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如何评价司马攸?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如何评价司马攸?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85 更新时间:2024/2/25 4:32:40

司马攸,字大猷,小字桃符 ,西晋宗室、书法家,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攸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因伯父司马师无子而被过继给他,袭封舞阳侯。西晋建立后,封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所任颇有建树。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大臣荀勖、冯紞趁机进谗将其排挤出朝,致使司马攸气恨发病,呕血而死,年仅三十六岁,谥号为献。

人物评价

总评

司马攸性格温和,又以礼拘束自己,因此很少有过错。向人借书看,一定要亲自校刊其中错漏,然后再还回去。再加上性情淳厚过人,有触及到他避讳的,也只是流泪哭泣而已。即使是晋武帝司马炎也对他感到敬畏的,每次与其同处一室,一定要先想好然后再说话。

历代评价

张华:“明德至亲,莫如齐王攸。”

王浑:“攸至亲盛德,侔于周公。”

向雄:“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

司马炎:“侍中、司空、齐王攸,明德清畅,忠允笃诚。”

冯紞:“齐王名过其实,而天下归之。”

王僧虔:“晋齐王攸书,京洛以为楷法。”

房玄龄:①“齐王以两献之亲,弘二南之化,道光雅俗,望重台衡,百辟具瞻,万方属意。既而地疑致逼,文雅见疵,紞勖陈蔓草之邪谋,武皇深翼子之滞爱。遂乃褫龙章于衮职,徙侯服于下藩,未及戒涂,终于愤恚,惜哉!若使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奉缀衣之命,膺负图之托,光辅嗣君,允厘邦政,求诸冥兆,或废兴之有期,徵之人事,庶胜残之可及,何八王之敢力争,五胡之能竞逐哉!《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攸实有之;“谗人罔极,交乱四国”,其荀冯之谓也。” “②文宣孙子,或贤或鄙。扶风遗爱,琅邪克己。澹谄凶魁,肜参衅始。干虽静退,性乖恒理。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木摧于秀,兰烧以薰。”

窦臮:“伟哉齐王,手迹目晴。翰墨之外,任贤是优。重则突兀嵩、华,轻则参差斗牛。”

司马光:“攸性孝友,多材艺,清和平允,名闻过于炎。”

陈普:“咫尺含章路不通,桃符浑不记临终。青州政似恒三代,何用依依紞勗。”

王夫之:“西晋之亡,亡于齐王攸之见疑而废以死也。攸而存,杨氏不得以擅国,贾氏不得以逞奸,八王不得以生乱。故举朝争之,争晋存亡之介也。……攸之不安于国,武帝初无猜忌之心,荀勗、冯紞闲之耳。……攸之贤,固足以托国,然岂果有周公之德哉?……苟有图存晋室者,小不惜官爵,大不惜躯命,扬于王廷,揭勗、紞之奸,迸之裔夷,则不待交章讼攸,而攸固以安,抑不待措攸于磐石之安,而晋固以存。今乃举尊卑疏戚之口合讼攸,而强帝持天下以任攸。荀勗固曰:“陛下试诏齐王之国,必举朝以为不可。”堕其术中而犹竞以争,尚口乃穷,攸之困,晋社之危,诸臣致之矣。”

个人作品

司马攸书法作品存《望近帖》(收录于《淳化阁帖》)。

《全晋文》收录有其作品:《下齐国相令》、《下教诸吏慎刑》、《藩王自选长史议》、《王昌前母服议》、《节省议》、《与山涛书》、《书》、《太子箴》。

轶事典故

东晋时人曾评论晋武帝司马炎令司马攸归国与立惠帝司马衷为太子这两件事,哪一件事失误最大。多数人都认为立惠帝一事失误最大。桓温说:“不是这样的,让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让弟弟治理国家,有什么不行的!”

