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梅花镇之战:让吕正操将军梦萦一生

梅花镇之战:让吕正操将军梦萦一生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17 更新时间:2023/12/24 9:03:04

隐藏在日军档案深处的梅花镇之战

▲ 在我们河北人的眼里,吕正操司令是一个不朽的传奇,他对日作战打的第一仗,是1937年的大战梅花镇。令人费解的是,在敌我双方的资料中,对此战的记载似乎都难觅其踪,这一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吕正操将军

日前,吕正操将军的女儿,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终身教授吕彤邻女士回国。依约前去看望,遇到吕彤岩大姐,说起一件老爷子晚年颇为惆怅的事情。

那一次,他到某史馆去参观,大约是看到对方收集的华北抗战史料很是翔实,便兴致勃勃地问了一句有没有梅花镇之战的纪录啊?那位负责接待的干部显然历史知识颇为扎实,马上回答:首长,我们馆收集八路军抗战的史料比较多,其他部队的……

吕老一低头,不说话了。其实他应该是有看法的,的确,梅花镇大战发生在1937年10月上旬,那时候吕正操上将属于“白皮红心”,他的部队至少在名义上还是东北军53军116师的691团,要到几个月后,才有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的番号。

但是,按照将军之子吕彤羽的看法:“梅花镇战役,691团打得这么好,地下党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在梅花镇战役里,主要的骨干,牺牲的骨干都是共产党员,很多是一二九以后派进去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干部。所以那个团的表现和东北军其他的部队完全不一样。所以说梅花镇应该属于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作战,不应该说是东北军领导的部队。”

总之,因为这一点差异,中方关于梅花镇之战的研究不太充分也就情有可原。

对于国民党方面而言,东北军属于打压限制对象,67军军长吴克仁中将在淞沪战役中以身殉国,都要到二十多年后才得到承认。指挥梅花镇之战的是出自东北军系统,又是选择了“投共”的吕正操将军,国民党的所谓政战系统自然不会对他多加笔墨,予以褒扬。

而八路方面呢,吕司令此后威震冀中的战例不要太多,干嘛一定要纠缠于这还打着国民党旗号的一战呢?

但这一战对吕正操将军,恐怕是一生魂牵梦萦的。

▲ 梅花镇惨案遇难者名单铭碑

梅花镇之战后,691团撤离。临走前,吕正操派出人员大声通知村民:“日本鬼子进村要杀人,乡亲们快逃命吧!”但那时老百姓对敌人的凶残还没有概念,也有些人没听到,仍有部分居民留在了家中。结果,第二天开始,日军在梅花镇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

将军一生豁达,但对这一仗,始终无法忘情。

吕彤邻大姐问我,在日方档案中,有没有关于梅花镇之战的记载呢?

似乎有一点印象。我回答,在日军当时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寺内寿一的回忆录中,好像有关于这一战的记录。

吕大姐说那你帮我找来看看吧。

晚间,回到家中,找出日版的《寺内寿一元帅日记》,里面的确有一个梅花镇之战,却是在安徽的,时间地点都对不上。

我手头关于抗战的资料还有一些,但是遍寻华北日军在1937年10月的作战记录,竟是找不到“梅花镇”这三个字。

怪哉。难道说这一仗背后还有什么隐情?

那么,梅花镇战斗,我方史料又是如记载的呢?

▲ 在我国公开出版物中,梅花镇之战最早的记载出现于1947年,吕正操上将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讲到梅花镇的战斗,此后若干文史学家都对此进行过考证

根据高远杯征文《1937年 遗留在梅花镇的辉煌与血仇》所述,此战大概情况是这样的

“藁城市梅花镇地处藁城、赵县、栾城三县交界处,自明朝起就有北京通往南京的跑马道街,是交通要塞,也是历史上的商贸重镇……1937年10月9日,吕正操在束鹿(今辛集市)东南耿庄接到师部命令,要他率团开往藁城四德村、梅花镇一带,掩护53军撤退。吕正操率团指定地点疾进。

1937年10月10日下午,该团先头部队,在半壁店与正在南下的日军骑兵相遇。吕正操命令所部迅速向日军展开进攻,经一小时激战,毙日军10名,战马10余匹。日军难于支持,向沧石路狼狈逃窜。吕正操部无一伤亡。

