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皇帝为了抓牢军权,都会对边疆大将想出哪些限制办法?

皇帝为了抓牢军权,都会对边疆大将想出哪些限制办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73 更新时间:2024/2/2 14:54:39

无论是五代十国,還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最压根的缘故,還是地区上本来臣服在君主的大哥们有财又有兵了,那样的局势让她们不会再甘愿稳居人下,都想摩拳擦掌,万一确实当上皇上了呢!大好河山便是自己的。

这个诱惑太大了,以至于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起兵谋反,成了夺取皇位最直接的做法,可是纵观历史,大家也会发现,真正由将军发起的兵变谋反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毕竟,一国将军手握重兵,随时发动一场兵变不是很简单的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子兵法》中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句话就很直接的告诉我们,军队对于一个国家那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啊,在古代,谁能够笑到最后,比的正是军队的力量与将帅带兵作战的实力。

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明朝的藩起兵,就是典型的皇帝失去大军控制权,地方军队力量强大,皇帝对将军完全无法掌控,导致了朝代覆灭的悲剧。

历史上这样的剧情可以说是反复不断,每位新上任的皇帝都会去总结前朝失败的原因,并且在一开始都会想尽办法将兵权牢牢抓在手上。

皇帝为了抓牢军权都会想出什么办法呢?这和每个皇帝获得江山的方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每个朝代都会有些差异。

1、宋朝的杯酒释兵权和治武将

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其实内心是非常惶恐不安的,虽然对外宣称他是众望所归,是众将士拜托他一定要来当这个皇帝的,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动心,黄袍加身岂是那么容易就发生的?

而在成为皇帝之后,赵匡胤最怕的就是历史重演,怕自己曾经经历的事情别人有样学样,毕竟,作为一个武将,赵匡胤是成功的,可是作为一名皇帝,赵匡胤又必须要从头学起,可是,那些拥有兵权的将领能够等到他成为一名成熟的皇帝吗?如果他们也虎视眈眈,该如何消除威胁呢?

在深思熟虑之后,赵匡胤采取了措施,这些措施在后来也被其他皇帝借鉴使用。

这说的是,赵匡胤将当初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一起邀请到了宴席上,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且拿出田产银子补贴,希望这些功高位重的大臣们提前退休,回家颐养天年,这样皇帝也能够放心了。

最后,这些将领也不希望自己被斩杀,而且浴血奋战了那么多年,都想要恢复宁静的生活,于是纷纷卸下兵权,告老还乡,结局皆大欢喜。

但是为了完成这最后一步,赵匡胤之前已经做了许多铺垫,比如,他着手控制禁军,将最重要的部队握在自己手上,再比如,他也通过明升暗贬的方式,将一些中级将领调到了文职岗位,开始削弱将军左膀右臂的力量。

接下去,赵匡胤又想了个办法,就是文治武将,让一些理论知识过硬的文臣参与部队的管理,进行思想熏陶,牢牢掌握军队思想核心,这能够温和的控制军队,此办法一经实施就获得了好评。

康熙在位时对于军队的控制还是很有办法的,而且他最擅长的一招就是控制粮草,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他也防着。到了康熙晚年的时候,九龙夺嫡中呼声最高的其实还是老十四胤禵。

胤禵长期驻扎在大西北,可以说为整个清朝稳住了大后方,在军中的呼声很高,而且朝中也有许多大臣支持他,可是胤禵为什么没有起兵谋反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粮草。

当时年羹是掌管兵部的大臣,对于西北军队粮草调度很是严格,胤禵如果有轻举妄动的行为,那么粮草就会先断了供应,军队失去粮草就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即便是胤禵,也难为巧妇无米之炊。

在春秋战国时期,虎符的使用率极高,因为虎符的产生,使得皇帝对兵权的掌控更为直接,正常的虎符是分成两半,春秋战国时期都是以老虎的形状为主,上面刻有各种特殊如同暗号的符号,再将这只老虎分成两半,一半在皇帝手上,一半在领兵的大将军手上。

如果大将军想要动用军队,必须出示完整的虎符,也就是皇帝的那一半也给了,军队才能够行动,反之,将军就只能干瞪眼。

而且,虎符上面的符号都是经过缜密设计得来的,即便拿着另一半虎符的将军,也不知道皇帝那一半的虎符上面雕刻的花纹是什么,材质是什么,这样就可以从源头避免虎符被冒仿的可能,保证虎符存在的实际意义。

我们知道了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会想出控制军队的办法,可是山高皇帝远,将军们明明在外面不受皇帝控制,为何还不敢造反呢?

