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虎符最早出现在何时?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历史上虎符最早出现在何时?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26 更新时间:2024/1/25 10:23:20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古代,战争是一件很频繁的事情,就算是谋反的事情也并不罕见,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控天下,各位皇帝总是会竭尽全力的将军权牢牢地握在手中,然而,军队始终是要在将军的手里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方便地调动兵马,便出现了虎符这种特殊的器物。

据说,虎符最早是由姜子牙提出来的。

而那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之类的人,也有可能会出现野心,会萌发出想要谋反的心。所以,皇帝为了能够把军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并且又能够让将军方便调动兵马,所以便广泛的应用了虎符,而有了虎符就意味着可以随意地调动兵马,在古代士兵一般是听命于虎符。

古代的一支军队在刚建立的时候,其士兵就都会被灌输听命于虎符就是听命于皇上的观念,因此新兵进入军队之后,除了训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们都要知道虎符长什么样子,也就是识得虎符。

那么,虎符究竟有多重要呢?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之战兵败之后北退,而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令赵云夺城俘获了守将陈矫,取得其虎符;而后便以此虎符诈调了荆州的守军出救南郡,于是便趁势又让张飞袭取了荆州,再紧接着再用了同样的方法调出了襄阳守军,才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

而诸葛亮就是凭借着这一小小虎符,轻易的便将曹兵调开,于是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便夺取了曹操的三处城池。由此也可以见得,兵符在一个军队之中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什么是护肤呢?

其实,虎符就是一个青铜,也有的是金子或者玉制品所制成的老虎形状的物品,制成之后便从其中间将其分开,在这中间部分还分有错齿。虎符是为皇帝所有,皇帝将一半交个统军的将领,而另一半则是由自己保管。

因此,将领只负责带兵而没有调兵之权,等到需要调用军队的时候,即便是熟悉的将领,也要其持有的虎符必须错齿能够对上,合为一体才有效。如若军队不执行执皇帝金符节的人的命令的话,就要遭到严厉的处罚。

其实,虎符本质上也有限制将领权力的作用,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那些在外领兵的将领手底下的士兵少则有数千,而多则可达上万人。

这么多的士兵掌控在别人的手中,皇帝也难免会不放心,这也就是虎符的作用所在了,又不至于让将军的命令无人听从,也不会让士兵过分听从将军指令,这就起到了防止了将领造反的作用。

那么,这就回引发了一个问题了:如果虎符被偷走,将士是听皇帝的还是听虎符的?其实,这个问题看似复杂,但是其答案却是一目了然的。

首先,古代调兵的程序就是非常复杂的,远远不是影视剧或者小说里说的那样简单。如果想要调兵遣将的话,那么你不仅得有虎符,还得有皇帝的诏书,其上面还会写明出兵数量以及地点等等信息,还要有印章,这才可以调动大军。

说白了,统帅也是要“看脸”的,虎符只是作为调兵的必要条件,没有代表皇家脸面的诏书,依然无法调动一兵一卒。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盗走虎符之后,用于造反。

说到底,这虎符实际上不仅不利于去造反,反而还是确保了军国大权能够控制在皇权手里的而出现的产物,他加强了中央集权,而分化地方将领的军权,防止地方拥兵自重。

而信陵君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杀死了统帅晋鄙,而主帅一死,剩下的将领并不敢与信陵君对抗,这才调兵成功,才促成了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事件。

但是,追溯到底,虎符还是由皇帝发下来的,虎符原本的意义就是代表着皇命,也就是看见虎符就如同看到皇帝一样,因此拿着虎符的人所下达的命令也被当成了皇命。

但是,如果是皇帝亲临现场的话,那么你认为,士兵会听从皇帝的命令,还是皇帝代理人的命令呢?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

然而,也可能有特例,例如皇帝没有实权。既然皇帝都不顶用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没人在乎什么虎符不虎符的了。就比如历史上也有很多没有虎符而成功发兵的情况,尤其是西汉前期的藩国,刘邦制定的藩国,就须有虎符才能发兵,但实际上对藩王们的限制作用甚小。

标签: 历史虎符唐朝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何非要杀害关羽?这么义薄云天之人怎能下得去刀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孙权,关羽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一时间风起云涌,天下群雄逐鹿中原。在天下英雄当中,要数影响力,关二哥那是当仁不让。“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但是恰恰是关羽在败走麦城之后,却被孙权谋害,那么孙权为何非要杀害关羽,这么一个义薄云天之人,如何就下得去刀?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还要从一个小事

  • 唐、宋、明三朝的酷刑分别有多残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唐、宋、明三朝的酷刑分别有多残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一、竹书夹身用刑手段: 受刑者双手被铐起并固定住,将竹板编织成的书袄围绕在受刑者胸部至腹部,由酷吏转动连接在书袄两侧的绳索,以收缩之力辗压受刑者身体,施刑过后看不出痕迹,但会令受刑者痛不欲生。二、杖杀用刑手段: 受刑者被酷吏用重

  • 司马肜: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司马肜,字子徽,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弟。母为张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肜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初仕曹魏,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制后,封开平县子。西晋建立后,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镇守邺城;迁平东将军,镇守许昌;转安东

  • 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后,诸葛亮说了什么导致刘封被赐死?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诸葛亮,刘封

    《三国演义》中感情最深厚的就是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人了,他们成为兄弟后,都尽心辅佐大哥刘备建立蜀汉基业,而后更是在战场上拼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后世之人也大多会学这三人来结拜为异性兄弟,他们的友情被千古传诵。谁能料到,在后期战况焦灼之时,关羽由于大意失掉了荆州,最后还败走麦城,被人斩杀。刘备得知噩耗

  • 有哪些与司马肜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司马肜,西晋

    司马肜,字子徽,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弟。母为张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肜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初仕曹魏,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制后,封开平县子。西晋建立后,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镇守邺城;迁平东将军,镇守许昌;转安东

  • 空城计为何能成功?不成功会让司马家族面临一场大灾难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空城计,司马家

    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选择撤军?其实:他不撤军就输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空城计”这个故事之所以如此流行,而且还被用于三十六计,这与历史上的两个人离不开,此二人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对空城计是这样描述的“‘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 司马昭:晋宣帝司马懿次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

  • 后世对司马师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司马师,曹魏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与父亲司马懿策划高平陵政变诛

  • 刘据素有“仁恕温慎”的美誉,但又是谁酿成了他的悲剧?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刘据,悲剧

    刘据是汉武帝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西汉历史上最悲哀的皇太子之一,他为人宽厚,待人友善,素来有“仁恕温慎”的美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此后的十二年里,后宫嫔妃没有一人为他诞下皇子,直到武帝二十九岁那年,卫子夫才生下皇长子刘据,初得皇子,武帝惊喜万分。因是长子的

  • 历史上陈到是什么人?他为何会留守边境?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陈到,三国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的精彩,将多少人“带到”了三国时代,那兵荒马乱的时代,发生了无数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而蜀国则是作为大多数读者心中正义一方的存在,与曹魏东吴抗争着。然而,故事最后并不是那么的美满。刘备没有能够兴复汉室,昔日的一众英雄人物逐一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