国家。后周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准备先讨伐蜀国和南唐,再北伐契丹。后周世宗柴荣画像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南唐是南方的大国,后周想要统一南方,就要先讨伐南唐。南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

  • 大凌河之战:中国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战争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凌河之战

    大凌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战役,它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崛起。大凌河之战背景是在明末清初之时,由于清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曾在北宋时期建立金国。历史上为了区分明确,将清朝的前身命名为后金。大凌河之战是苟延残喘的明王朝与正在崛起的后金政权之间的交锋。大凌河之战中雕塑大凌河之战是在两个政权内忧外患

  • 马谡失街亭是战略失误吗?马谡败给了谁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马谡

    熟识三国的人都知道,马谡失街亭是诸葛亮最大的失策,而马谡也因失街亭而丢了性命。那马谡街亭败给谁?马谡为何会失街亭?让我们一起来回首马谡失街亭背后的故事吧。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

  • 奠定朱元璋一统天下关键之战:与陈友谅之间的鄱阳湖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鄱阳湖之战

    元朝末期,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公元1352年,郭子兴起义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收罗人才,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为汉,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朱元璋采纳刘基等人的建议,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先夺取金

  • 秦灭楚之战:王翦为何坚持出兵六十万?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翦

    秦国灭楚之战:在战国时代,楚国西与秦国毗邻,虽屡遭秦国侵犯,国势日衰,但至战国末年,尚占有江淮广阔地区,是秦统一事业的一大障碍。秦国攻取赵国邯郸(今属中国中北部河北省)后,即移师向南,对楚作战。秦灭楚之战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将王贲夺取楚国十余城。嬴政不听王翦以60万大军全力攻楚的建

  • 南宋抗金将领岳飞参加的战役主要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

    岳飞,金戈铁马是他一生的写照,南宋时期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满江红是其留给后世的经典之作,被称为“武圣”。岳飞战役数百场,为收复南宋国土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最终仍然没有躲过被冤死风波亭的下场。但是岳飞的军事才华是不容忽视的,他为后世之人领兵作战留下了宝贵的战场经

  • 北伐战争蒋介石是如何打败强大的北洋军阀?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蒋介石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挥师北伐。当时国内态势:北伐军有8个军10万之众,同时在绥远有冯玉祥残部约3万人做战略呼应。作为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占据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拥兵20万;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踞有江苏、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拥兵20万;张作霖雄据东北,有30万军队。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