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面对藩王的威胁时,朱允炆为何采取以雷霆手段去削藩?

面对藩王的威胁时,朱允炆为何采取以雷霆手段去削藩?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91 更新时间:2024/2/3 4:32:46

公元1399年,驻守北平的朱棣,在朱元璋所留的祖训中查到了一个词汇:靖难。随后早就对朱允炆有所不满的朱棣,便以靖难一词作为自己的起兵口号,发动了清君侧的战役。随着朱棣的绝地反击,朱允炆最终被赶下了皇位不知所踪。许多人都认为,朱允炆采取的削藩手段太过激进,如果他能采用刘彻的推恩令,可能会兵不血刃地让各地藩王束手就擒。事实真会是这样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朱允炆决定削藩时,户部侍郎卓敬等人就曾建议朱允炆采用推恩令的策略来曲线削藩。汉武帝时期刘彻曾规定:诸侯王死后,爵位一律不准由嫡长子来继承,而是由藩王诸子封侯裂土。如此一来藩王的土地,将会被分割成许多小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藩王的儿子们也会陷入内斗中。几代过后刘彻便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藩王曾掌管的土地。要知道大的藩王是有实力抗衡刘彻的,而小的诸侯国却无力抗衡刘彻所推行的中央集权,这便是推恩令的目的。

对于卓敬等人提出的推恩令建议,朱允炆并没有采纳。他反而是采纳了齐泰黄子澄等人提出的,以雷霆手段去削藩的建议。虽然齐、黄二人都主张以雷霆手段去削藩,但二人在削藩的次序上,意见却是不一致的。齐泰主张先削掉势力最强的藩王:燕王朱棣,随后再逐一对周、代、齐等王下手。而黄子澄却认为,应该先剪除燕王的羽翼,除掉周、代、齐等王,然后再对朱棣动手。

朱允炆为何不采用推恩令的策略呢?第一时代背景不同,汉代的藩王已经延续了几代,明朝的藩王们却是刚刚就藩。拿朱棣举例,朱棣服从朱允炆的圣旨,向下推恩。朱棣最多将土地分给三四个儿子,此时朱棣还没有死,虽然名义上封地被几个儿子瓜分了,但封地的实际掌权者却依然还是朱棣。所以推恩令在明朝初年实行,是行不通的。

推恩令需要几代人长时间去过度,才能达到分封裂土的目的。对于汉朝的推恩令,明朝的藩王们必定是熟知的。朱允炆颁布推恩令,既达不到削藩的目的,还会让藩王们知道朱允炆的险恶用心,并对他有所警觉。可以说朱允炆根本等不到,藩王后代们封侯裂土那一天的到来。因为藩王的第二代都是他的堂兄弟,朱允炆的寿命毕竟有限。

其次,汉朝的藩王名义上是没有兵权的,而明朝的藩王们名义上却是有兵权的,其中宁王和朱棣还掌握着很大的兵权。为了抑制藩王们在封地做大,朱元璋给每个藩王的封地都派去了属官。这就是说明朝的藩王有兵权,但不具备管理地方的权力。朱元璋如此做是既防备着儿子,又是需要儿子们领兵却抵抗蒙古人。作为父亲,朱元璋自然能压得住藩王儿子们。但到了朱允炆时,却行不通了。朱允炆颁布推恩令,会暴露自己削藩的目的。要知道此时,可是朱元璋刚刚建立藩王制度不久。朱允炆施行推恩令,是不是在否定朱元璋定下的国策呢?

编者觉得朱允炆以雷霆手段去削藩并没有错。他错就错在,已经决定了以雷霆手段去削藩,却在过程中变得有些优柔寡断。朱允炆先是告知各地藩王们,我准备削藩了,然后才动手。这不就是事还没干成,下让藩王们得到消息,让藩王们有了联手的时间吗?随后在削藩的过程中,朱允炆又下令削藩的将领不准伤害朕的皇叔(朱棣)。这不是优柔寡断,书生意气吗?削藩都已经是下死手了,朱允炆却还讲究仁义。

