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朝规定革除“胡元故俗”带来了哪些影响?

明朝规定革除“胡元故俗”带来了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56 更新时间:2024/1/24 15:33:34

明朝规定革除“胡元故俗“带来了哪些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任何一个朝代都会在建国之后立马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朝制度的统治,“改正服、易服色”的服饰制度改革也是一种巩固方式,通过服饰的不同,阶层自然也会跟着不同。

例如宋代的服饰改革保留了汉民族的服饰风格,一改唐朝雍容华贵的服装特点,服装造型变得更加封闭、颜色更加严肃淡雅、色调逐渐趋于单一。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连乞丐的服饰都有所规定,可见服饰改革的重要性。

所以,明朝自然也会进行服饰改革,为了消除蒙古也就是元朝的异族影响,仍然是汉唐民族的传统服装为主,进行一些改良,但是元亡明兴,为何明朝规定革除“胡元故俗”后,社会上层尤其是皇族却没有摒弃元人服饰呢?

一、元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王朝的影响力和发展力非常强大

(一)元朝疆域极其广大,明朝的统治疆域在元朝疆域范围之内

元朝的统治疆域也就是领土面积约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统治疆域最大的国家,主要是得益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交流,疆域扩展如此之大。元朝灭亡后,明朝的统治区域几乎就在元朝的统治区域内部,除了南方有些地域。因此,元朝留下的许多物质遗留,在发生不知不觉的影响。

元朝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完善是明朝后来发展的部分基础。水利工程主要表现在对大运河的开凿和对黄河的治理两个工程上,尤其是当时由贾鲁主持的治河工程。

欧阳玄的《河防记》详细记录了在一场堵塞决河的决定性战役,结果可想而知,这项水利工程造福了千千万万的北方百姓,让数千万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得以耕种,有饭吃,有地耕,这影响力不是说改变服装就可以消除的了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幼时贫穷,给地主放过牛,从平民变成的皇帝,就更清楚一块可以耕作的土地对于农民是多么的重要,是一家人的命根。

从前不像现在,那时候大部分的人都是以农业为主,只能靠天吃饭,靠地吃饭,因此一个治理后的黄河对于百姓,又或者对朱元璋产生了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说要革除元朝的影响,但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二)元朝统治时期,是多民族生活和交流空前繁荣的时期

元朝统治时期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以东胡诸族构成的蒙古族以及突厥,化系统也是东胡和突厥两大文化系统。

随着蒙古族的西迁,忽必烈建立大蒙古国,统治区的人民自然就有各个少数民族,尤其是西迁后,民族大融合的潮流在慢慢形成,最后在元朝建立时逐渐形成公认的交流,成为那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

在元朝建国后,又进行了对外扩张,把金、西夏、西辽也逐渐纳入了统治区域,人民自然而然的进行交流和融合。另外,元朝对外交流做的非常好。例如逼波斯人、阿拉伯人的迁入和定居,给元朝的文化和民族都增添了多样性。

元亡明兴后,统治的人民自然不是全都是北方民族的人民。经过元朝多年的民族交流融合以及通婚,有些人根本就说不清楚,自己是哪个部族的人。由于疆域的广大,不少人会选择迁移,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汉族人民到达边疆,少数民族人民到达中原,社会上层的人都说不定是多民族的混血儿。

因此,在下达革除“胡元故俗”的命令后,有些贵族觉得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应该被这样革除,依然是阳奉阴违,选择在服饰上留下一些本民族的服饰文化元素,也是情有可原的,另外由于朱元璋是平民做起的皇帝,封的各种亲戚突然有了巨大的权力,想要小小的挑战一下皇权,也未尝不可。

二、朱元璋作为统治者,受元朝文化影响很深

(一)朱元璋是出生在平民家的孩子,受胡风文化影响深重

朱元璋出生的时候,是元朝后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小孩子接受的文化熏染是从父母亲那里带来的,而朱元璋的父母就是他对元朝文化的接受传递者。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大了想一下子改变也是很难的。就像小时候养成的坏习惯比大了养成的坏习惯还难改,这是社会公认的常识。

