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匈奴让中原王朝十分头疼 他们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古代匈奴让中原王朝十分头疼 他们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4/2/3 5:20:19

古代让人头疼的“匈奴”,是现在哪个民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很多朋友都在电视剧中看到过有关与匈奴的画面,在很多历史典籍中,笔者都给匈奴人冠上了残暴野蛮的标签。

在很多正史中,都有对北方匈奴人的记载。他们表示那些匈奴战士杀人如麻,手段残忍,不断的侵扰中原北部的安宁,甚至还会去屠戮北方的村庄的村民。那么当年的匈奴,到底是现在我国的哪个民族?他们的发展历程中,又发生了那些故事呢?

01生活环境的恶劣造就了匈奴的民族特色

按照正史作品的最初记载,公元前3世纪第一次发现了来自于北方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人民都是通过游牧的方式生存的,农业生产能力几乎为0。一直到公元前的150年左右的时段,匈奴人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巅峰。

他们的“游牧系统”已经初成规模,并且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开始朝着畜牧业的思想去进行发展,但是生活环境依然恶劣,畜牧到哪里,他们就去哪里,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区,很多时候都要体验风餐露宿,被蚊虫叮咬之苦。

为了能够让子孙后代生存下去,成年的匈奴人会教授自己的孩子各种狩猎技巧,面对很多户外的严峻环境,如何生存。除此之外匈奴很有可能自打出现之后,就是以部落的制度存在,虽然大家都是一个民族,但是部落和部落之间依然容易有冲突的情况诞生。

当战乱出现的时候,那些匈奴孩子就会被当成是未来部落战斗力的希望,学习各种战斗技巧。所以匈奴和中原的教育环境是不一样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一样,导致了匈奴民族的特殊。

中原的孩子学习的内容,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当然当时大部分百姓还是过得很辛苦的,会饿肚子,但至少能够存活下去。而匈奴孩子所训练的技能,就是为了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被匈奴部落抛弃,大概率会死在野外的原因,通过个人的能力,真的很难在严峻的北方生活下去。

也就是因为中原物资丰饶,匈奴有了想要南下侵略的想法,他们确实非常勇猛,对我国北方边境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然而在最早的侵略时段,他们被打得非常惨,这就要从匈奴民族和中原民族,在正史上记录的第一次碰撞开始说起了。

02不断侵略不断被虐,最终完成融合

自从正史记载以来,匈奴最早出现在阿尔泰山以北,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区域生存着。在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为了生存,绝对开始向外进行扩张,从而有了之后数不清的侵略冲突。

其实最开始匈奴人的眼光并没有瞄准中原,他们也许是了解中原文明领先他们太多,也可能是还没有对中原进行探索,完全没有概念。

最初他们的目标是放在了欧洲的一些国家,当时欧洲的发展速度很慢,相对中原落后的不是一点,匈奴人因为彪悍的作战方式,让欧洲人吃了不少苦头。

等到侵略了欧洲之后,匈奴人发现在他们那里好像也捞不到什么好处,这时候就想着要把手朝着中原地区伸。当时的匈奴在军事能力上,已经初具规模,在发现了中原有着极为丰沃的物资之后,他们动心了。

正史中匈奴第一次侵略中原,是在秦朝时期,而且还是在秦朝兵强马壮的时候,不断的骚扰北方确实让秦始皇感到心烦,原本他是想要好好发展国家力量,匈奴的入侵让其非常生气,直接派出了蒙恬出战。

按照当时的记载,匈奴当时信心满满,态度极为傲慢,但是当蒙恬率领的秦国大军到来之后,瞬间就慌了。他们发现了自己和秦国之间的巨大差距,自己手中的武器也好,身上的装甲也好,队伍的规模等等,秦国大军都完成了降维打击。

秦始皇为了保卫边疆,在击退了匈奴之后,下令建设了长城,虽然当时确实有劳碌百姓的恶名,但确实造福了后人,也有效的抵制了匈奴的侵略势头,在失去了骑兵优势之后,匈奴的骑兵就是秦国弓箭手的靶子。

一直等待到秦国灭亡后,匈奴人觉得机会应该来了,开始了第二次的大规模侵略,当时是汉朝刚刚建立的时段,汉朝中央集权手中的力量非常有限,没有精力去巩固北方的防线,导致很多北方百姓面对匈奴的烧杀抢掠失去了生命,或是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不过等到汉武帝刘彻主持朝政的时候,汉朝中央集权极为稳固,中原内部不被匈奴干扰的地带发展的不错,汉朝从原本的议和态度,转变为想要反击,而且反击的态度非常明确。

