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茶在有有救的历史,那么工夫茶有哪些特别的器皿?

茶在有有救的历史,那么工夫茶有哪些特别的器皿?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52 更新时间:2024/1/23 21:16:27

“工夫”一词,在潮州话中是作事方法讲究的意思,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讲究,潮州工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工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工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和烹制之功夫。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茶、侯、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

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功夫茶独具韵味,扬名天下。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其乐无穷。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

茶壶

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日:“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很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还有一种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俗谓之抽皮砂者,最为珍贵。

但不管款式、色泽如,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壶,中茶壶,茶鼓,茶筛,茶档……等等冲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两的茶叶,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于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叶才不易变涩。

除大、小、深、浅外,茶壶最讲究的是:“三山齐”,这是品评壶的好坏最重要标准。办法是: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齐”了。这是关系到壶的水平和质量问题,所以最为讲究。“老”主要是看壶里所积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巳经说过了。当然,“老”字的讲究还有很多,例如什么朝代出品,古老历史如何,什么名匠所制成,经过什么名家所品评过……等等。但那已经不是用一般茶壶的问题,而是属于玩古董的问题了。

冲工夫茶除了用“冲罐”之外,有时客人多时,也可以用“盖瓯”。在潮州菜馆中每吃一道菜后就必定上来一巡工夫茶,那就是用“盖瓯”冲的,这是为了适用于人数较多的场合,一次可以有十杯至十二杯。但毕竟盖瓯口阔,不能留香,气味比使用冲罐就差得多了。不过,只要冲茶的人“工夫”好,用盖瓯也可以冲出好工夫茶的。

工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一般都是放半壶,冲过后茶叶会展开,刚好呈一壶满的状态。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滚烫的热水灌进壶里,马上冲出来,头道茶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

斟茶时,三个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满了这杯再斟那杯,而要轮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先喝一小口,慢慢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工夫。工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以白地蓝花、底平日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林”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至于有的人还讲究什么“春宜牛眼怀,夏宜粟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吊钟怀”,这又未见讲究太多了。不过,用喇叭杯、牛乳杯……这些作为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适,有失“斯”之道了。

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工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茶杯、茶盘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但不管什么式样,重要的是宽、平、浅、白。盘面宽,以便客人多时,可以多放几个杯;盘底平,不会使茶杯不稳摇晃;边浅色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标签: 历史中国工夫茶

更多文章

  • 唐宋两朝的首饰有何区别?首饰是唐宋女性命运的关键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唐宋,首饰

    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都十分繁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以后,中国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一方面,它吸收了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化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它也传播了自己文化的一部分精华,这导致了这一时期多元丰富的文化融合。一、唐宋文化

  • 在真实的历史上,“单刀赴会”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关羽吗?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单刀赴会,关羽

    “好江风,将这轻舟催送,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龙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桃园金兰誓,弟兄山海盟。早把这九尺身躯青龙偃月,付与苍生!”一曲《单刀赴会》,唱得是气势豪迈,令人热血沸腾!汉寿亭侯关羽也因“单刀赴会”而名垂青史。不过,关羽

  • 海洋创伤弧菌是什么意思?为何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海洋,创伤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海鱼、牡蛎、螃蟹、贝类和鲸体等海洋生物都有可能携带该细菌。3~11月份是创伤弧菌最佳生长繁殖季节。感染该菌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多数病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75%。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创伤弧菌为非

  • 茶在的历史很是悠久,工夫茶的“工夫”一词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中国,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艺,别称潮汕工夫茶,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带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潮汕的工夫茶最负盛名,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

  • 历朝历代有哪些拥有“文正”谥号的文人?他们分别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谥号,文正

    在古代封建社会,自唐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文人踏入仕途后,都梦想得到“文正”的谥号。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却看得非常重,不会轻易把这个谥号给人。千百年来,得到谥号“文正”的文臣仅有30人,而且个个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人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从《逸周书·谥法解》

  • 茶在的历史很是悠久,那么工夫茶最早起源于何时?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中国,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汕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yue)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自唐代韩愈被贬到潮州后,邹鲁之风开启。现可见最早的有

  • 茶叶在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工夫茶应该怎么冲泡?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中国,工夫茶

    工夫茶分福建、潮汕、台湾三个派系,福建喝铁观音比较多,潮汕喝大红袍、单枞茶比较多,台湾则喝冻顶乌龙比较多。但是从冲泡方法上来说,三者是共通共融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水分三等品工夫茶既是一件风雅之事,当然也有不少讲究。潮州工夫茶从水质、器皿到冲泡方法都有特定的要求。冲茶自然

  • 饮食礼仪是怎样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饮食礼仪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饮食的座位礼仪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我们国家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讲究礼仪。饮食文化又是我们国家悠久历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周礼》、《仪礼》和《礼记》这“三礼”中,记载了很多关于饮食的礼仪,其中有不少一直沿用至今。良好的饮食礼仪,不仅体现一

  • 对于“孝”,孔子有着怎样的主张?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孔子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孔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孝”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孔子的“孝”是以“仁”作为基础的。孔子的“仁”是一种内在道德素养,表现出来就是爱人。按照孔子的思想,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才有可能推己及人,爱更多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孔子“孝”的思想中非常重要的

  • 清政府为什么要用文字狱打压汉族知识分子?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字狱,清朝

    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中国许多朝代都有文字狱的记录,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文字狱就是因文字缘故而造成的罪案,随着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而愈演愈烈。清代文字狱对法律带来了影响,并且主要是消极影响。从宏观上说,对法律的公正性带来了消极影响。这包括对罪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