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朱瞻基和朱祁镇为何相差那么多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朱瞻基和朱祁镇为何相差那么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401 更新时间:2024/2/2 11:44:56

还不了解:朱瞻基朱祁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瞻基和朱祁镇,对明代历史起着截然相反的作用,为啥差那么多?

朱瞻基和朱祁镇这对父子,在推动明代历史上起着截然相反的作用,朱瞻基和他的父亲朱高炽开创了“仁宣之治”,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的时间,所以“仁宣之治”主要还是朱瞻基的功劳;朱祁镇则因“土木堡之变”导致明代由盛转衰。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那么这对皇帝父子怎么会相差那么多呢?一起来唠唠其中缘由。

所受教育不一

据《明史》记载,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瞻基出生的前一晚,还是燕王的朱棣梦见父亲赐给自己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并嘱咐道:"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梦醒之后,朱棣听说自己的孙子出生,顿感二者之间或有关联。果然,见到刚刚出生的朱瞻后,朱棣大喜道:"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所以,朱棣很喜欢这个孙子,并用心栽培。出生就带有神秘色彩的朱瞻基不负众望,从小热爱读书,刻苦学习。永乐九年(1411),13岁的朱瞻基被朱棣封为皇太孙,16岁时,朱棣就带着他体察民间疾苦、一同御驾亲征,征途中还挤出时间听老师讲课,以锻炼他的综合能力。所以说,朱瞻基从小就接受了作为接班人的严格教育。

再来看看朱祁镇,他出生于宣德二年十一月(1427年11月),宣德九年,朱瞻基还在和大臣商量,打算第二年春天让朱祁镇出阁读书,结果还没来得及执行,朱瞻基就驾崩了。因此朱祁镇接受正式教育的时候,就已经是皇帝了。教育储君和教育皇帝,那差别太大了,纵观历史,除了张居正,还有敢对皇帝用强的老师吗?

从军经验不一

朱家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勇猛的因子,不然,朱祁镇也不会在面对瓦剌军队时,坚持御驾亲征。朱元璋打天下,朱棣五征漠北获胜,朱高炽在北平保卫战中大败李景隆十万军队,朱瞻基三番两次吊打兀良哈,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剌败北。

朱瞻基还很小的时候,朱棣就为他组建了一支“幼军”,一方面保卫他的安全,另一方面训练他的军事素质。16岁就跟着朱棣一起出征,所以说,朱瞻基的军事才干是朱棣亲自教的,他有着丰富的从军经验。更何况朱瞻基身边还有张辅这样的良将和三杨这样的良臣,为他出谋划策,两次御驾亲征都大获全胜。

朱祁镇呢,则是长在深宫之中,压根儿就没见过战场长啥模样,更没有人带着他去实战,但他又偏偏好大喜功,总想效仿先辈们驰骋沙场的壮举,于是,王振一怂恿,他就要御驾亲征。土木堡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没经验也不谦虚,不听大明第一将才张辅的建议,反倒对毫无作战经验的宦官王振言听计从。结果被瓦剌军俘虏,创造了大明代前所未有的耻辱。

上位年龄不一

朱瞻基即位时已然成年,在祖父朱棣和父亲朱高炽的培养及耳濡目染下,他有着良好的治国理政才能。他关心民间疾苦,从严治军,锐意改革,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一年,但他任用贤臣,在他的治理下,当时的大明代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史称“仁宣之治”。

而朱祁镇呢,他9岁登基,还只是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孩子,不但三观还没有建立,就连明辨是非都困难,一下子登上皇帝宝座,再有宦官王振的蛊惑,想不长歪都难。

标签: 历史朱瞻基朱祁镇

更多文章

  • 萧大成:梁简文帝萧纲第八子,曾一同抗击侯景之乱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萧大成(?—555年1月27日 ),字仁和,梁简文帝萧纲第八子。南梁宗室大臣、将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清二年(548年),曾与萧纶等人一同抗击侯景之乱。 在钟山与玄武湖等地多次与侯景发生作战。战败后撤退,重新组织军队并参与了柳仲礼的军团。在柳仲礼所率领的部队失败

  • 陈胜看上去并不是个好的领导者,为何却在后世得到认可?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陈胜,领导者

    公元前209年,900多民在秦吏的押送下,赶去服役。路上遇到暴雨,看眼不能如期到达指定地点,这群人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首个农民起义,他们的领导者就是为人熟知的陈胜、吴广。在后世历史描述中,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可歌可泣。然而实际上,作为起义领导者之一,陈胜的下场却是很惨的。在他刚刚领导起义

  • 对于古代那些传令的士兵,劫匪会在路上去拦截他们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劫匪

    说到古代的劫匪,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劫匪还是有道德的,大部分的劫匪都是会拦截一些押镖的或者就是运送粮食的人,毕竟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所以对于这些财产或者食物都是缺乏的。但是如果说对于那些传令的士兵,在古代劫匪会去拦截吗?对于这种事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今人们的生

  • 说到古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古人在古代是怎么洗头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洗头

    说到古人的一些日常生活也非常的有意思的,大家也知道古人和现代人的生活相差太大了,就拿洗头来说吧,现在的人洗头各种洗发水,但是在古代人是怎么洗头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人常用“皂荚”来洗头,但是肯定不是用核桃。所以大家不要搞错了,但是也会用淘米水、木槿叶子、草木灰等来清洗

  • 打更这项工作不可或缺,那么古代打更的目的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打更

    相信古装片大家也看过不少了,在夜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位打更人。而打更这项工作,对于古人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边打更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提醒着人们。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古人一定要打更呢?古人打更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于为什么要

  • 在历朝历代中,哪个朝代的军队战斗力才是最强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中国,军队

    在如今世界大体和平局面之间,每一个国家都是经历过了许许多多的战争的,尤其是古代时期,在那个对和平的认知不太强烈的时代。纵观历史,各国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军队,并且有很多军队都是依靠着自己强大的战斗力被历史所铭记。若是要说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哪个朝代的军队战斗力是最强的,其实这个真的很不好判断,毕竟每个人

  • 到了汉朝之后,为什么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比战国更少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汉朝,兵员

    为什么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动不动就能动用以十万计的军队,到了汉朝之后,天下一统,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更少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国家与周边的战略环境的不同。在战国的时候,各个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几乎每年都在打仗,国家之间一直处在吞并与反吞并的战争之中

  • 古代公主远嫁蒙古和亲之后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没有孩子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公主

    古代公主下嫁到蒙古,大多都无法生育,问题出现在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封建时期,我国国人拥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在这些人的眼中,男子能够干重活,他们能够为家族传宗接代。因此,古代女子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在如今,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仍存在,但很多家

  • 所谓的八拜之交指的是什么?古代关于八拜之交有何出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八拜之交

    所谓的八拜之交,其泛指义结金兰的兄弟姐妹。关于八拜之交的出处主要由两个,其一是出自邵伯温的《闻见前录》之中: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不过接下来小编要跟大家讲另外一种出处,就是关于八拜之交的典故。所谓八拜,就是所谓八拜之交: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

  • 萧方略:梁元帝萧绎第十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萧方略(?~554年),南朝梁宗室,梁元帝萧绎第十子,贞惠世子萧方诸的同母弟,母亲为王贵嫔。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侯景之乱爆发,进入西魏为人质。梁元帝即位后,册封始安郡王。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军队攻破江陵后,随父亲一同遇害。人物生平萧方略,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