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揭秘:古代的腰斩究竟有多疼?

揭秘:古代的腰斩究竟有多疼?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765 更新时间:2024/1/23 19:59:21

揭秘:古代的腰斩究竟有多疼?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引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史记》

司马迁是一个非坚强的人,他的著作《史记》对于我们研究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一生也是非常的坎坷,因为以前的司马迁也是一个有着一腔热血想要为国效力的人,但是却被皇帝施加了宫刑,虽然这种刑罚并不会危及到生命安全,但是对于男性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大的侮辱了。古代这样的刑罚还有很多,这些刑罚往往都是非常严重的,随着对于人性的重视,很多刑罚才逐渐消失在历史之中。

在古代还有一种很严重的刑罚叫做腰斩,一般人都想象不到腰斩到底有多疼,只需要告诉大家一句话,在被判处了腰斩的犯人行刑前,家人往往会想法设法贿赂行刑官就知道了。因为这个过程实在是太痛苦了,因为不想要自己的家人经受这样的折磨,所以会提前想办法讨好行刑官。

腰斩这项刑罚在我国由来已久了,甚至在还未形成封建制度的周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当时周朝的刑罚种类还不是非常的丰富,包括了车裂、斩和杀这三种。车裂也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五马分尸”,顾名思义就是用五匹马绑着犯人的四肢和头颅,然后同时驱动这五匹马,这样马受惊前奔跑,就会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当场撕裂开来,分成五部分,这个场景可以说是非常的血腥了,也是酷刑的一种。所谓的“杀”也并不是指所有能够致死的刑罚,而是单单指砍头这一项刑罚,只有被斩首而死才能够称为“杀”。

所谓的“斩”则单指腰斩了,这种刑罚往往会把犯人从腰部斩断,整个人被一分为二,这种刑罚最痛苦的地方在于,被腰斩的人们往往不会立刻失去意识,而是会清醒的意识到这一过程,体会到极致的痛苦,然后才会慢慢死去。因为腰斩实在是太残忍了,所以这项刑罚在清朝的时候也被废除了,但是在周朝伊始,到清朝结束,也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封建朝时期,直到最后才被废除。

其实腰斩也可以避免这种缓慢死亡的痛苦,所以才会有很多犯人的家属去贿赂行刑官,因为腰斩时选择的部位可以决定这个犯人会很快死亡还是慢慢死亡。如果是从腰部中间偏下的位置斩断,那么就会经历慢慢去世的折磨,这种意识到自己生命在流逝的感觉对于精神也是很大的伤害,所以是身心的一种双重惩罚。但是如果是选择腰部偏上的部分的话,那么这个犯人就会被切中最要害的部分这样一来就会迅速去世,这种更快速的去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更加人道主义的行为,因为可以避免死亡过程中带来的痛苦。

因为这种行刑中的细小差别,所以古代的犯人如果被判处了腰斩,那么他的家人很有可能就会花重金去贿赂当天行刑的刽子手,让自己的家人能够更快的结束痛苦,对于亲人来说这已经是最后能够做到的一件事了。但是正因为这项差异的存在,也会有犯人的仇家可能会故意买通刽子手,用更残忍的死法去折磨这个犯人。

这种折磨是非常不人道的,在历史上有一个叫做俞鸿图的官员,因为他的一个小妾曾经把科举考试的题目泄露了出去,所以成为了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件贿赂事件,所以当时的皇帝判处了俞鸿图死刑,用腰斩之法。因为俞鸿图的家人没有能够买通当天的刽子手,所以俞鸿图久久都没有去世,甚至在地上蘸着自己流出来的鲜血写下了七个“惨”字。如此一来,雍正也意识到了这种刑罚的残酷程度,所以他宣布废除了腰斩,后世不得再施行。

结语

随着人们人文意识的觉醒,很多时候都已经意识到了以前存在的一些落后的制度,是需要被改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我们要尊重一个人作为人的权益,所以面对伤害了人权的行为更是要及时制止。如今我们这样的意识已经非常完善了,不仅很多国家都废除了死刑,甚至这种宽容也扩展到了动物中间,还有的国家规定对于食用的动物的处理也必须快速结束生命的方式,因为动物也是会感觉到疼痛的,不可以因为对方是动物就折磨它们。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并不至于这么夸张,但是这确实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类的进步。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赏赐的“金瓜子”有什么用?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皇帝赏赐的“金瓜子”有什么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赏赐方面,清朝皇帝与众不同。对比其他朝代爱赏金赏银赏珍珠,清朝皇帝很喜欢赏金瓜子。一枚小小的金瓜子,由金子制成,外泛金光,小巧玲珑,在清朝乃皇帝的御用品。一旦得到金瓜子的赏赐,被赏赐者必定高兴万分,拿回家当收藏品供起来。金瓜子如此

  • 霍光和郭子仪都是怎么保全自己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霍光和郭子仪都是怎么保全自己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重臣,指身负国家重任的臣子;朝廷中居要职的大臣。《韩非子·八说》:“明主之国,有贵臣无重臣……重臣者,言听而力多者也。”当然,越是这样的重臣越是危险,功高震主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说,历朝历代的皇帝身边,都不乏有一些位高权重之臣,西汉的霍

  • 古代城门关闭后还宵禁 古人之后还能赶回去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城门

    还不了解:古代城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时候经常宵禁,城门关闭,没赶回去的人还能进城吗?古代经常实行宵禁,如果城门关闭,那么没赶回去的人还能进去吗?答案是不行,如无特殊情况,不能出城,也不能入城,即便是朝廷高官也不行,那么没回去的人又该怎么办呢?按照古代律令,宵禁开始

  • 揭秘:唐代兵器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揭秘:唐代兵器的发展史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千多年前,中日对决的第一次大战在朝鲜半岛正式拉开了序幕,决战双方就是当时世界的强国唐朝和日本海上倭寇。这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这就是一场对国家的保卫战。狡诈的倭寇自然不会选择正面相互交击的方式,他们连夜乘机偷偷爬上唐军的船舰,想要乘夜

  • “荔子碑”是什么来历?详解其来历和用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荔子碑,唐朝

    “荔子碑”是什么来历?“荔子碑”其实是过去每年祭祀柳宗元时用的祭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摘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的《柳州罗池庙碑》中的《享神体》,此碑是公元1217年(宋代嘉定10年)刻的,因开头有“荔子”二字,所以叫做“荔子碑”。由于碑文是韩愈写的绝好文章,又是宋代名书法家苏

  •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有多激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王安石,北宋

    历史上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有多激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宋代中期,辽国、西夏屡屡入侵,内外矛盾加剧。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主张变法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新党”。“新党”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力图改变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

  • 《忆江南江南好》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唐朝,白居易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原文鉴赏: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作品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

  • 王安石为什么要贬低儒家五经之一的《春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为什么要贬低儒家五经之一的《春秋》?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一事一记,互不连贯,最简的记载仅一个字,反映了早期编年体体例的缺陷。《宋史•王安石传》记载安石“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 茶在有有救的历史,那么工夫茶有哪些特别的器皿?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中国,工夫茶

    “工夫”一词,在潮州话中是作事方法讲究的意思,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讲究,潮州工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工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工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潮州

  • 唐宋两朝的首饰有何区别?首饰是唐宋女性命运的关键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唐宋,首饰

    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都十分繁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以后,中国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一方面,它吸收了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化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它也传播了自己文化的一部分精华,这导致了这一时期多元丰富的文化融合。一、唐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