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卫康叔:周文王姬昌第九子,卫国第一代国君

卫康叔:周文王姬昌第九子,卫国第一代国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49 更新时间:2023/12/9 16:08:40

卫康叔卫封,生卒年不详,姬姓卫氏,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 ,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或康叔封。卫国第一代国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康叔是周文王姬昌第九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康叔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劳持家,恪守妇道,因此号称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十子冉季载。

蔡叔度十兄弟自幼深受母亲大姒的教诲,所以他们从小到大,就没有做过违背常理、荒唐离谱之事。

平叛封卫

周文王死后,因康叔的长兄伯邑考早逝,故由康叔的次兄周武王继任其位。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亡商朝(亦称殷或殷商),建立周朝政权,史称西周。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将康叔封于畿内之地康地(今河南禹州西北),建立康国,故称康叔或康叔封。

当时周武王还将殷商的遗民封给商纣王(帝辛)之子武庚(禄父),与诸侯同等地位,以奉持他祖先的祭祀不致断绝。周武王因为武庚还没有心悦诚服,恐怕他有异心,就让自己的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辅佐武庚,以安抚他的人民。

三监之乱

周武王死后,太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登基时少不更事,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当时周朝又是初定天下,政局还不是十分稳定,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旦于是当国摄政,代行周成王之职,处理国家大事。远在殷商故地镇守的管叔鲜、蔡叔度怀疑周公旦要篡夺王位,三人心里愤愤不平,就到处散布流言。周成王二年(公元前1043年),他们一面撺掇武庚,一面联合东方的奄、徐、楚等十几个附属小国,公然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康叔最先得到武庚发动叛乱的消息,他一面部署兵力,防止叛军南侵;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赶往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报告武庚发动叛乱的消息。

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041年),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东征叛军,康叔参加此次军事行动。不久,周公旦便平定叛乱,诛杀武庚和管叔鲜,流放蔡叔度,将霍叔处废为庶民,三年不得录用,收服殷商遗民。周公旦决定在原来武庚统治的地区建立卫国,将平叛有功的康叔改封为卫国国君,故称卫康叔。将黄河和淇水之间的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作为卫国国都,统治区域为原来殷商的王畿之地和殷商遗民七族居住的地区。卫国始封时疆域横跨豫、冀、兖三州,南至济水,北逾衡漳,西阻太行,东到兖州桑土之野,相当于今豫北、冀南和鲁西地区,国土面积方圆四五百里。卫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当时诸侯国中的大国,也是西周在东方的主要藩屏。

治国安民

康叔受封卫国时年纪尚轻,周公旦怕他担当不起治理殷商遗民的重任,特地召集群臣为他举行盛大的授土授民仪式,并精心制作《康诰》、《酒诰》和《梓材》等文告,作为他治理国家的法则。临上任前,周公旦千叮咛万嘱咐,反复告诫康叔到朝歌后,务必明德宽刑,爱护百姓,妥善安置殷商遗民。周公旦还告诫康叔一定要勤于政务,务必寻求殷商故地的贤人、君子和长者,向他们询问殷商兴亡的道理,然后再施之于政务。周公旦还告诉康叔,商纣王亡国的原因是因为沉湎酒色,沉湎酒色就导致听信妇人之言的过失,所以殷商的乱亡就从此开始。让康叔务必戒酒忌色。

康叔到卫国后,根据周公旦的谆谆教导,访问当地的贤豪长者,向他们询问治国安民之策。康叔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深入民间,广泛调研,体察民情民意,深受卫国百姓爱戴。康叔不负周公旦重托,对殷商遗民七族,不歧视,不虐待,妥善安置殷商遗民,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地方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康叔还重视选拔人才,听从贤人劝告,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依法治理国家,促进卫国经济的尽快复苏,国内很快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辅佐周王

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038年)后,当时周公旦已经摄政七年,周成王也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但便把政权归还给周成王,由周成王自己亲自处理政事,而周公旦则面向北方,归于群臣之位。鉴于康叔治理卫国的卓越政绩和镇守东方的不朽功勋,周成王提拔康叔担任西周司寇之职,掌管刑狱、诉讼和监察方面的事务。康叔刚正不阿,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维护西周王朝政权的稳定。为表彰康叔辅佐周王朝的功德,周成王赐给康叔许多宝器、祭器。康叔担任西周司寇职务后,卫国国事由他的儿子卫康伯代为处理,康叔则定期到卫国督察政务。康叔死后,卫康伯继任卫国国君之位。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宦官问题,为何能在在宦官史上力拔头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明朝,宦官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二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九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