果然眼看着兄弟被朱允炆逼到绝境,朱棣从朱元璋所留的祖训中找到了一个词汇:靖难。靖难:凡大明君主在位时,后宫干政,朝中奸臣横行,各地藩王可以起兵清君侧。恼羞成怒的朱棣便以靖难一词起兵,讨伐朱允炆。朱棣想问问朱允炆,到底是你皇爷爷制定的藩王戍边的制度错了,还是你削藩的旨意错了。你皇爷爷刚死,你就推翻你皇爷爷定下的制度,逼迫一众叔叔,你朱允炆是不是不孝的昏君呢?如果是昏君你还配坐在皇位上吗?朱允炆得大势却不善加利用,优柔寡断,朱棣不得大势却能把握住时机。这就是朱棣靖难之役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编者觉得除了暴力削藩的手段,朱允炆可以采取,暂时不暴露削藩意图,让藩王每隔两年调换一次藩地(不带兵)的手段。如此调换十年,朱允炆也将兵不血刃的拿下各地藩王。

标签: 历史朱允炆削藩

更多文章

  • 古代城镇的发展,到北宋时期出现怎样的新转折?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北宋,城镇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新的转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时期繁华的工商业在这些城市中培育出

  • 南明当时拥有很多政权,弘光政权为何一年时间都撑不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南明,弘光政权

    公元2644年,清军入关赶走了李自成,至此清朝最终代替了明朝入主中原。然而此时的清朝还不敢放松警惕,因为当年朱棣迁都北京,在南京留了一套灾备系统,所以此时的明朝还是有余力的,至少明朝当时在南方还有几十万大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而事实上,清朝真的是高看了这些人了,从164

  • 潘璋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关羽和黄忠都奈何不得他?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潘璋,关羽

    刘备凭借个人魅力吸引了不少贤人志士,如号称“武圣”的关羽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还有诸葛亮、张飞等,都是流传百世的大人物。但是有一人连关羽和黄忠都不能把他怎样,这个人就是潘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很好奇潘璋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关羽和黄忠都奈何不得他,他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 随着时间的流失,历朝历代的王爷权力各有哪些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王爷,权力

    在古代爵位制度中,王爵作为最尊贵的一级,自两汉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末。不过,严格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王爵其实直到魏晋之后才开始出现,两汉时期的王爵并未纳入爵位制度,而只是作为诸侯国王存在。当然,王爷的权力,各个时期也略有不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朝以前,“王”乃是对诸侯和

  • 对于古代的纳妾制度,即使是宋朝时期为何也觉得贵?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纳妾,宋朝

    对于中国古代,大家最羡慕的肯定是古代男人的三妻四妾吧,可是呢,这个又有点不现实,大家知道原因吗,因为贵,在中国古代,虽然妻子是原配,妾的地位比较低,可那也是个人,不到什么天灾人祸,你想纳妾,那是非常难的,还是一个字,那就是贵,古代纳一个妾有多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宋朝

  • 康熙虽然爱屋及乌,但一岁就当太子的胤礽为何被废了?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康熙,胤礽

    如果说历史上哪位皇帝起初只是凭借着“感情”去立太子的话,那肯定是康熙了。当年他爱屋及乌,因为对胤礽母亲的宠爱,所以在这个儿子一岁的时候,就封他为皇太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虽然说皇帝一心在世人面前极力夸赞和推崇他去,可我们其实都能看出来,这明显就是“溺爱”不是么?而且这种做

  • 佛教中的“袈裟”到底是什么?有哪些讲究呢?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世界,袈裟

    很多看过西游记的人都对唐僧身上的锦襕袈裟印象深刻,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唐僧的那个红色披衣就是袈裟,但其实是不准确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袈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什么是袈裟。首先袈裟在梵语中是不正、染、浊、杂的意思。也就是说袈裟本身不是特指衣服,我们所理解的袈裟其实只是袈裟这个大类中的一类,比如出家人化来

  • 胤禵作为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人,他为何被康熙给废掉了?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胤禵,康熙

    众所周知皇帝是有三宫六院的,后宫佳丽三千嫔妃的数量是不在少数的,所以根据一般定律来说,皇帝的皇子皇女们也应该是在多数,这些皇子皇女们地位不低,即使不受宠爱人生也不会太差。但是皇子作为有希望可以继承皇位的人,自然是少不了明争暗斗的权谋,所以寿命这个东西就很具有不确定性了,尤其是子嗣,也就更是无法保证。

  • 权臣可以毫无忌惮的废除皇帝,为何却不敢自立称帝?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权臣,皇帝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权臣,如曹操,赵高,严嵩等人,无一不是权臣中的翘臀,而这些人权力之巨大,权倾朝野,甚至可以毫无忌惮的废除皇帝,即便他们如此猖狂,他们也不敢废除皇帝自立,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开篇便早已解释了为什么臣子不敢篡位的原因。《资

  • 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如何成为一代文学之盛?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宋词,文学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