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朝和宋朝都是文官集团强势 明朝皇帝为何过得比宋要舒坦

明朝和宋朝都是文官集团强势 明朝皇帝为何过得比宋要舒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65 更新时间:2024/2/25 4:32:08

还不了解:明宋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文官集团同样强势,明代皇帝为何比宋代皇帝过得舒坦?

我国历史上的宋代和明代,都是文官势力极大,大到可以抗衡皇权的存在。

当然,两个朝代的文官集团崛起的方式略有不同。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以武将身份造反谋朝篡位,加之此前五代时期因武将跋扈,导致王朝频繁更迭的阴影存在,所以,刚开国就制定了以文御武的国策。

宋代开国之初的两代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还能让皇权和文官集团势力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但此后的皇帝,除极个别外,都被文官集团压得死死的,所谓“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口号,就是文官集团不再畏惧皇权,集体高潮之下的产物。

明代是因为主动放弃了对外开拓,除了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有过大规模向外扩张的战争外,明代其余皇帝,包括明太祖朱元璋,都没有向外扩张的意愿。

由此,明代的武将集团势力,在明代只需要防御而不需要进攻的国策面前,经过几代起落后,他们的地位慢慢降低。

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开始重视和提高文官集团的地位,至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事变”后,武将集团彻底成为文官集团的陪衬。

两个王朝最终都演变成朝政上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皇权不断妥协和不断抗争的情形。

但两个朝代的皇权对待强势的文官集团的态度上,又有明显不同,明代的皇帝们,明显比宋代的皇帝们过得更舒坦。

宋代的皇帝们,从宋真宗执政时期开始,就慢慢对文官集团只有妥协,因为他们没有能抗衡文官集团的有效手段。

除了宋徽宗在位时大胆提拔宦官势力来制衡文官势力,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外,其余的宋代皇帝,都饱受文官集团的压制之苦。

而明代的皇帝们,虽然也有被文官集团压制的情况出现,但明代皇帝却有能对文官集团反击的手段。

因为明代皇帝手里握着两项大杀器,一曰锦衣卫,一曰宦官集团。

在武将集团失去了抗衡文官集团的可能后,明代皇帝还能有两项制衡文官集团的大杀器,要感谢两位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这两位老祖宗的贡献。

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了锦衣卫,在朝廷的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之外,让后代皇帝有了独属于皇权的监察、抓捕、审判机构。

明成祖朱棣创建了东厂,他的初衷是用宦官管理的东厂来制衡锦衣卫,东厂本身其实是不干政的,职责和锦衣卫雷同,只算是特务机构。

但他起用宦官势力来帮助皇权(朱元璋不允许宦官干涉任何事务),却给了后代皇帝迪,必要时可以用宦官势力来帮助皇帝摆脱繁琐的事务,以及跟文官集团争权。

于是有了朱棣亲自培养的孙辈接班人、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开始赋予宦官批阅奏折的权力。

并且,明宣宗朱瞻基还开始大规模培养识字的宦官来充当皇帝的秘书,让宦官们堂而皇之成为政治权力场中的一级。

此后的明代皇帝们,在不耐烦文官集团时,就能时不时祭出锦衣卫或宦官这两大独属于皇帝的势力,来给文官集团添乱,来给皇权加码。

明代的文官集团对锦衣卫和宦官们深恶痛绝,但又无法阻止,只能被动地跟这两股势力斗争,皇权却可以躲在后面渔利。

因此,明代的皇帝们,在面对文官集团的压制时,能过得比宋代的皇帝们舒坦,要感谢两位老祖宗创建了锦衣卫和起用了宦官势力。

明代的皇帝们有了祖制可依可学,能大大方方地使用这两股势力给文官集团造绊子。

明代唯一在文官集团的蛊惑下,抛弃了这两股势力的皇帝是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可他却把明代给搞没了。

相关机构宋代其实也有,宋代也有类似锦衣卫的特务机构皇城司,宦官更是任何王朝都不缺少。

但宋代皇帝并没有让皇城司和宦官势力有干政的机会(宋代只有宋徽宗让宦官干政,其余时期,宦官只能在大军中当监军,有限度参与军事活动),即使在面对文官集团时,皇权只能赤膊上阵的情况下。

