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朝和清朝相比 哪一个朝代更加好一些

明朝和清朝相比 哪一个朝代更加好一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96 更新时间:2024/2/3 5:22:19

对清代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客观分析明代和清代,哪一个朝代更好一点?

由于《明代那些事儿》的热卖,社会上出现了一大堆的明粉。

由于宫廷辫子戏的热映,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清粉。

那么,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两个朝代,明代和清代,我们应该如何去客观的看待它们呢?如果硬要把二者作比较的话,哪一个朝代更好一点呢?

先说明代。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帝制封建王朝。明代的政治制度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最高权力在皇帝。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干脆废除了丞相制度,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虽然设置了内阁,但内阁的作用只是皇帝的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皇帝是独掌乾坤的最高权力者。后来的满清帝国的政治制度就非常接近此种制度。到了仁宣(仁宣之治)之后,因为当时明代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监察机构和特务机构,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在地方设立三司,加强地方管理。

锦衣卫

明代的经济还算活跃,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明代初期就开始推行海禁政策,使得商业受到一定的压制。对海上贸易,明初立法严禁私人出海,违者轻则杖罚一百,重则处绞刑或斩刑。到永乐、宣德两朝至嘉靖初期,海禁稍有放松,海上私人贸易迅速发展。到嘉靖三年起又屡颁禁海律例,结果私人海外贸易完全停止,严重摧残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代的文化还比较繁荣,首先,宋明理学也在明代达到完善。 文学方面,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就是出于明代。冯梦龙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明代的科技高峰在于徐光等士大夫开启的“西学东渐”。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不过,徐光启的科技知识全部来源于他的西方传教士的老师。而这些传教士虽然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在欧洲还不能算是一流的学者,连二流都算不上。老师不过如此,他的中国学生们的水平自然还要差些。所以,徐光启代表的大明的科技文化水平,与西方同时期比较,是有较大差距的。而且,他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科学知识上的创造、创新。

到了明代末年,中国与西方科学技术的水平已经开始拉大。在崇祯朝,当时中国水师的战船,无论是技术水准,还是尺寸规模,或者是船载火炮(荷兰火炮可打到七八里,而明代水师的火炮仅能打到三里),都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的荷兰。郑和时代“宝船”的荣耀已经一去不复返。

郑成功纪念馆中的战船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广东引进红薯进行种植,之后逐渐推广到全国,改变了中国的农业生态链,为日后乾隆时期的人口激增奠定了基础。

明代的民生问题是相当严重的。首先,土地兼并严重。第二,明代的朱姓宗室的人数庞大,占用民脂民膏,激化了社会矛盾。第三,自朱元璋开始即实施严厉的海禁,逐渐与世界脱轨。

再说清代。

清代是中华民族获得空前发展和历史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入关之初,清代的统治者曾经一度实施了比较激烈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但在汉族民众的反抗下,这种政策最终得到调整。

到乾隆中期,中国的国土版图比明代扩大了一倍以上。特别是对西北部广大区域的控制力度加强,胜过历朝历代。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对准格尔发动的灭绝战争,对中华民族有重大意义,避免了一场未来东亚文明史可能出现的巨大生态灾难。

清代的名义上的税率是历朝历代最低的,为5%,而明代为40%。但清代中后期农民的负担并不稍轻。

清代的综合国力在乾隆时期达到了世界前列,人口在这一时期也破天荒的达到惊人的3亿人以上(以往历朝历代绝大多数就是几千万人口,最多一亿)。

但同时,乾隆时期的专制也达到了历史的顶点。自康熙朝开始,文字狱就大行其道,到了乾隆朝到达鼎盛。仅乾隆一朝就毁坏国学经典达六七万部,禁毁图书达十五万部,这不是单单一个朝代的损失,而是整个人类的文化损失。这也造成了朝野上下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被禁锢了思想自由,剥夺了人的基本尊严,彻底沦落为君权的附庸和奴隶。从官吏到人民,其人格异化为奴隶,包括士大夫的地位、权益都比明代要低很多,唯有皇帝高高在上。即使是被很多当代人认为是“英主楷模”的雍正,也有极其专制、残暴的一面。可以说,论专制程度,清代比明代更加变本加厉十倍。

乾隆剧照

清代还对外继续闭关锁国,和明代一样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来面对列强船坚炮利的入侵,被迫打开国门,且连续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对于危难局势,清末的政府也做了一番认真的努力,立宪运动也是真心想搞,但是已是病入膏肓,积重难返,时间不等人,最终只能无奈花落去。

那么,如果硬要比较的话,哪一个朝代更加好一点呢?