因此,在朱元璋登基称帝以后,选择进行革除“胡元故俗”的措施,但在服饰改革上仍然是会不自觉的保留一些胡风文化,就例如朱元璋的遗物中有一顶极具胡风文化的的直檐大帽。

另外,同样的原因也可以说明朱元璋的子孙对胡服文化的不舍得,明朝中期的时候,大帽成为赏赐之物,这说明,胡风文化还是可以在明朝存在的,还是赏赐,地位不低。

还有,《明实录武宗实录》中有记载说道,武宗也会穿着胡服上朝。皇帝都穿着胡服,虽然太祖朱元璋说了革除胡风,但是他的儿子孙子都没有遵守,甚至还穿着胡服到了朝堂之上,那大臣、贵族打破禁忌,在朝堂上穿胡服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了。

(二)建国之前,朱元璋亲自带兵去跟元朝打仗

在建国之前的几次战役中,都是朱元璋带兵深入敌营。例如北伐中原、攻占大都。

我们都知道战争不是一朝一夕就会结束的,就算再快,也会需要一年两年的,更何况明元之间的朝代更替呢,战争一场接着一场,朱元璋在打仗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的受到胡风文化的影响。例如,打仗时穿的服装就是胡服,胡服相对比较轻便,在战争中比较有优势。

另外,攻打下大都之后,朱元璋还没定下国都,肯定会在大都休整一段时间,而大都又是元文化的聚集之处,人的适应性是极强的,各种各样的元文化都会在默默的影响着这位未来的大明君主。所以,即使为了王朝统治,必须要颁布革除胡风文化的律令,朱元璋本人也未必会遵守他所签发的服饰条例。

所以开国皇帝在被胡风文化影响不知不觉的表现出来,臣子们虽然嘴上不说,但一定会为了拍皇帝马屁,而悄悄的穿上元人服饰,家眷看着自家老爷都以前朝代的服饰了,自己有什么理由不穿呢?久而久之,革除胡风文化在服饰上算是有些失败了,大家都在悄悄地穿起来元人服饰了。

三、学习跨朝代的文化比学习邻近朝代的文化要更有难度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颁布革除“胡人故俗”后,对元人服饰进行改革,公开决定学习的是汉唐朝代的服饰。明朝和唐朝之间差的可不是一个朝代那么简单,是整整隔了两个朝代——宋元。

一个朝代存留的历史文化是难以计数了,更何况还是被更改后的汉唐文化,说不定有些明朝学习的汉唐文化就是元人或者宋人更改后的文化,服饰本就是布帛什么的,不容易被保存下来,以他们的科学技术更是难以还原汉唐时期的服饰,汉唐服饰的不可考性大大增加,学习难度可想而知。

明朝要想学习汉唐服饰文化,就必须先把元代的服饰文化完全剔除,这难度好比登天了,服饰文化在朝代更替发展中不断发展,不断覆盖,要想知道原貌,是不可能的,即使放在现在也是特别不容易的。

而明朝知道的仅是元朝修改后的服饰,所以在服饰改革中大多还是以元人改革的服饰为主,再进行或多或少的改造,成为明朝的正统服饰。

服饰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因此它在历史传承性方面,服饰文化也是一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承继性。隔一个朝代的承继是不可能的,所以本质上,明朝还是在元朝承继后的服饰上进行改革,所以胡风文化在服饰上是革除不掉的。

明朝还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朝代,大臣的话语权是非常弱的,提意见者还需要揣摩帝王心思,服饰改革基本是按照深受胡风文化影响下的朱元璋主导改革的,结果就是胡风文化在服饰上保留了很大部分。

四、结语

明朝在进行服饰改革的时候,以在胡风文化影响下成长的朱元璋为主导,朱元璋的子孙最先开始穿着元人服饰上朝堂,帝王的胡风文化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执政者的胡风传承,大臣们学而习之,家眷们也都开始穿了具有元人文化的服饰。

大一统国家的元代,在各种方面的影响都非常强大。明朝继承的是一个多民族交流后的繁荣朝代,疆域的宽广,各种经济、思想在历史文化遗留仍在明朝发挥着作用,因此在元亡明兴,规定革除“胡风故俗”后,依然会有那么多的社会上层人士穿着具有元人元素的服饰。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唐朝捕快为什么叫做不良人 他们为何不受待见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唐朝,捕快

