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谈起历史,哪三个短命王朝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

谈起历史,哪三个短命王朝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99 更新时间:2024/2/3 5:19:16

谈起中国历史,第一可能就要谈到汉朝、唐朝、宋朝,这三个朝代历时悠久,汉朝四百年,唐朝二百九十年,两宋三百二十年,从政治经济上确实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但其实中国历史的塑造者并不是这些帝国,而是一些短命王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秦朝

秦朝总共只有十五年,干了两届,但上的全是硬菜,统一就不说了,秦始皇搞的修长城、开灵渠、车同轨、书同文,千里驰道等等,使中国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整体。这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郡县制!

春秋战国,天下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有一千多个国家,战国也有几十个,一分裂自然就有冲突,一冲突就是你打我我打你。而秦朝实行郡县制,天下只有一个中央,中原没有小王国。从体制上将中国塑造为不可分的一体。

后来的汉朝基本搞的就是秦朝这一套。汉朝的一切,秦朝都铺好了路。长城修了,驰道通了,灵渠开了,制度定下了。在郡县制上,汉朝还想开倒车,刘邦要分封天下,最后有人反对,就搞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半分封半郡县制。最后造成七国之乱,把孙子汉景帝坑得够呛。

2、隋朝

跟秦朝惊人的相似,隋朝不过四十来年,也是二届政府,一代隋文帝杨坚,二代隋炀帝杨广。干的全是硬活,什么统一中国,结束动乱,政治上三省六部,基础设施里的大运河。最重要的还有一点,科举制。

以前选官制度叫察举制,就是上面来人察一下,看到不错的就推举一下。那都察谁啊?肯定是察自己家亲戚呗,要么就是有钱的呗,没关系没钱的谁察你?所以,隋以前全是世家大族,袁绍家就是四世三公,上层建筑全被这些大家族给承包了,这样一来,社会就没有流动性。而搞了这个科举,大家凭本事考,大门阀就没办法垄断了。

唐朝照搬了隋朝的一切,成就了盛世。李世民还天天发朋友圈,笑话杨广,开隋朝的批判会,说杨广夺位。这就是江湖规矩,占了便宜的往往要再猛踩一脚。不过没关系,反正他们是亲戚,互黑很正常。

3、后周

秦朝隋朝大家都熟了,这个后周是什么呢?唐朝完蛋之后,不是马上接着宋朝,唐宋之间有一个七八十年的动荡期,叫五代十国。就是前前后后换了五代,四周还十个割据王国,这个后周就是五代最后一个朝代。那后周又做了什么贡献呢?

要说这个,就必须了解宋朝有什么特色,跟汉唐相比,宋朝一大特色就是文人王朝,文人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武将的地位下降。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这也是武将交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可事实上,武官地位下降从后周起就开始搞了。

后周的柴世宗柴荣一上位,就整治军队,处决临阵逃脱的将领七十人,这在五代是十分罕见的,五代是一个有枪就是王的时代,没人能敢这么多武将。后来,柴世宗又把文官安排进枢密院,这个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这意味着文人开始执掌兵权。

宋朝建立后,基本上就是按照后周搭好的这个架子在走。所以,赵匡胤被认为是代周建宋。宋不是打烂一个旧世界,然后建立一个新世界,它只是按照后周的框架继续建设罢了。

为什么这三个王朝改革最大反而最后迅速灭亡了呢,

这是因为搞改革是有风险的,是要得罪人的,是要动大手术的。这一动,难免就有牵扯到一些利益,会引发动荡,而当他们搞过之后,世人已经被打过预防针了,自然都容易接受一些。后来者又可以吸取一些教训,进行微调。

所以,中国的历史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先来一个大胆创新的短命皇朝,紧接着就是一个继承性微创新的大帝国。

标签: 历史短命王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戚夫人的结局为何会有那么惨?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戚夫人,汉朝