我想,这可能是宋代皇帝更追求名声,宋代得位不正,皇权更加依赖文官集团掌握的舆论传播,更加希望得到认可,哪怕皇权被压制。

而明代的皇帝们就不用担心正统问题,自古得位之正莫过于明代,明代皇权可以大胆使用一切政治手段,还不用担心舆论的反噬。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杀了数以万计的官员,用残酷的手段对待他们,也没见有谁敢造反,这也给了明代的皇帝们充足的底气。

标签: 历史明朝宋朝

更多文章

  •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汉献帝,汉朝

    在汉朝四百余年的历史中,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刘协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算得上是汉朝历朝历代皇帝中最可悲的一个,命运从来不由自己掌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协本来是当不成皇帝的,只因为董卓进京后出于立威等原因,将少帝刘辩罢黜逼死,而后将本来是陈留王的刘协扶上了皇位,开始了他如同提

  • 道光皇帝也算是文武兼备了,为什么没有实现大清的中兴?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道光,大清

    大清的皇帝素质一般都比较高,尤其是道光皇帝,文武兼备,在当时的大清,可以说是一流的人才。但讽刺的是大清却是在他手上成为世界列强掠夺的对象,他也没能带领大清重整雄风,却反而推动大清走向了没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道光皇帝是整个大清最具特色的皇帝,这个特色就是指他以嫡子的身份继

  • 司马冏:齐献王司马攸次子,“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司马冏,字景治,西晋宗室、大臣,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次子,晋武帝司马炎之侄,“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父司马攸死后,袭爵齐王,历任散骑常侍、左军将军、翊军校尉,联合赵王司马伦废杀皇后贾南风,为宠臣孙秀所排挤,出镇许昌。司马伦篡位后,拜镇

  • 常山公主:晋文帝司马昭之女,她与丈夫王济之间有何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常山公主,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儿,晋武帝司马炎的姐妹,母不详,丈夫为西晋骠骑将军王济。公主双目失明,而且非常妒忌。但终身无子,只有庶子二人,其中次子王聿继承公主爵位,封敏阳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常山公主是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儿,母不详,从小双目失明。她的兄弟晋武帝

  • 于禁这位曹魏五子良将,为何在晚年时期却忧郁而死?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于禁,曹魏

    根据《三国演义》,大家都知道蜀国有五虎上将,是为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他们武艺超群能力突出,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之相对的是魏国有五子良将,是为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乐进。五子堪比五虎,同样为曹魏政权出了大力。按理说,功臣应该受到尊敬善待,但是有一个例外。这人就是五子良将的于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 武则天真的对外甥下手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武则天,贺兰敏之

    还不了解:武则天和贺兰敏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为何要杀死贺兰敏之?武则天,中国封建史上唯一的女帝;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出继外祖父,取名武敏之,其母武顺是武则天的姐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二人是很明朗的姨表关系,而且一开始关系并不错,贺兰敏之也并非无可救药,否则不

  • 刘庆:汉章帝刘炟第三子,受到汉和帝的敬重和赏识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刘庆,东汉宗室、清河王,汉章帝刘炟第三子,生母为宋贵人,是汉安帝刘祜的父亲,被汉安帝追尊为“孝德皇”。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刘庆生于公元78年,建初四年(公元79年)被立为皇太子,三年后(公元82年)因受窦太后的诬陷,被废为清河(今山东临清东北)王。刘庆初留居

  • 明宪宗上位后为何给明代宗朱祁钰平反 给老爸“擦屁股”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明宪宗,朱祁镇

    还不了解:明宪宗和明代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宪宗为什么要给叔叔明代宗平反?明英宗一生造孽太深,明宪宗继位后,要给他老爸“擦屁股”。明英宗这个人,一辈子都是糊里糊涂,恩怨不分,敌友不辨,是非不明。给明宪宗留下了一个“巨坑”。首先、他是土木堡之败的真正罪魁祸首。1449

  • 古代太子大多数都选择谋反 古人合法继承皇位不好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太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太子选择谋反,合法的继承皇位不是更好吗?大家在看清宫剧的时候,不难发现皇帝对于自己继任者宣告的方式,大多有两种:一种是临死前临危受命;另一种是将名字放到养心殿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皇帝死后再召集群臣、皇子当众取出宣

  • 明朝土地改革变法之父到底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土地改革变法之父到底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说到明朝大臣,我们总是很快能想到一个人——张居正。他的功绩我们随口就能说上一些:什么教导皇帝呀,改革土地呀,清正吏治等等,但是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一条鞭法”了吧。张居正,这位5岁识字、12岁中秀才、23岁考中进士的人,绝对是3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