需要量化比较一下:

论面积:明代400多万平方千米(算上鼎盛时期可以投射影响力的疆土,最多900多万),清代1300万。

论人口:明代鼎盛时期1亿,清代则为4亿。

论科技和生产力:明代中后期已经落后于西方,到了清代,科技和生产力进一步下滑。

论政治制度:明代为封建专制,但出现了内阁制,可以对皇权予以有限度的钳制。而清代为中国封建王朝专制的顶峰,等于实质上消灭了士大夫阶层的气节。

论社会氛围:明代有东西厂和锦衣卫,实施高压特务统治。清代也不遑多让,有密折制度和文字狱。

论主体民族权益:明代是汉族人统治,对少数族群予以压迫。清代是少数民族占据统治地位,少部分人压迫绝大多数人。

论国民的富裕:明代万历年间的笔记,经常有这样的记载,说民间出现了严重的攀比之风,江南松江一带的一个小市民,中午吃饭要吃二三十道菜。而作为清代的“康乾盛世”,据外国使节马戛尔尼的回忆描述,平民阶层普遍极为贫困,即使是在京都,官员以外的人住的都是茅草屋,很多人衣不蔽体,饥肠辘辘,和乞丐一般,仅能勉强活着而已。

慈禧剧照

论文学创作:明代的古典文学巨著层出不穷,四大名著有三部出现在明代。而清代只有一部《红楼梦》,还没有写完,是残缺不全的。清诗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但名气和影响力不大。

综合来看,明代的政体制度、文学艺术和民生建设要强于清代,清代的疆域和人口要强于明代。二者各有优点和缺点。考虑到民族权益问题,明代国中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族群政治地位较高,据此我认为明代要比清代稍胜一筹。

标签: 历史明朝清朝

更多文章

  •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汉朝,女子

    历史上都说唐朝女子最幸福,其实有点误解。除了几个身在政治漩涡中的公主后妃,留名千古的唐朝女子并不多,那几个标明女诗人的徐惠、上官婉儿、薛涛、李冶无论文名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如前世后代的女子,实在有点辜负了那个辉煌盛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相形之下,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检

  • 明朝和清朝享国时间都是276年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明朝,清朝

    还不了解:明清享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和清代都享国276年,究竟是巧合,还是天意呢?明代享国276年是没有异议的,从朱元璋1368年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立大明起,到1644年崇祯帝自尽,正好是276年。明代共历十六帝,正好适合朱元璋“重八”之名。应该说明代

  • 历史上陶渊明的仕宦生涯为什么这么短暂?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魏晋,陶渊明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魏晋陶渊明的故事。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

  • 为什么陶渊明最喜欢菊花?独爱菊花的淡然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桃花源记,陶渊明

    为什么陶渊明最喜欢菊花?这是因为他是个隐士,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娇艳名贵的花也不会在那生生长,只有菊花与他为伴。正因为这些,陶渊明对菊花有着特

  • 陶渊明辞官之后日子真的过得很苦吗?非也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桃花源记,陶渊明

    陶渊明辞官之后日子真的过得很苦吗?很多人觉得他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事实真不是这样,人家妥妥的小康生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三世,是浔阳的名门望族,陶渊明出生后,虽家境中落,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为有家产田业的官宦门庭。归田后,诗人的居

  • 古代匈奴让中原王朝十分头疼 他们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匈奴

    古代让人头疼的“匈奴”,是现在哪个民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朋友都在电视剧中看到过有关与匈奴的画面,在很多历史典籍中,笔者都给匈奴人冠上了残暴野蛮的标签。在很多正史中,都有对北方匈奴人的记载。他们表示那些匈奴战士杀人如麻,手段残忍,不断的侵

  •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康熙和乾隆为何能活那么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康熙,乾隆

    对康熙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乾隆为何能活这么久?春夏曾说过:我讨厌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但人生在世总有一部分留住了自己。留住我们普通人的是什么呢?是市井的烟火气,是每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瞬间;那留住历史上君主的是什么呢?是他们铸造的江山社稷,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因

  • 明朝两百多年都解决蒙古问题 清朝是怎么解决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清朝,蒙古

    还不了解:清代和蒙古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明代二百多年都未能彻底降服蒙古,清代几十年就解决了?对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而言,北方游牧民族政权都是最大的威胁,如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南北宋时期的契丹和女真以及明清时期的蒙古。其中蒙古更是贯穿了中国最后六百多年的

  • 在古代库兵主要是做什么的?为何会有人争着抢着干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库兵,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八旗是努尔哈赤创建的军事制度,后发展成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因为满清夺取天下,八旗子弟也成为满清帝国的既得利益者。从清初开始的圈地运动到后来的国家给予八旗子弟月供,不但有米面,还有地。这些八旗子弟不

  • 历史上陶渊明最后是怎么死的?是饿死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桃花源记,陶渊明

    历史上陶渊明最后是怎么死的?是饿死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