    戚夫人原名戚懿,戚夫人是她的封号,亦称戚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戚夫人是刘邦的爱妃,出身名门,不但长相漂亮,而且还舞艺绝佳,甚得刘邦的喜爱,这时候刘邦的原配吕后已经年老珠黄根本不具可比性,再加上戚夫人也生了儿子,对吕后造成极大的威胁,让吕后恨之入骨。因此

  • 在面对积贫积弱的南宋时,蒙古铁骑遭受到了怎样的损失?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南宋,蒙古铁骑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军团曾横扫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可是,这么一支强悍的蒙古铁骑,在面对积贫积弱、偏安一隅的南宋时,几乎束手无策。蒙古为了攻下南宋,在战争中还损失了两代汗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主要有两条征战线路:南下和西征。南下

  • 北魏孝文帝因迁都洛阳后,是什么原因导致北魏的迅速衰亡?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北魏,孝文帝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因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而被看作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迁都这一举措也被看作体现了孝文帝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然而事实上,迁都之前的北魏王朝,自道武帝拓跋圭天兴元年(三九八)以来,一直定都于平城(山西大同),历六帝七世凡九十七年;而迁都洛阳之后的北魏王朝,连孝文帝计

  • 在五千年的历史上,有哪些姐妹花留下了传奇色彩?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姐妹花,中国

    在我们浩瀚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美女无数,也不乏“色、艺”绝佳之极品女人,其中又以姐妹花为极品中之极品!她们各自在历史的长河里书写着自己精彩纷呈的人生,留下了这样或那样的传奇色彩,令人啧啧称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大乔和小乔汉代桥、乔本为两姓。大小乔姓桥而非乔,后世桥姓的

  • 忽必烈得到蒙古大汗的位置后,为何要将国号改为“大元”?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忽必烈,大元

    中国历代的国号,曾经都是一些地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天子崛起在“周”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周”,秦人崛起在“秦”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秦”,刘邦得天下定国号为“汉”,到不是因为他是“汉”这个地方的人,而是因为他曾经被天下盟主项羽封为“汉王”,他以汉王的身

  • “九门提督”设立于康熙十三年,而这九门又具体指哪些城门?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九门提督,康熙

    步军统领衙门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是京师卫戎部队,设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通称“步军统领衙门”,长官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掌京城守卫、稽查、门禁、巡夜、禁令、保甲、缉捕、审理案件、监禁人犯、发信号炮等要职,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初设立时品秩为“正二品”,后升了

  • 息夫人:息国国君之妻,息国灭亡后嫁给楚文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息夫人(生卒年不详),妫(guī)姓,陈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为陈国君主陈庄公之女,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因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蔡侯无礼鲁庄公十年(前684年),息夫人嫁给息国国君为妻。息夫人出嫁时路过蔡国,当时息夫人的姐妹嫁给蔡

  • 刘邦与刘备都想统一,最终的结果为何是刘邦成功了?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刘邦,刘备

    刘邦与刘备虽然相隔了400多年,但两个的出生和经历基本相同,甚至连志向也一样,都想统一中国,可是最终的结果为何是刘邦成功了,而刘备却最终倒在了前进的路上?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何许人也?不说大家都知道。刘备何许人也?不说大家也知道。作为大汉开国君主,刘邦的历史功绩远远大于

  • 蔡昭侯:春秋末期蔡国国君,被大夫们派刺客刺杀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蔡昭侯(?—公元前491年),姬姓,蔡氏,名申(一作甲),蔡悼侯之弟,春秋末期蔡国国君,公元前518年—公元前491年在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继位为君蔡昭侯,姬姓,蔡氏,名申(一作甲),是蔡灵侯之孙,隐太子友之子,蔡悼侯的弟弟。蔡悼侯三年(鲁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

  • 唐朝国祚有将近300年,哪四次宫廷政变与玄武门有关?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唐朝,宫廷政变

    李唐皇朝有国近300年。读与之有关的史籍(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唐纪》等),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高祖开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而这四次政变却都牵涉到当时的皇宫城墙的北面正门——玄武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李世民夺取帝位第一次政变发生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