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汉中之战中夏侯渊之死对曹魏有什么影响

三国汉中之战中夏侯渊之死对曹魏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612 更新时间:2024/1/25 14:04:05

汉中之战,顾名思义,这就是一场发生在汉中地带的战争。汉中之战对峙双方分别是魏国和蜀国,汉中之前是归属于魏国的,经过汉中之战后,变成了归属于蜀国的。那么汉中之战的爆发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汉中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汉中之战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中又分别是以哪个时间节点划分的呢?

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的爆发时间从建安二十二年正式开,在历经了差不多2年的时间后,于建安二十四年结束。说起汉中之战爆发的原因,便要从汉中所占据的地理优势谈起,汉中这块地理位置可算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曹操为了得到汉中之地曾兴兵伐张鲁,从张鲁的手中成功的获得了这块优越的地势。后期赤壁之战中,孙和蜀联合对抗魏,三国鼎立之势初步形成,蜀国为了更进一步巩固在三国中的地位,汉中便成为蜀国必抢之地,这便是汉中之战爆发的原因。

汉中之战,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曹、刘的首次交锋,此阶段的战争结果是以刘备输、曹操胜为结局的,在这场战役中,张飞使计后被曹休识破,蜀军对汉中之战没有丝毫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曹军失利、刘军胜利。刘备派出黄忠,大战曹军将领夏侯渊,黄忠斩杀夏侯渊后打败了曹军。

第三个阶段是双方僵持阶段,夏侯渊死后,曹操加大了对汉中的防守,虽然黄忠勇猛但仍无法再短期撕裂一道防线。

第四个阶段是刘军打败曹军,占领汉中之地。

曹操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发生的时间处于我国的三国时代,当时的政治立场中呈现了三足鼎立之势,故叫三国。汉中之战的涉站国家并没有三个,而是有两个国家出战,那便是魏国和蜀国,在此次战役之中,本处于优势地位的魏国却最后战败,失去了自身所具有的全部优势,反观蜀国则是一路凯旋高歌,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么曹操在汉中之战中的表现究竟如何呢?曹操同汉中之战的失败原因是否有着直接必然的关系呢?

曹操作为参战方的最高领导人,在整个汉中之战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强人意的,也正是由于曹操军事谋略上的疏忽,才导致了汉中之战的最后失败,可以说曹操对汉中之战的失败要负上大部分的原因,具体的依据如下所列。

其一、曹操虽然占领了汉中,但并没有继续发力攻打蜀国,这在时间上给了蜀国发展壮大的机会,使得蜀国有了可以与魏国一决雌雄的准备时间,在这点上曹操是疏忽了的;

其二、曹操占领了汉中之后,只派出了夏侯渊和张郃两人作为主帅防守汉中,可知道汉中可是魏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才打下来的,但曹操却任命了并无将帅之才的夏侯渊担任主帅,仅仅因为曹操多疑,信任夏侯渊应该远胜于张郃。这个决策导致了夏侯渊与黄忠首次对战被杀的结果,也正是这一结果间接致使了汉中之战的失败。

刘备汉中之战

公元217年,刘备发起三国时期著名的汉中之战,与曹操经历了长达两年之久的拉锯战,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最终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那么刘备为何一定要发动这场汉中之战呢?汉中之地真的那么重要么?刘备汉中之战的具体表现又是怎样的?

在取得了荆州之后,刘备身边也聚集了一大批武将,并且还有法正、诸葛亮这样的智囊。汉中之战的发起正是刘备身边的军师法正提出的,法正认为曹操安排在汉中的将领实力不足,如果进攻汉中应该有一定的把握,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汉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如果攻下汉中,不仅能够从政治方面鼓舞西川,而且还能够方便后期进攻关中、凉州等地。法正的描述实在是一阵见血,将汉中之战的战略意义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刘备听取法正建议,于公元217年展开了汉中之战。

刘备在汉中之战中采取了两面夹击的战略,分别从凉州方面和汉中方面向曹操发起进攻,刘备派出张飞、马超等大将主攻凉州,而自己与黄忠等人则主攻汉中。两线作战前期刘备一直处于劣势,凉州方面的全线失败,汉中方面的僵持难以打破,黄忠杀死夏侯渊令刘备开始走向胜利,夏侯渊的死大大打击了曹操军队的士气,几个月内曹操军队不断出错,刘备最终以一局空城计彻底击败了曹操军队。刘备在汉中之战中表现得极为出彩,正是合理的战略布置使得蜀军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汉中之战战败的是谁

