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布匿战争简介 布匿战争有什么影响

布匿战争简介 布匿战争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4/1/24 3:42:09

【战争时间】公元前264~前146年

【战争地点】地中海西部

【交战双方】罗马VS迦太基

【关键人物】汉尼拔

【战争背景】

罗马源于意大利半岛,原本是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逐渐成为地中海西部地区最强盛的国家。国家的强盛刺激了统治者的侵略欲望,罗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西地中海的迦太基。迦太基位于北非的突尼斯,由迦太基人建立,是地中海当时的商业枢纽。

其实,迦太基在罗马还未成熟时,就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国,统治着大西洋至埃及西部广大的北非海岸及西班牙南部,还有西地中海各岛,西西里到直布罗陀也都属于迦太基的势力范围。迦太基无疑成为罗马对海外扩的主要敌人,而双方争夺的焦点则是西西里。

罗马军队有四个军团,每个军团人数在4200~6000之间,而且每个团的战斗力都较强。迦太基有庞大的陆军强大的海军。陆军主要是雇佣兵,有战象及攻城设备。迦太基的海军优势明显,拥有上百艘战船,都是采用了当时最新科技成就武装起来的。航务人员有丰富的经验,桨手都是训练有素的。在罗马海军之前,迦太基舰队是西部地中海的无敌舰队。

公元前264年,意大利坎帕尼亚雇佣军攻占了西西里岛东北端的梅萨纳。公元前265年,叙拉古僭主派兵攻打梅萨纳。此时的坎帕尼亚雇佣军,一部分求助于迦太基,还有一部分求助于罗马。迦太基海军因正在梅萨纳海峡巡逻,所以提前赶到梅萨纳援助,而罗马认为这可能使迦太基从此控制整个西地中海,于是军队干涉。

【战争经过】

公元前264年,罗马出兵渡过梅萨纳海峡,击败了迦太基军,并占领了梅萨纳。迦太基被迫对罗马宣战,于是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

双方一系列交战之后,罗马军队在陆上节节取胜,但在海上却处于不利地位。罗马人善于模仿,他们以一艘搁浅的迦太基战舰为样板,并通过希腊人帮助,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建造了100艘迦太基式五层甲板的大战船,还有20艘三层甲板的战船。这些战船为桨式战船,但加入了罗马人自己的新技术mdash;mdash;接舷吊桥。这种结构可以在交战中钩到对方战舰的甲板上,那样,不习水战的罗马人就可沿长板冲敌船,发挥罗马军团的优势。

公元前260年,罗马海军在西西里岛东北米拉海角的战斗中首次使用接舷吊桥,并在这次战斗中击败了迦太基舰队,取得首场海战的胜利。

公元前256年,罗马派出一支约5万人、330艘战舰的庞大军队,向迦太基本土进军,并在埃克诺姆斯角海战中再次击败了迦太基舰队。罗马军队不久在北非登陆,迦太基节节败退。但是随着战事的延续,兵力和粮食消耗殆尽,罗马军队被迫撤回部分兵力。而迦太基则乘机招募士兵,并于第二年发动了反攻。罗马军大败,执政官被俘,更不幸的是,前往救援的罗马舰队在归途中,因风暴袭击几乎全军覆没。此后,战争在西西里地区又继续了10多年。

公元前241年,重建的罗马舰队在西西里岛以西埃加迪群岛附近再次击败迦太基舰队,取得了这一地区的制海权。而迦太基已无力再战,不得不接受媾和条件:放弃西西里及其与意大利之间各岛屿,10年内向罗马赔偿3200塔兰特。罗马通过这一条约获得了西西里及其他一些岛屿;之后又趁机攻占了迦太基的科西嘉和撒丁尼亚两岛。罗马赢得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并取得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权。

汉尼拔雕像罗马并没有放弃其扩张的野心,于不久之后背弃和约。当然,战败的迦太基也不甘心失败。迦太基国哈尔米卡率军镇压了国内的起义和暴动后,便着手对付罗马。公元前237年,哈尔米卡率兵入侵西班牙。通过这场九年的战争,迦太基收获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就为对付罗马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公元前221年,当时只有25岁的汉尼拔被任命为迦太基驻西班牙的最高统帅。