吕正操将军

当晚,691团分别进入梅花镇与四德村。691团进驻梅花镇后,团长吕正操察看了地形,和共产党代表孙志远商议,决定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阻击敌人,教训一下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当时梅花镇四周有一丈多高的寨墙,墙根下有环村的壕沟,吕正操发布命令,一营在寨墙上构筑工事,封堵四门,准备迎战。三营随团部进入距梅花镇四里的赵县四德村,指挥部设在村外的一个砖窑内。梅花镇群众听说部队要打日本鬼子,人们主动烧水做饭,争先恐后慰劳官兵。

11日夜10点多钟,日军坂垣师团的一个大队,从藁城方向出发来到了梅花镇西关,和一营的步哨发生了战斗,日军的后续部队渐次到达,拂晓前向镇西北角发起猛烈攻击。一营战士利用有利地形英勇抵抗……就在691团官兵和敌人进行殊死战斗时,53军军长万福麟率部向南跑出很远,先头部队已经过了黄河,师长和旅长分别打来电报,命吕正操丢下一营不管,带领三营迅速南撤。

标签: 梅花镇之战

更多文章

  • 渡江战役简介 渡江战役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军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我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我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晚

  • 中越赤瓜礁海战为何28分钟就结束?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赤瓜礁海战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后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在晚年时曾经说过,对于南海问题,他着力推进了两件事:一是修建西沙机场,二是研制空中加油机。其实,研究者普遍认为还有一件事也与刘华清有着直接的关系,那就是南沙夺礁。而这三件事情,都和1974年刘华清到南海的调研有着直接关系。赤瓜礁海战一次非同寻

  • 滑铁卢战役法国拿破仑为何惨败 到底有何不可告人的真相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决战。战役结局是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此战役也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拿破仑战败后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滑铁卢战役背景欧洲第七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期间,1815年6月18日,英普联军

  • 日俄战争隐藏在历史中的惊人内幕 日俄战争的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日俄战争

    1900年,中国北方闹起了一股暴力排外的运动,史称“义和团运动”,这个运动是好是坏,在此暂不评论。需要指出的是:在义和团运动中,驻黑龙江清军对俄军态度强硬,俄军以“保护中东铁路”为由,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注意:是俄军,侵占了“中国东

  • 苏芬战争简介 苏芬战争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苏芬战争

    苏芬战争是二战之前,苏联对邻国芬兰的一场赤裸裸地入侵,虽然苏联最终得到了苏芬战争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苏联最终得到的,也是一块被鲜血染红的领地,究竟苏芬战争发生了什么,就由小编详细地介绍给你们吧。芬兰人的历史,在早期颇有一些模糊之处。说起来,芬兰人应该是瑞典人的一支,说的本来也是带有地方口

  • 南宋采石之战是怎么回事 南宋采石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采石之战

    南宋采石之战是怎么回事采石之战为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领军民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阻遏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矶渡江南侵。南宋采石之战的背景是什么绍兴和议后

  • 采石之战的影响是什么 采石之战的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的影响是什么采石之战是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南宋军民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力挫南侵金军主力,打破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灭亡宋廷的计划,加速了完颜亮统治集团的分裂和崩溃,使宋军在宋、金战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采石之战的评价如何采石之战南宋取胜并非偶然。宋军大本营就在建康,离采石三十公里。

  • 采石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采石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采石之战

    完颜亮发动非正义的侵宋战争,遭到金统治区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金宗室完颜雍乘机夺取政权,黄河以北地区很快归附新皇帝金世宗。完颜亮得到知这一消息更加疯狂南侵。当时,他领兵驻扎在和州鸡笼山,决定于十一月初八日从采石(今安徽当涂北)渡江,再攻建康。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大军,分四路,企图

  • 崖山海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崖山海战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崖山海战的历史意义中,最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当时中国的政治格局,中国实现了大统一。唐朝灭亡以后,宋朝虽然实现了大统一,但是格局非常小。而元朝实现的大统一是大格局的,和唐朝一样。多民族的统一性也是崖山海战的历史意义。崖山海战结束后,标志着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

  • 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简介 江桥抗战的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马占山,江桥抗战

    1931年11月,在齐齐哈尔南嫩江桥地区,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这是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阻击战。江桥抗战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辽宁、吉林后,又迫不及待地图谋侵占黑龙江。黑龙江省省长兼东北边防副司令万福麟正随张学良在北平,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