三国时期,爆发了数次战争,其中有名的战争次数实在是不胜枚举。其中汉中之战便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场大战,汉中之战到底是场什么战争,汉中之战中对峙方都有谁?汉中之战的结果又是如何?在汉中之战战败的是谁呢?且一同走入历史,去研究下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地形图

汉中之战,它是一场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战争,此战役的参战双方分别为魏国和蜀国。此战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争夺汉中,在整个三国的历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双方的主要领导人曹操和刘备均参与了此次战争。双方在这场战争之中派出了数名大将,它们都是鼎鼎有名、名号响彻的将帅之才,比如魏国派出了夏侯渊、曹休、曹真、徐晃等人,蜀国派出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主力部队,可以说蜀国和魏国两国在这场战斗之中,将本国的精锐部队全数派出,由此可见汉中之战的重要性。汉中之战的结局以魏国战败、蜀国获胜为终结,那接下来就具体看看魏国是如何战败,蜀国是如何取胜的。

其一、从交战的两方军力来看,魏国和蜀国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但在战略上,曹操与刘备想比试输于刘备的,毕竟在众大将之中,蜀国刘备旗下的几名大将都没有收到实质性的伤害,反观魏国大将,夏侯渊被斩杀,从士气上来说,魏国是输于蜀国的。

其二、后勤物资的传送,刘备营中的诸葛亮的部署能力可以说是远远强于魏国的,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草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从这个方面来看,蜀国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优势。

标签: 夏侯渊

更多文章

  • 二战中日本的大阪第四师团战斗力如何 大阪第四师团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阪第四师团

    在众多人的眼里,二战中的日军都是无外乎是“残暴”、“穷凶极恶”、“杀人不眨眼”,继而联想到他们嘴里时常嚷嚷的“效忠天皇”“武士道”等等,似乎个个都是亡命徒。而本文要说的是二战中日本

  • 乌尔姆战役的企图:一劳永逸就击败奥地利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乌尔姆战役

    乌尔姆战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与英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家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在奥地利展开的一次战役,那么乌尔姆战役背景是什么呢?乌尔姆战役画像乌尔姆战役背景是1796年第一次意大利战争后,拿破仑率领法军以非常快的速度击败了比自己强大奥地利和皮埃蒙特的联军,又在对方战败后中无情的追击,获得了辉煌的战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二战时一次大规模的、全球性的战争。那么二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一战的结束就意味着二战的开始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

  • 二战时期日本不敢“北上”的六大原因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不敢攻打苏联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二战

    二战爆发之前,日本和德国签订了“轴心国协议”,两个结成军事同盟。1941年,德国430万大军越过苏联边界大举进攻苏联,苏联被打的猝不及防,节节败退。不到一年的时间,希特勒的军队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眼看苏联就要被希特勒从地球上抹去,可是位于东方的盟友日本不顾德国的强烈发对,放弃

  • 楚德湖战役:使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留名青史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德湖战役

    楚德湖战役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率领的军队与日耳曼人的条顿骑士团利沃尼亚支系在楚德湖上发生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充分的考虑了双方的情况,选择了楚德湖这样一个地点,使得日耳曼人的重骑兵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优势,从而在这场战役中战败,下面说一

  • 昆阳之战的真实性 昆阳之战真的有陨石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在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对于在昆阳之战中的陨石是否有真实性呢,那么昆阳之战的真实性 昆阳之战真的有陨石吗?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昆阳之战的真实性 昆阳之战真的有陨石吗?昆阳之战最后能够胜利原

  • 解放战争中的四大野战军谁最强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野战军

    解放军四大野战军哪个实力最强1.一野,司令员、政委都是彭德怀。前身是西北野战军。主要作战区域是西北,作战对手是胡宗南部。下辖: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周士第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一野兵力58万,歼敌51万。2.二野,司令员刘

  • 火烧博望坡的经过 火烧博望坡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很多电视剧和连环画都十分着重火烧博望坡这一场故事。火烧博望坡,有人说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个计谋。关于火烧博望波这一计谋有多妙?一起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了。史书《三国志》记载的火烧博望坡是刘备亲自指挥的,诸葛亮此时还没有出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昭烈帝刘备势

  • BC202年垓下之战发生的背景 垓下之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垓下之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背景垓下之战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着名的“鸿沟和议&r

  • 蒙古军和金军之间三峰山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峰山之战

    三峰山之战发生在1232年,是蒙古军队与金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蒙古军队成功的采取了追歼战术,成功的将金军主力部队消灭,金军的重要将领在这场战役中被杀死,可以说这是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通过这场战役金国已经完全没有能力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金国亡国命运已经不可挽回。下面做一下三峰山之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