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司马肜: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

司马肜: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58 更新时间:2024/2/15 4:24:11

司马肜,字子徽,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弟。母为张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肜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初仕曹魏,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制后,封开平县子。西晋建立后,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镇守邺城;迁平东将军,镇守许昌;转安东将军,镇守青徐;入为卫将军、录尚书事、太子太保。出为侍中、征西将军,镇守关中,与建威将军周处有矛盾,催促周处攻打氐族领袖齐万年,然后断绝后援,使其兵败战死。入为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依附其弟赵王司马伦。司马伦篡位后,拜太宰、丞相,主持朝政。司马伦失势后,首先上表弹劾,导致司马伦被杀,拜太宰、司徒、宗师。太安元年(302年),去世,追赠本官,谥号为孝。

人物生平

封为梁王

司马肜清静修行,恭敬谨慎,没有别的才能。起初以公子的身份,受封为平乐亭侯。五等爵位建立后,司马肜改封为开平县子。泰始元年(265年),司马肜的侄子晋武帝司马炎受禅登基,建立西晋,封司马肜为梁王,食邑五千三百五十八户。等到司马肜前往所封国时,升任北中郎将,督邺城防守事宜。

削减食邑

当时,诸王自选官吏下属,任命上计吏张蕃为中大夫。张蕃本名张雄,为人一向没有好品行。其妻刘氏懂得音乐,是大将军曹爽教授歌伎。张蕃多次往来于何晏家中,恣意奸淫之事。何晏被杀后,张蕃被迁徙到河间,修改名字,主动接交司马肜结交。此事被有司奏报,晋武帝削减司马肜一个县。

历任要职

咸宁年间(275―280年),晋武帝将陈国、汝南郡的南顿县增封为司马肜的附属国。

太康年间(280年―289年),司马肜代替孔洵监豫州军事,加任平东将军,镇守许昌。不久,司马肜以原职代替下邳王司马晃监青州、徐州军事,进号为安东将军。

元康元年(291年)四月十一日,司马肜转任征西将军(一作征西大将军),代替秦王司马柬都督关中诸军事(一作都督关西诸军事) ,兼任护西戎校尉。不久,加任侍中,进位都督梁州诸军事。同年九月二十一日,司马肜被征召入朝担任卫将军、录尚书事。元康六年(296年)正月,司马肜担任代理太子太保 [6] ,朝廷授给他士兵一千人、马一百匹。

元康六年(296年)五月,司马肜再度担任征西大将军,代替赵王司马伦镇守关中,都督凉雍二州诸军事(一作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 ,设置左右长史、司马。同年八月,秦州、雍州地区的氐族、羌族起兵反叛西晋,拥立氐族人齐万年为主。十一月二十六日,司马肜兼任西戎校尉,屯兵好畤,并在六陌监督建威将军周处、振威将军卢播等人讨伐齐万年。司马肜一直与周处有矛盾,元康七年(297年)正月初四日,司马肜催促周处进军而断绝他的后援,卢播又不出兵援救周处,致使周处兵败战死。朝廷因此指责司马肜。

元康九年(299年)正月,朝廷军队打败并擒获齐万年,于是征召司马肜入朝担任征西大将军、尚书令、领军将军、录尚书事。

废黜贾后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初三日,司马肜与司马伦假借晋惠帝司马衷诏命废黜皇后贾南风为平民。四月初七日,诏书任命司马肜为太宰、守尚书令,增加食邑两万户。当时司马伦辅佐朝政,发现星象发生变化,占卜结果说“不利上相”。孙秀害怕司马伦受到灾祸,于是减省司徒为丞相,把这个职位授给司马肜,苟且加以提升,想以此应和星象。有人说:“司马肜没有权利,没有好处。”司马肜因此坚决推辞不接受。

永康二年(301年)正月初九日,司马伦篡位称帝,任命司马肜主持朝政,配给武士一百人,轩悬的乐队十人。永宁元年(301年)四月,司马伦被诛杀。同年六月二十六日,朝廷任命司马肜为太宰,兼任司徒,又代替高密王司马泰担任宗师。