此时,罗马正加紧扩张,占领了高卢地区,而且与西班牙东部沿海地带的萨贡托结成同盟。汉尼拔忍无可忍,于前219年春,出兵攻占了萨贡托城。罗马大怒,派使者对迦太基发出最后通牒,迦太基尚未答复就遭到罗马的进攻。公元前218年3月,罗马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战争伊始,汉尼拔就已定下战略,决定翻越尔卑斯山脉,从陆上攻打意大利。罗马的战略是,同时攻击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人首尾不能相顾。公元218年春,罗马军队两路进发,一路由西西里渡过突尼斯海峡,登陆迦太基;一路开进西班牙,对付汉尼拔的军队。

汉尼拔预料罗马会攻打西班牙,于是留下一部海军和陆军由其弟弟率领准备迎战。他还另派2万名士兵赶到非洲,以加固迦太基及北非的防御。他率领步兵9万,骑兵1、2万还有37头战象,越过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秘密深入到罗马腹地,向意大利进攻。罗马发现了汉尼拔的意图,于是放弃了对非洲和西班牙的战略计划,集中兵力保卫意大利本土,准备与汉尼拔决战。

汉尼拔的军队于9月末翻过阿尔卑斯山,向波河挺进。10月,汉尼拔与罗马执政官西庇阿的部队在波河的支流提契诺河相遇。汉尼拔依靠骑兵优势歼灭敌军,渡过波河。不久,汉尼拔又在特利比亚河附近伏击了从北非撤回的罗马军队。

公元前217年初,罗马政府选举出新的执政官,即塞维利阿和弗拉米尼。与此同时,罗马当局征集新军,成立了13个军团,约6、5万名步兵,300名骑兵。此时,西西里、西班牙与撒丁发生战争,于是罗马军队的一部分被派去增援。罗马两位新的执政官率领剩的约8万人的军队,把守海岸上的奥勒利亚大道和东部伊米利亚大道,以拦截汉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公元前217年4月,汉尼拔率军从东部沿着荒芜的小道,渡过污水和沼泽地,经过4天3夜的不间断行军,绕过罗马军防线,直逼罗马。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率军追赶,恰恰中了汉尼拔在特拉西梅诺湖北岸的埋伏。

特拉西梅诺湖三面环山,山水间是一条狭窄的小路,自西向东通向谷地。汉尼拔趁夜将骑兵埋伏在小路入口处的山后,轻装步兵配置在东端谷地出口处陡峭的山上,汉尼拔本人率领其余兵力在湖岸平行的高地上一字儿摆开。

次日晨,罗马军队向狭窄的隘口开进。弗拉米尼率领的罗马军队一进山谷,汉尼拔立即发动进攻:骑兵封锁退路,中央主力部队从山上扑下来。罗马军猝不及防,顿时乱成一团。在迦太基人的猛烈夹击下,战斗只用3小时便结束。弗拉米尼阵亡,罗马军大约有1、5万人被杀,几千人被俘。

罗马统帅费边总结了失败教训,决定采用消耗战,避免与汉尼拔的主力对决,以消耗其锐气,同时以众兵跟踪追赶,袭击零星部队,破坏粮食储备,使其无法建立永久性的补给基地。但这个策略使罗马人民遭受很大损失,因而遭到了人们的怀疑和反对。不久之后,他交出了统帅权。

公元前216年初,贵族出身而且勇敢的帕卢斯和罗马平民阶层利益代表瓦罗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他们面临的任务就是消灭汉尼拔。此时,因物资消耗将尽,粮食问题严重,汉尼拔率领约4万步兵、1万骑兵从北部阿普利亚向南推进,突袭了粮仓坎尼城。

罗马两位执政官决心全力夺回坎尼,于是立即率军抵达坎尼,在距离迦太基军队不远的地方设营。不久,两军开战。罗马投入了全部兵力,即步兵8万,骑兵6000;迦太基军投入了4万步兵和1、4万骑兵。汉尼拔亲自指挥中央一路,他的外甥汉诺指挥右翼,他的弟弟玛哥指挥左翼,汉尼拔还精选3000骑兵作为后备力量。同时,汉尼拔令500轻装士兵携带长矛、盾和短剑执行假投降任务。