按照汉武帝的想法,一定要将匈奴完全歼灭,不给到他们一点翻身的机会,强大的汉朝确实当时打得匈奴频频撤退,但是只要他们进入了北方的草原之后,汉朝大军就没有办法继续找到他们了。

也借着草原的掩护,匈奴得到了机会不断的进行侵扰,让历代中原的统治者们非常苦恼,一直到两晋时期,他们抓到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在“八之乱”时段侵入中原,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的情况出现,差一点点就要把中原王族给灭了。

他们所到之处,都是鲜血的味道,也是从这一刻开始,匈奴演化的各个民族开始和中原民族之间的交流变多了。

统治者不断的修建长城,甚至为了能够和北方建立友好关系,进行了联姻,人民之间也进行了通婚,虽然北方战事不断发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双方最终完成了奇妙的融合。那么如今到底是哪个民族是当年的匈奴后人呢?他们如今生活的怎么样?

03匈奴是如今的哪个民族

按照正式记载,大部分的匈奴人再被赶出中原,甚至是被推出了草原之后,去到了欧洲进行发展,可以说如今有些欧洲人的祖先,当年都被匈奴人教育过,甚至可能变成了老祖宗。

而我国随着科技的发展,考古学家也开始进行调查,通过DNA检验,匈奴人的后代就是如今的蒙古人,可见民族之间的融合确实做的非常完美,大家如今同属一个国家,相亲相爱,共同发展。

除了蒙古族之外,还有众多民族一同加入了祖国发展的道路中去,共同建设了美丽的大中国,成为了可敬可爱的一家人。

标签: 历史古代匈奴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康熙和乾隆为何能活那么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康熙,乾隆

    对康熙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乾隆为何能活这么久?春夏曾说过:我讨厌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但人生在世总有一部分留住了自己。留住我们普通人的是什么呢?是市井的烟火气,是每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瞬间;那留住历史上君主的是什么呢?是他们铸造的江山社稷,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因

  • 明朝两百多年都解决蒙古问题 清朝是怎么解决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清朝,蒙古

    还不了解:清代和蒙古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明代二百多年都未能彻底降服蒙古,清代几十年就解决了?对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而言,北方游牧民族政权都是最大的威胁,如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南北宋时期的契丹和女真以及明清时期的蒙古。其中蒙古更是贯穿了中国最后六百多年的

  • 在古代库兵主要是做什么的?为何会有人争着抢着干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库兵,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八旗是努尔哈赤创建的军事制度,后发展成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因为满清夺取天下,八旗子弟也成为满清帝国的既得利益者。从清初开始的圈地运动到后来的国家给予八旗子弟月供,不但有米面,还有地。这些八旗子弟不

  • 历史上陶渊明最后是怎么死的?是饿死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桃花源记,陶渊明

    历史上陶渊明最后是怎么死的?是饿死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

  • 每逢朝代更迭要先确立国号,那么国号又是由什么决定?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国号,朝代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一般来说大致有五个来由

  • 有哪些与息夫人相关的趣闻轶事?她为何被称为桃花夫人?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息夫人,息国

    息夫人(生卒年不详),妫(guī)姓,陈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为陈国君主陈庄公之女,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因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息妫省亲时(一说出嫁时),借道蔡国,却被姐夫蔡侯纠缠戏弄。息侯闻知后与楚国设计报仇。楚文王借机俘获蔡侯,又知息

  • 卫康叔:周文王姬昌第九子,卫国第一代国君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卫康叔卫封,生卒年不详,姬姓卫氏,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 ,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或康叔封。卫国第一代国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康叔是周文王姬昌第九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康叔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君

  • 明朝的宦官问题,为何能在在宦官史上力拔头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明朝,宦官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二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九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

  • 如果说刘墉与和珅处于对立面,那么他与纪昀的关系又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刘墉,纪昀

    如果说刘墉与和珅处于对立面的话,那么,他与纪昀的关系则相当融洽。纪昀出自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门下,两人有师兄、师弟之谊。大学士英和在其《恩福堂笔记》中记载,纪昀与刘墉关系极好,纪昀才思敏捷,刘墉字写得很好,故纪昀常请刘墉为自己写对联。比如“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是纪昀非常喜欢的诗句,生前他曾

  • 岳飞凭借着哪支强悍的部队,对金国的战争百战百胜?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岳飞,部队

    宋金作战,岳飞的部队把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十年对金作战中,岳飞的军队以牺牲一万五千人,伤残两万人的代价,杀死战斗力强悍的金兵约十五万人,杀伤至少五万人。金人发出了“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叹息,对岳家军是又怕又恨。在强悍的岳家军中,又有一支屡屡以少胜多的军队,那就是背嵬军,可谓精锐中的精锐。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