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八百里加急”在古代是孤立存在吗?竟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八百里加急”在古代是孤立存在吗?竟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9 更新时间:2024/1/2 13:34:59

天宝14年(755年)12月22日,唐玄宗在临潼华清池得知6天前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华清池和范阳相距3000里,相当于信使每天要跑500里。唐尺合0.303米,500里约合现代227公里。这还不是古代最快的“特快专递”,“八百里加急”才是跑死马的节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八百里加急”实质上是被称为“驿传”或“邮驿”的邮政体系。

它始于殷商,成于秦汉,盛于隋唐,衰于清末。据《梦溪笔谈》记载,“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此外,还有车递、船递等。

《史记》中记载有“千里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用千里马跑快递,“八百里加急”那都不是事儿。其实,这是人们对千里马的误解。周朝时,1里约合300米,因此,千里马一天的行程不过是300公里,时速只有30公里而已。何况千里马数量稀少,根本无法满足驿传的需要。

“八百里加急”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唐玄宗在位之际,全国建有水陆驿站1639个,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其中驿夫1.7万人。据《唐六典》记载,全国驿站分六等。位于长安的“都亭驿”最大,有驿夫25人,其他驿站配备驿夫20人至2人,驿马60匹至8匹。而水驿按驿务繁忙程度分为三等,配驿夫12人、9人和6人。

宋神宗时,建立了“金字牌急脚递”制度,朝廷要求:“非紧急边事,毋得擅发急递。”元丰年间,西夏剑指陕西绥德,又动用80万人围攻甘肃兰州。神宗用金字牌急脚递指挥陕西鄜延路作战,一时间驿夫“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里,不分昼夜鸣铃走递,前铺闻铃,预备人出铺就道交受”。

元朝的《经世大典》称:“大元立国以来,以军驿为重。”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元朝,马匹资源十分丰富,平均每驿马匹超过80匹,而奉元路秦川驿有驿马253匹。元亡明兴,朱元璋登基未满一个月,就下令设置:“各处水马站及递运所、急递铺。”明成祖迁都之后,开通了连接13个布政司的七大驿路干线。

进入清朝,建立了由近2000个驿站和14000多个递铺组成的邮驿网络,有7万多名驿夫和4万多铺兵从事邮驿业务。此外,以北京为中心,驿路分为官马北路、官马南路和官马西路三大系统,便于朝廷传递文书和运输物资。有了完善的驿站和驿路系统,为“八百里加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驿站要建设,驿夫也要保障。

秦朝“尚黑”,数字“尚六”,当时“车同轨”规定一律“乘六舆”,因此驿夫身穿黑色工作服“乘六马”。汉朝时,驿夫的服色从黑变红。据《后汉书》记载:“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鞲云。”说明红色头巾、红色袖套和“赤白囊”,是东汉驿夫的标配。

两宋时,供职于“急递铺”和“斥堠铺”的驿夫一年有春、夏、冬三套工作服。而元朝驿夫则配备了蓑衣,确保驿夫能够风雨无阻的赶路。鉴于马的体力和速度有限,驿夫每过一个驿站,就换一匹休整好的驿马,做到换马不换人,这需要驿夫和驿站之间密切协作,相互配合。

对驿传的制度管理,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效率。唐朝规定驿夫抵驿,必须换马,违者“杖八十”。文书在驿递中延误,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最重可处徒刑两年。若重要文书出现延误,罪加三等,因延误产生重大后果,可处绞刑。此外,驿长每年必须呈报驿马死损肥瘠情况,以及当年日常经费支出情况。“八百里加急”创造的神奇速度,关键靠的是人。

特殊物品的出现,迫使驿传更具效率。

唐朝文学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称:“平原郡贡糖蟹,采于河间界。每年生贡,斩冰火照,悬老犬肉,蟹觉老犬肉即浮,因取之。一枚直百金。以毡密束于驿马,驰至于京。”也就是说从山东进贡的螃蟹,用毛毡密封后,用驿马快速送到长安。

明朝诗人于慎行写有“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江路到长安”的诗句。《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惟鲜鲥则以五月十五日进鲜于孝陵,始开船,限定六月末旬到京……其船昼夜前征,所至求冰易换,急如星火。”可见生鲜货物加入了驿递的行列。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最早的驿路之一。驿夫奔波在驿道上,除上交换文书之外,还运输着来自异国的珠宝、香料、皮货、食物等,仅名贵香料就超过100种。“生鲜速递”和“海外购”,为“八百里加急”创造了条件。

问题来了,驿递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实质上朝廷对此早有规定。步递适合短途传递和普通邮件。秦汉时期,要求驿夫每个时辰要走10里,而且邮件必须当天送完。陈末隋初有个叫“麦铁杖”的快递小哥,“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曾夜送诏书,从建康到徐州“夜至旦还”。麦铁杖达到了步递的极限,不过是个例而已。

