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闭门羹”意为拒客,其最早见于唐代冯贽的哪个作品中?

“闭门羹”意为拒客,其最早见于唐代冯贽的哪个作品中?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1 更新时间:2024/2/3 5:20:31

众所周知,“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以与“羹”联系起来呢?这还得从唐朝妓女接客的历史典故故事说起。“闭门羹”一语最早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唐代宣州城出了一位叫史凤的名妓,她不仅人长的标致风流,拥有沉鱼落雁之貌,而且能歌善舞,有一副迷人的金嗓子,舞姿更是令人倾倒,赋诗、抚琴、泼墨、作画,无不精通。因此她是名声躁动,轰动一时,方圆百里的贵胄子弟、风流才子,都以一睹史凤芳容为快。引得那些浪荡公子好色之徒不惜千里迢迢,纷纷登门拜访,重金求见,把妓院经常围得水泄不通。

然而,史凤却恃才自高,对他们手中的金银不屑一顾。她重才不重金,把前来求见的人,以品貌才学分成三六九等。对上等的客人来,她下楼接待;若是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之辈上门,则统统拒之门外。久而久之,一些屡被慢待的公子哥儿对她怀恨在心,四处造遥中伤史凤。聪明的史风就想出了个办法,对被拒绝的人皆赏一碗羹,这样一来倒也堵住了他们乱说的嘴皮。后来,上门求见的人只要一看见摆上羹汤,就知道史凤不愿接待,心领神会而知趣地离开告退。心中虽感不满,但也无话可说。

那么,史凤摆的“闭门羹”到底都用什么料做的呢?所谓羹,最初时系指肉类,后来以蔬菜为羹,再后来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据说,史凤的“闭门羹”是用豆腐和鸭肠子做原料的,之所以用这些不值得一提的原料来做这道菜,就是为了表达主人对客人的轻视。不过,让史凤自己没想到的是,还真有些不知趣的人吃了史凤的“闭门羹”后,觉得味道不错而引得一些人专门来尝“闭门羹”。如今,“闭门羹”还成为了安徽沿江一带的传统名菜!

“闭门羹”也就由此事而得名并流传至今,后来“闭门羹”也就成了拒绝客人的代名词。以羹待客,比直言相拒,要婉转,客气一些。可惜的是:现代拒客,则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也有用来指拜访他人时,主人不在,自喻吃了“闭门羹”的。

标签: 历史唐代闭门羹

更多文章

  • 明朝和清朝相比 哪一个朝代更加好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朝,清朝

    对清代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客观分析明代和清代,哪一个朝代更好一点?由于《明代那些事儿》的热卖,社会上出现了一大堆的明粉。由于宫廷辫子戏的热映,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清粉。那么,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两个朝代,明代和清代,我们应该如何去客观的看待它们呢?如果硬要把二

  •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汉朝,女子

    历史上都说唐朝女子最幸福,其实有点误解。除了几个身在政治漩涡中的公主后妃,留名千古的唐朝女子并不多,那几个标明女诗人的徐惠、上官婉儿、薛涛、李冶无论文名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如前世后代的女子,实在有点辜负了那个辉煌盛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相形之下,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检

  • 明朝和清朝享国时间都是276年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明朝,清朝

    还不了解:明清享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和清代都享国276年,究竟是巧合,还是天意呢?明代享国276年是没有异议的,从朱元璋1368年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立大明起,到1644年崇祯帝自尽,正好是276年。明代共历十六帝,正好适合朱元璋“重八”之名。应该说明代

  • 历史上陶渊明的仕宦生涯为什么这么短暂?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魏晋,陶渊明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魏晋陶渊明的故事。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

  • 为什么陶渊明最喜欢菊花?独爱菊花的淡然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桃花源记,陶渊明

    为什么陶渊明最喜欢菊花?这是因为他是个隐士,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娇艳名贵的花也不会在那生生长,只有菊花与他为伴。正因为这些,陶渊明对菊花有着特

  • 陶渊明辞官之后日子真的过得很苦吗?非也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桃花源记,陶渊明

    陶渊明辞官之后日子真的过得很苦吗?很多人觉得他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事实真不是这样,人家妥妥的小康生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三世,是浔阳的名门望族,陶渊明出生后,虽家境中落,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为有家产田业的官宦门庭。归田后,诗人的居

  • 古代匈奴让中原王朝十分头疼 他们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匈奴

    古代让人头疼的“匈奴”,是现在哪个民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朋友都在电视剧中看到过有关与匈奴的画面,在很多历史典籍中,笔者都给匈奴人冠上了残暴野蛮的标签。在很多正史中,都有对北方匈奴人的记载。他们表示那些匈奴战士杀人如麻,手段残忍,不断的侵

  •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康熙和乾隆为何能活那么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康熙,乾隆

    对康熙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乾隆为何能活这么久?春夏曾说过:我讨厌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但人生在世总有一部分留住了自己。留住我们普通人的是什么呢?是市井的烟火气,是每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瞬间;那留住历史上君主的是什么呢?是他们铸造的江山社稷,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因

  • 明朝两百多年都解决蒙古问题 清朝是怎么解决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清朝,蒙古

    还不了解:清代和蒙古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明代二百多年都未能彻底降服蒙古,清代几十年就解决了?对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而言,北方游牧民族政权都是最大的威胁,如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南北宋时期的契丹和女真以及明清时期的蒙古。其中蒙古更是贯穿了中国最后六百多年的

  • 在古代库兵主要是做什么的?为何会有人争着抢着干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库兵,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八旗是努尔哈赤创建的军事制度,后发展成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因为满清夺取天下,八旗子弟也成为满清帝国的既得利益者。从清初开始的圈地运动到后来的国家给予八旗子弟月供,不但有米面,还有地。这些八旗子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