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两宋的320年统治中,宋朝百姓的幸福指数真的高吗?

在两宋的320年统治中,宋朝百姓的幸福指数真的高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72 更新时间:2024/2/2 2:58:55

一直以来朝都是后世人公认的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朝代,经济的发达、市场的繁荣、贸易通商的广泛,所呈现出的经济盛况是历朝历代难以企及的高度。在两宋的320年中,物质明和精神文明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中亦占领领先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后世人看来不论是吃、穿、住、行等方面,还是在精神世界的建设上,宋朝都是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朝代,不少人为此给出自己的答案,认为这是宋朝商业税超过农业税的必然结果。

从数据上看商业税的显著突出,无疑代表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达,随之带动的一系列商业产业,就从根本上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但真实的宋朝百姓幸福指数真的高吗?事实却大不相同,商业税的突出,其本质还是政府对于纳税者的再次剥削。

一、“支移”和“折变”对宋朝百姓的负担

商品经济繁荣与各种繁复的赋税征收制度必定是同时存在的关系,宋朝商品经济发达,相应赋税制度也繁复,其中,最受人诟病的就是“支移”和“折变”,这是宋朝征收赋税最重要的两种手段。

“支移”指纳税者自己交税并承担交税过程中所有的物流成本,将实物税缴纳到指定的仓库。从国家制定赋税制度的目的来看,这确实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国家的行政成本,减轻了官吏的负担,但从老百姓而言,弊必定大于利。

宋朝将民户分为五等,一等、二等有支移300里的义务,三等、四等则是200里,一等最少100里。所有的民户必须按照自身等级规定,自发地将麦粮、绢绸等实物税上交到指定地点。

然而几百里的路途中所产生的物流费、路途中的吃住行等,途中损耗全部由民户自己负责,这样一趟下来,百姓往往要付出更多的钱财,有时甚至高达5-7倍。

不是每一家民户都能承担额外的途中损耗,为此不少民户就选择花钱给官府,折抵缴付的运费,以此来减少长途跋涉的人工成本和经济成本。官府成为最大的受益人,贪污受贿算是约定俗成的暗箱操作。

“折变”暗箱操作的程度更为吓人。宋朝对实物税的品种数值有着明确的规定,但由于整治情况的变化时有改变品种数值的做法,这种方式就叫做折变。与其说,折变是政府根据当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宏观政策的调整结果,还不如说折变是地方政府掌控税收的直接手段。

原本在半年前就应该公布的折变商品品种数值,其实往往到了征收的关键节点才公布。足足小半年的时间差,早已让政府操控好了一切,政府利用早就收到的朝廷信息以及职务之便,操控着折变商品的单价。他们肆意打压缴纳商品的价格,单价的大幅度降低,必然需要更多的商品数量作为充抵,成功实现政府对纳税者的剥削。

两种由政府操纵的税收,直接将赋税的压力加注在了百姓身上,层层剥削以及赋税政策下养出的一大批贪官污吏,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到底能不能好,相信不少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二、战争需要的财政费用,也是从百姓身上剥削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似乎关掉了农民起义的按钮,暂停了一切农民起义的活动。这还是宋太祖的功劳,他创建了厢军,即将所有社会上的不安定分子,不稳定因素,全部纳入厢军。派请专人训练他们,根据各自特点分出桥道军、开河军、开道军等多种派别,其中表现突出者,还可以晋升为禁兵。

这项规定确实有效地达到了安抚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目的。但军队一年的花销却是由国家负责,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宋朝的禁军和厢军一年的财政费用就需要极大的一笔费用。而这些钱财的来源必定是从老百姓身上剥削而来。

其次宋朝特有的特务机构也是蛀虫一般的存在,更是诓骗宋徽宗的手段。明面其负责全国各地的情报工作,其实不过脚步并未踏出京师及其周边的地区,但却能编造各种外地的情况。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所谓的祥和安宁仅仅只出现于京师的局面。

标签: 历史宋朝百姓

更多文章

  • 长乐公主:北齐文宣帝高洋嫡长女,于隋朝开皇元年去世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548-581年),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高洋之嫡长女,母为昭信皇后李祖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出生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祖籍渤海蓨县(河北景县)人。北齐神武帝高欢与北齐武明皇后娄昭君之嫡长孙女,南北

  • 清朝官帽上的珠子是什么 这个东西很值钱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清朝,官员

    还不了解:清代官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大臣官帽上的小珠子有什么用?我们了解清代是满族人建立的,满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差距甚大,相对而言,满族文化更加“随意”,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而中原则不同,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中原人非常注重礼节,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朝廷,一件衣服一顶

  •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何没有趁机对诸侯实行削藩?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汉景帝,七国之乱

    无论是正义的战争还是“名正言顺”、“出师有名”的战争,都得有巨大的付出。打仗是要花钱的,打仗也是要死人的。战争结束后,统治阶级首先要“休养生息”,还要“善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实施了“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政治体制。可以说,两者并存也是刘邦在吸取

  • 清朝时期能买到多大的官 需要花费多少钱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清朝,卖官

    还不了解:清代卖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能买卖的大清官职分别是多少钱,最大的是什么官?古代社会奉行“士农工商”,商人作为社会最底层,处处都受到限制和打压,因此才有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才华,能够通过科举踏入仕途,于是卖官的就应运而生,古

  • 从宋仁宗开始,北宋官员们先后兴起了哪三次兴学运动?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北宋,兴学运动

    北宋(960-1127)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共九位皇帝,分别为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共167年。而三次兴学分别在宋仁宗赵祯,宋神宗赵顼和宋徽宗赵佶在位的时候开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珍妃被慈禧下令投入井里 珍妃死的很无辜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慈禧,珍妃

    被慈禧下令投井的珍妃,是无辜还是咎由自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据《清史稿》记载:二十六年,太后出巡,沉于井。可见历史上的珍妃投井,确实不是空穴来风。作为一朝皇帝的光绪在封建帝制的清代,竟然无法保护自己最宠爱的妃子珍妃,最后被慈禧太后投进了井里。

  • 清朝正一品很难吗 从一品到正一品需要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清朝,官员

    还不了解:清代官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官员成为正一品有多难?很多人一辈子只是从一品。清代基本上是继承了明代的官制,但是又有自己的改良,并且在品级上面也大不相同,总而言之那就是清代的官职不值钱,很多职务都可以达到从一品级别。比如清代的总督有八个,总督都会加衔,可以达

  • 古代匠人在漆器表面,用了怎样最常见的装饰方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漆器

    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常见,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遵生八笺》:“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画------”《帝京等物略》,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

  • 清朝知道倒卖官职有危害 清朝为何没有禁止这个制度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清朝,官员

    还不了解:清代卖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为何明知卖官鬻爵有害,却依然实施很长时间。从秦始皇的年代开始,卖官鬻爵就已经出现,不过大多是见不得阳光,一旦被朝廷发现,会让你终生难忘。但是到了清代画风大变,朝廷直接经营起卖官鬻爵,而且而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捐纳做官,最高的

  • 漆画作为极具价值的艺术品,它在具有多悠久的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漆画,中国

    漆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精品,它集传统艺术与现代工艺品的优点于一体,即在充分借鉴传统漆画技法的基础上,溶入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手法,将“画”与“磨”有机结合起来,使创作出来的磨漆画具有色调明朗、深沉、立体感强、表面平滑光亮等特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