    还不了解:唐代捕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为何称捕快为不良人,捕快做了什么,在唐代这么不受待见。说起捕快这个职业,大家可以说很不陌生。在很多反映古代的影视作品里,几乎都有这种职业的出现。这个主要主要从事的就是抓捕犯人、传唤被告和证人、调查罪证等,可以说就是维护社会治安

  • 关羽的武器原本叫做冷艳锯 后面为何改为青龙偃月刀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关羽,武器

    对关羽的武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的冷艳锯,本来叫龙刀,直到完成一个任务,才改名青龙偃月刀。历史演义灿星河,小编斗胆鼓唇舌。看到这个标题,估计不少三国迷可能会觉得费解。关老爷的大刀,不就是叫青龙偃月刀吗?哪来的这么多门道?对于这些问题,小编将简单跟各位介绍一下。首先,

  • 古代刺客到底是什么人 他们又是怎么震撼历史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刺客

    还不了解:古代刺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刺客:震撼并改变历史的一个特殊群体,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刺客,一直是一个神秘莫测又引人注目的群体。在世界历史上,有 “阿萨辛派”让整个西方为之颤抖。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荆轲刺秦王的经典,以至于现在游戏界还有蛇皮走位的代表——秦

  • 正史对不良人的记载那么少 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唐朝,不良人

    对唐代不良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的不良人是种什么样的存在 都干些什么 为何正史少有记载?“不良人”这个称呼,得益于近年来一系列影视作品的普及,现代人开始熟悉起来。在历史上“不良人”主要出现于唐代,到了宋朝已经不怎么出现了,到了清代时期,距离唐代已经年代久远,人们翻看

  • 司马氏建立的晋朝,为何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司马氏,晋朝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

  • 昭君出塞是哪位西汉皇帝在位时期?而这位皇帝后悔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昭君出塞,西汉

    王昭君出使西塞时是汉元帝刘奭党当政。昭君出塞历来被人们传为千古佳话,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遗憾和疑问。被公认的一种说法是,王昭君性情耿直,不善于巴结权贵。因为不愿意贿赂画家毛延寿而被描绘成丑女,一直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最后把她作为礼物送给了匈奴单于,临别时,出于汉匈交好的礼节,汉元帝参加了送别仪式

  • 李宽:唐太宗李世民第二子,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李宽(619年一?),唐楚王,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唐高宗李治二哥。武德三年(620年)被过继给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智云承继香火,加封凉州总管、司徒。早薨,贞观初年追封为楚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生母不详,史书记载为后宫生宽。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将

  • 刘秀身为东汉王朝的开创者,他的儿子出自于哪三位后宫之人?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刘秀,儿子

    刘秀身为东汉王朝的开创者,刘秀的儿子数量自然也是比较多的应该有11个儿子。他的儿子也皆是由阴丽华、郭圣通、许美人这三个女人所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光烈皇后阴丽华为刘秀生育了五个儿子,分别是刘庄、刘苍、刘荆、刘衡、刘京;第一任皇后郭圣通为刘秀生下了五个儿子:刘疆、刘辅、刘康

  • 东汉时期的三大家族,它们是如何成为当时最显赫的存在?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东汉,三大家族

    光武帝刘秀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除了他自身的才能外,还得到了一些世家大族的帮助,才能得以实现“光武中兴”,建立东汉王朝。虽然刘秀推行“退功臣进文吏”的政策,但东汉历史上仍然出现了不少世家大族的身影,他们的权势甚至一度超越皇帝,那么这最显赫的三大家族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即使是在“文景之治”的盛况下,汉景帝也曾办过哪些错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汉景帝,错事

    汉文帝与汉景帝统治时期,汉朝曾出现“文景之治”的盛况,虽然汉景帝大多沿用并改良了父亲的政策,但在其统治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盛况延续也实属不易,足以看出他的个人能力。不过即便是再有能力的人,也曾办过一些错事,与其说是错事,倒不如说是一些“意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