汉尼拔了解坎尼的天气,知道正午时分有强劲东南风,于是他让各路方阵均面向西北展开,以利用天时地利的因素。汉尼拔还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埋伏在敌阵后方的树林里,以切断敌人后路。

罗马军主帅瓦罗针对敌方两翼强、中间弱的阵势,临时改变策略,缩小正面,加大纵深,加强中央方阵的力量,企图一举击垮汉尼拔的中央方阵。然而,这一调整正中汉尼拔的陷阱,罗马军主力却因缩小了间隔而无法灵活战斗。

标签: 布匿战争

更多文章

  • 三国汉中之战中夏侯渊之死对曹魏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侯渊

    汉中之战,顾名思义,这就是一场发生在汉中地带的战争。汉中之战对峙双方分别是魏国和蜀国,汉中之前是归属于魏国的,经过汉中之战后,变成了归属于蜀国的。那么汉中之战的爆发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汉中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汉中之战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中又分别是以哪个时间节点划分的呢?汉中之战汉中之战的爆

  • 二战中日本的大阪第四师团战斗力如何 大阪第四师团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阪第四师团

    在众多人的眼里,二战中的日军都是无外乎是“残暴”、“穷凶极恶”、“杀人不眨眼”,继而联想到他们嘴里时常嚷嚷的“效忠天皇”“武士道”等等,似乎个个都是亡命徒。而本文要说的是二战中日本

  • 乌尔姆战役的企图:一劳永逸就击败奥地利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乌尔姆战役

    乌尔姆战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与英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家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在奥地利展开的一次战役,那么乌尔姆战役背景是什么呢?乌尔姆战役画像乌尔姆战役背景是1796年第一次意大利战争后,拿破仑率领法军以非常快的速度击败了比自己强大奥地利和皮埃蒙特的联军,又在对方战败后中无情的追击,获得了辉煌的战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二战时一次大规模的、全球性的战争。那么二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一战的结束就意味着二战的开始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

  • 二战时期日本不敢“北上”的六大原因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不敢攻打苏联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二战

    二战爆发之前,日本和德国签订了“轴心国协议”,两个结成军事同盟。1941年,德国430万大军越过苏联边界大举进攻苏联,苏联被打的猝不及防,节节败退。不到一年的时间,希特勒的军队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眼看苏联就要被希特勒从地球上抹去,可是位于东方的盟友日本不顾德国的强烈发对,放弃

  • 楚德湖战役:使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留名青史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德湖战役

    楚德湖战役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率领的军队与日耳曼人的条顿骑士团利沃尼亚支系在楚德湖上发生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充分的考虑了双方的情况,选择了楚德湖这样一个地点,使得日耳曼人的重骑兵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优势,从而在这场战役中战败,下面说一

  • 昆阳之战的真实性 昆阳之战真的有陨石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在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对于在昆阳之战中的陨石是否有真实性呢,那么昆阳之战的真实性 昆阳之战真的有陨石吗?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昆阳之战的真实性 昆阳之战真的有陨石吗?昆阳之战最后能够胜利原

  • 解放战争中的四大野战军谁最强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野战军

    解放军四大野战军哪个实力最强1.一野,司令员、政委都是彭德怀。前身是西北野战军。主要作战区域是西北,作战对手是胡宗南部。下辖: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周士第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一野兵力58万,歼敌51万。2.二野,司令员刘

  • 火烧博望坡的经过 火烧博望坡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很多电视剧和连环画都十分着重火烧博望坡这一场故事。火烧博望坡,有人说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个计谋。关于火烧博望波这一计谋有多妙?一起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了。史书《三国志》记载的火烧博望坡是刘备亲自指挥的,诸葛亮此时还没有出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昭烈帝刘备势

  • BC202年垓下之战发生的背景 垓下之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垓下之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背景垓下之战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着名的“鸿沟和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