标签: 历史司马攸西晋

更多文章

  •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为何说司马徽还在诸葛亮之上?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司马徽,诸葛亮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从古至今,有大才者数不胜数,由于历史原因和个人性格,很多大才都名声不显,但是他们的能力却堪称妖孽,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必定震惊世人,三国时期天下大乱,无数大才频频出仕,最著名的莫过于诸葛亮,不出草庐便知天下事,隆中对为刘备奠定基业,诸葛亮之才近乎妖孽,被人誉为“第一谋士”,但

  • 永璂可是皇后乌拉那拉氏所生,为何因母亲被乾隆冷落了?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永璂,乾隆

    乾隆皇帝膝下曾有17个儿子,但是却几乎个个的结局都很悲惨,其中有一个最为无辜的皇子,就是乾隆的十二子永璂。乾隆曾经有意立五个皇子为太子,二子永琏,七子永琮,五子永琪,十二子永璂以及十五子永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的第一个孩子因为被乾隆吓死,二子永琏和七子永琮都是乾隆的嫡

  • 朱元璋对贪官自然不会手软,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态度?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朱元璋,贪官

    在中国历史上贪官可谓层出不穷,大多数有作为的皇帝对贪官都毫不手软。历史上最恨贪官的皇帝就是是朱元璋,他一生所杀的贪官数量堪称历代之最。朱元璋出身贫民,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参加红巾军征战半生终于夺得天下。正由于出身贫民,所以朱元璋体恤百姓而痛恨贪官。朱元璋查处的这些贪腐案件中,郭桓案就是一个例子,下面小

  • 除了长孙皇后之外,后宫中还有哪个妃子受李世民宠爱?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妃子,李世民

    对于李世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大唐的第二位皇帝,有勇有谋,雷厉风行,是一代具有雄才伟略的明君。依靠“玄武门之变”,他除掉了与自己争位的亲兄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李世民统治的十几年时间里,唐朝的经济、军事、政治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更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国。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一生

  • 曹操手下有那么多优秀人才,那么他究竟器重哪位武将?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曹操,武将

    三国时期,战乱纷争,在这个时代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才了!三国演义中袁绍拥有很好开局,但因不会善用人才,还眼高于顶,不尊重人才,所以他失败了。再看看曹、刘、孙三人的表现。几乎个个都有屈尊求才的故事,玄德三顾茅庐,仲谋为陆逊牵马,孟德更是为云长煞费苦心。曹操由于储备很的多人才,自然也就产生了一个疑问。要

  • 曹操真的是个妒才的人吗?他为何要杀害杨修与孔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曹操,杨修

    杨修,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九年。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袁术外甥,出身高门士族。为曹操主簿,博学能文,才思过人,与曹植是好朋友。曹操在许都建造府第,曹操看后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走了,众人不知何意,杨修说是府门修得太阔气了。曹操过蓝田到蔡邕旧宅,见墙上有一幅画,

  • 司马蕤:齐献王司马攸长子,他为何被废为庶人?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司马蕤,字景回,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长子,晋武帝司马炎之侄,西晋宗室。出继叔父辽东王司马定国,封辽东王。太康四年(283年),改封东莱王。后历任步兵校尉、屯骑校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康二年(301年),司马蕤之弟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伐篡位的赵王司马伦,司马

  • 诸葛亮一生用火攻5次,为何却对火烧藤甲兵发出感慨?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诸葛亮,火烧藤甲兵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精于算计,善于用兵,自幼抱读史书,通晓天文地理,五行八卦,能未卜先知,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在三国中几乎神一样的存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诸葛亮这五次玩火中,除了火烧藤甲,其余四次都是针对曹魏集团。这样就好理解了,《演义》以刘备集团为正统,曹

  • 明朝和宋朝都是文官集团强势 明朝皇帝为何过得比宋要舒坦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明朝,宋朝

    还不了解:明宋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文官集团同样强势,明代皇帝为何比宋代皇帝过得舒坦?我国历史上的宋代和明代,都是文官势力极大,大到可以抗衡皇权的存在。当然,两个朝代的文官集团崛起的方式略有不同。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以武将身份造反谋朝篡位,加之此前五代时期因武将跋扈

  •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汉献帝,汉朝

    在汉朝四百余年的历史中,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刘协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算得上是汉朝历朝历代皇帝中最可悲的一个,命运从来不由自己掌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协本来是当不成皇帝的,只因为董卓进京后出于立威等原因,将少帝刘辩罢黜逼死,而后将本来是陈留王的刘协扶上了皇位,开始了他如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