1、人质

似乎这是古代历史上的一种约定俗成,但凡成为将军的男士,他的家小必定都在京城,这就成了将军们的软肋,家小留在皇帝跟前,自己要是轻举妄动,皇帝就不会放过自己的家人,这成了大部分将军无法逃避的现实。

2、借口

将军想要起兵,需要提供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这个借口可以是“清君侧”,也可以是“诛乱臣”,但是这个借口要是找得不好,那就是“谋反”,即便是成功了,也会让自己落入口舌,成为污点,比如李世民,即便成为了明君,但是通过弑兄弟得天下的行为依然被世人诟病。

所以,很多有兵权的将军因为无法找到名正言顺的借口,而放弃了起兵谋反。

3、没有军饷

除了粮草,部队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军饷,古代的士兵服兵役并不是自愿的,他们是将这当成了谋生养家的方式,每个月发军饷是他们最看重的,而这些军饷是由谁发出的,也成了他们投靠于谁的关键。

正常的将军在外带兵并不会有多少钱的,很少有军事家成为经济家,每日里练兵打仗,没有研究投资贸易,自然就不会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持自己成为发军饷的那个人了。

标签: 历史皇帝边疆大将

更多文章

  • “举人”在古代是个什么概念?考中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举人,古代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士、农、工、商等级观念非常森严的古代社会,寒门学子能“中举”那绝对是鲤鱼跳龙门,无数人的梦想,那么在古代“举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和研究生比又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回答这个问题问题前,先给大家讲讲古代的科举考试的情况

  • 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称呼

    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含义,比如说,古人们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居然有十种敬称,而自己称呼自己也有十种谦称,那么,都有哪些称呼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敬称”也叫“尊称”,表示自己对对方很尊敬客气的态度,主要有以下这些敬称:1、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

  • 郭宁莲的父亲为何将自己嫁给朱元璋,而且还是个妾室?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郭宁莲,朱元璋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一直都是禁锢女子的枷锁,一生的命运都只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自己从来都不能为自己而活。可是作为子女的父母,也总是要希望自己的子女不在受苦,总是要为女子寻个好人家,安安稳稳过一生的,可是郭宁莲的父亲却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

  • 古代执行“八百里加急”时,万一被强盗半道劫去了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八百里加急

    古代执行"八百里加急"的重要任务,被敌人或强盗劫了怎么办?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来说,每隔二十里就会建造一个驿馆。要是有非常着急的信息,工作人员就会在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按大多数朝代要求,这类紧急文件规定每天三百里,如遇非常紧

  • 李渊做出了怎样的另类“报复”?让李世民继位后欲哭无泪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李渊,李世民

    众所周知,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然而世人提起唐朝,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唐太宗李世民。可见,李世民之于唐王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比之下,李渊的存在感就没有那么高了。不过,这并不代表李渊没有什么能力,相反,他能够成就一代霸业,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他

  • 在战国诸侯的博弈中,庞涓和孙膑的矛盾到底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庞涓,孙膑

    同门相残、忍辱负重、逃出生天、快意恩仇......本应出现在武侠小说中的情节,却在历史上真实上演;庞涓与孙膑这两大顶尖军事人才的个人恩怨,结合战国诸侯间的大博弈来展现,尤其显得惊心动魄、精彩纷呈。不过,若我们细细思考,会发现这个过程显得疑点重重。比如,庞涓为啥要残害孙膑,仅仅是因为史书中所说的嫉贤妒

  • 古代炼丹可不是练出丹药这么简单,其中有哪两种闻名世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炼丹

    提到炼丹术,很多人一脸不屑,都是一些封建迷信的玩意,这么久以来,不知道多少帝王,吃了所谓能够“长生不老”的丹药,反而死的更快了。事实上,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过去荒诞甚至带有愚昧的探索,昔日欧洲医生完全错误的放血疗法,也才有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经验。因此古人炼丹,可不是练出了所谓丹药这么简单,如今这两种

  • 金国的力量已然超过南宋,为何却始终无法灭掉南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金国,南宋

    1161年,金朝发动了一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皇帝完颜亮调动六十万大军,征集五十六万匹战马,对南宋发起了一场全面战争。完颜亮的目的只有一个,灭掉南宋,统一天下。然而,南宋王朝虽然虚弱不堪,但是金军却以失败告终!那么问题来了,金军的力量超过南宋,为何却无法灭掉南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宋江只不过是一介小吏,为何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宋江,小吏

    宋江足不出郓城,结果天下闻名,众好汉无不纳头便拜,无论晁盖做了什么,他的声望都不能与宋江分庭抗礼,这里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作者的安排,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但是,也有宋江自身的一些原因使然。宋江只不过是小县城的小吏,为什么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虽然宋江

  • 李承乾可是李世民的接班人,为何却走上了谋反的道路?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李承乾,李世民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几乎可以说是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唐朝的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最鼎盛时期,朝贡之国可达到三百有余,大唐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然而在唐初时期,大唐的内部并不稳固,先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篡夺皇位称帝,此后,太子李承乾效仿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