汉朝以后,出现了以马递为主的“特快专递”,这对驿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北朝时,身负加急公文的驿夫每天至少要跑200公里。隋唐时期,朝廷对陆路驿速有明确的“程限”:传马日走4驿,乘驿马日走6驿,按每30里一驿算,日走120里至180里。若情况紧急,要求日驰10驿,相当于每天要跑300里。如送赦书,则要日行约16驿,行程500里。

《随园笔记》称,宋朝的急脚递能“日行六百里”,约合现在不到250公里的距离。三藩之乱时,从昆明到北京,近3000公里的路程,清朝驿夫仅用9天完成快递签收。马递的速度由600里进一步提高到800里。

水陆联递也是古代常用的一种快递方式。唐朝天宝年间,玄宗为讨好杨贵妃,下令岭南进贡荔枝。驿夫借助大运河的便利,舟马衔接,“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另外,唐朝规定车递速度每天不得低于120里。随着社会的进步,快递的需求逐步提升,这才催生出“八百里加急”。

唐朝诗人岑参有诗云:“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生动表现了驿递的繁忙和辛劳。隋唐时期,“八百里加急”是国力强盛的标志。时至清末,这一速度又成了社会落后的象征。1913年1月,北洋政府鉴于近代邮政业已取代驿传制度,宣布撤销驿站,延续数千年的驿传制度走向了终点。

标签: 历史八百里加急古代

更多文章

  • 在两宋的320年统治中,宋朝百姓的幸福指数真的高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宋朝,百姓

    一直以来宋朝都是后世人公认的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朝代,经济的发达、市场的繁荣、贸易通商的广泛,所呈现出的经济盛况是历朝历代难以企及的高度。在两宋的320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中亦占领领先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世人看来不论

  • 长乐公主:北齐文宣帝高洋嫡长女,于隋朝开皇元年去世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548-581年),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高洋之嫡长女,母为昭信皇后李祖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出生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祖籍渤海蓨县(河北景县)人。北齐神武帝高欢与北齐武明皇后娄昭君之嫡长孙女,南北

  • 清朝官帽上的珠子是什么 这个东西很值钱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清朝,官员

    还不了解:清代官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大臣官帽上的小珠子有什么用?我们了解清代是满族人建立的,满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差距甚大,相对而言,满族文化更加“随意”,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而中原则不同,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中原人非常注重礼节,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朝廷,一件衣服一顶

  •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何没有趁机对诸侯实行削藩?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汉景帝,七国之乱

    无论是正义的战争还是“名正言顺”、“出师有名”的战争,都得有巨大的付出。打仗是要花钱的,打仗也是要死人的。战争结束后,统治阶级首先要“休养生息”,还要“善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实施了“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政治体制。可以说,两者并存也是刘邦在吸取

  • 清朝时期能买到多大的官 需要花费多少钱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清朝,卖官

    还不了解:清代卖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能买卖的大清官职分别是多少钱,最大的是什么官?古代社会奉行“士农工商”,商人作为社会最底层,处处都受到限制和打压,因此才有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才华,能够通过科举踏入仕途,于是卖官的就应运而生,古

  • 从宋仁宗开始,北宋官员们先后兴起了哪三次兴学运动?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北宋,兴学运动

    北宋(960-1127)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共九位皇帝,分别为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共167年。而三次兴学分别在宋仁宗赵祯,宋神宗赵顼和宋徽宗赵佶在位的时候开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珍妃被慈禧下令投入井里 珍妃死的很无辜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慈禧,珍妃

    被慈禧下令投井的珍妃,是无辜还是咎由自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据《清史稿》记载:二十六年,太后出巡,沉于井。可见历史上的珍妃投井,确实不是空穴来风。作为一朝皇帝的光绪在封建帝制的清代,竟然无法保护自己最宠爱的妃子珍妃,最后被慈禧太后投进了井里。

  • 清朝正一品很难吗 从一品到正一品需要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清朝,官员

    还不了解:清代官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官员成为正一品有多难?很多人一辈子只是从一品。清代基本上是继承了明代的官制,但是又有自己的改良,并且在品级上面也大不相同,总而言之那就是清代的官职不值钱,很多职务都可以达到从一品级别。比如清代的总督有八个,总督都会加衔,可以达

  • 古代匠人在漆器表面,用了怎样最常见的装饰方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漆器

    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常见,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遵生八笺》:“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画------”《帝京等物略》,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

  • 清朝知道倒卖官职有危害 清朝为何没有禁止这个制度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清朝,官员

    还不了解:清代卖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为何明知卖官鬻爵有害,却依然实施很长时间。从秦始皇的年代开始,卖官鬻爵就已经出现,不过大多是见不得阳光,一旦被朝廷发现,会让你终生难忘。但是到了清代画风大变,朝廷直接经营起卖官鬻爵,而且而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捐纳做官,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