  • 如果说刘墉与和珅处于对立面,那么他与纪昀的关系又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刘墉,纪昀

    如果说刘墉与和珅处于对立面的话,那么,他与纪昀的关系则相当融洽。纪昀出自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门下,两人有师兄、师弟之谊。大学士英和在其《恩福堂笔记》中记载,纪昀与刘墉关系极好,纪昀才思敏捷,刘墉字写得很好,故纪昀常请刘墉为自己写对联。比如“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是纪昀非常喜欢的诗句,生前他曾

  • 岳飞凭借着哪支强悍的部队,对金国的战争百战百胜?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岳飞,部队

    宋金作战,岳飞的部队把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十年对金作战中,岳飞的军队以牺牲一万五千人,伤残两万人的代价,杀死战斗力强悍的金兵约十五万人,杀伤至少五万人。金人发出了“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叹息,对岳家军是又怕又恨。在强悍的岳家军中,又有一支屡屡以少胜多的军队,那就是背嵬军,可谓精锐中的精锐。下面

  • 李世民建立了贞观王朝,它如何成为的黄金时代?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李世民,贞观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唐王朝。作为中国人,我也赞成上述观点,只是要进一步对这一观点精确化。我认为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是唐帝国的“贞观王朝”,也就是李世民大帝当政的时期,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说贞观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提出异议;但如果问及

  • 谈起历史,哪三个短命王朝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短命,王朝

    谈起中国历史,第一可能就要谈到汉朝、唐朝、宋朝,这三个朝代历时悠久,汉朝四百年,唐朝二百九十年,两宋三百二十年,从政治经济上确实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但其实中国历史的塑造者并不是这些帝国,而是一些短命王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秦朝秦朝总共只有十五年,干了两届,但上的全是

  • 历史上戚夫人的结局为何会有那么惨?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戚夫人,汉朝

    戚夫人原名戚懿,戚夫人是她的封号,亦称戚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戚夫人是刘邦的爱妃,出身名门,不但长相漂亮,而且还舞艺绝佳,甚得刘邦的喜爱,这时候刘邦的原配吕后已经年老珠黄根本不具可比性,再加上戚夫人也生了儿子,对吕后造成极大的威胁,让吕后恨之入骨。因此

  • 在面对积贫积弱的南宋时,蒙古铁骑遭受到了怎样的损失?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南宋,蒙古铁骑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军团曾横扫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可是,这么一支强悍的蒙古铁骑,在面对积贫积弱、偏安一隅的南宋时,几乎束手无策。蒙古为了攻下南宋,在战争中还损失了两代汗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主要有两条征战线路:南下和西征。南下

  • 北魏孝文帝因迁都洛阳后,是什么原因导致北魏的迅速衰亡?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北魏,孝文帝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因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而被看作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迁都这一举措也被看作体现了孝文帝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然而事实上,迁都之前的北魏王朝,自道武帝拓跋圭天兴元年(三九八)以来,一直定都于平城(山西大同),历六帝七世凡九十七年;而迁都洛阳之后的北魏王朝,连孝文帝计

  • 在五千年的历史上,有哪些姐妹花留下了传奇色彩?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姐妹花,中国

    在我们浩瀚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美女无数,也不乏“色、艺”绝佳之极品女人,其中又以姐妹花为极品中之极品!她们各自在历史的长河里书写着自己精彩纷呈的人生,留下了这样或那样的传奇色彩,令人啧啧称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大乔和小乔汉代桥、乔本为两姓。大小乔姓桥而非乔,后世桥姓的

  • 忽必烈得到蒙古大汗的位置后,为何要将国号改为“大元”?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忽必烈,大元

    中国历代的国号,曾经都是一些地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天子崛起在“周”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周”,秦人崛起在“秦”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秦”,刘邦得天下定国号为“汉”,到不是因为他是“汉”这个地方的人,而是因为他曾经被天下盟主项羽封为“汉王”,他以汉王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