去世议谥

太安元年(302年)五月初七日,司马肜去世 ,丧葬按照汝南文成王司马亮的先例。博士、陈留人蔡克议论谥号说:“司马肜的官位是宰相,责任重大,亲属关系尊贵亲近,况且又是宗师,上被朝廷所敬仰,下为百姓所瞻望。然而在大节面前,没有不可改变的志向;面对危难的事情,不能舍弃生命去追求正义;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时,没听到他一句劝谏;淮南王司马允发难时,不能趁势辅助正义;赵王司马伦篡位叛逆,不能抽身离开朝廷。宋国有荡氏的动乱,华元自认为不能身居官位,说:‘君臣的规范,是我所掌管的。公室地位卑微而不能纠正,我的罪大啊!’一个小小的宋国,尚且有无功不受禄的大臣。何况帝王的朝廷,而有苟且容身的宰相,这要是不贬损,怎么施行法治呢!谨案缢法‘不勤政而成名叫做灵’,司马肜见到正义的事不去做,不能说是勤,应取谥号为灵。”

梁国常侍孙霖以及司马肜的亲信党羽声称冤屈,官署于是下公文说:“贾氏专权,赵王司马伦篡位叛逆,都以威力控制朝廷内外,司马肜在那种形势下不能离开,而指责他不能抽身离开朝廷,根据的是什么义理呢?

蔡克重新议论说:“司马肜是宗室大臣,然而国家动乱不能匡正。君主被颠覆不能扶助,做宰相不该是这样的。因此《春秋》讥讽华元乐举,说他们不像大臣。再说贾氏的酷虐暴烈,不比吕后更厉害,而王陵仍得以闭门不出;赵王司马伦的无道,不比殷纣王更严重,而微子还能够离去。近代的有太尉陈准,是外姓的人,由于兄弟陈徽曾因背叛司马伦而结有旧仇,也得以声称有病,不入伪朝廷。何况司马肜是司马伦的亲兄长,却偏偏无法离去呢?赵盾入朝劝谏不被采纳,出外逃亡没有走远,尚且不能免于罪责,何况司马肜不能辞去官位,面朝北事奉伪君主呢?应该按照先前的议论,对他加以贬损责难,来推广为臣的节操,明确事奉国君的道理。”于是朝廷依从蔡克的议论,为司马肜上谥号为灵。后来,司马肜过去的下属不断地追诉,因此又改谥号为孝。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后,诸葛亮说了什么导致刘封被赐死?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诸葛亮,刘封

    《三国演义》中感情最深厚的就是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人了,他们成为兄弟后,都尽心辅佐大哥刘备建立蜀汉基业,而后更是在战场上拼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后世之人也大多会学这三人来结拜为异性兄弟,他们的友情被千古传诵。谁能料到,在后期战况焦灼之时,关羽由于大意失掉了荆州,最后还败走麦城,被人斩杀。刘备得知噩耗

  • 有哪些与司马肜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司马肜,西晋

    司马肜,字子徽,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弟。母为张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肜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初仕曹魏,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制后,封开平县子。西晋建立后,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镇守邺城;迁平东将军,镇守许昌;转安东

  • 空城计为何能成功?不成功会让司马家族面临一场大灾难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空城计,司马家

    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选择撤军?其实:他不撤军就输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空城计”这个故事之所以如此流行,而且还被用于三十六计,这与历史上的两个人离不开,此二人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对空城计是这样描述的“‘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 司马昭:晋宣帝司马懿次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

  • 后世对司马师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司马师,曹魏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与父亲司马懿策划高平陵政变诛

  • 刘据素有“仁恕温慎”的美誉,但又是谁酿成了他的悲剧?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刘据,悲剧

    刘据是汉武帝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西汉历史上最悲哀的皇太子之一,他为人宽厚,待人友善,素来有“仁恕温慎”的美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此后的十二年里,后宫嫔妃没有一人为他诞下皇子,直到武帝二十九岁那年,卫子夫才生下皇长子刘据,初得皇子,武帝惊喜万分。因是长子的

  • 历史上陈到是什么人?他为何会留守边境?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陈到,三国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的精彩,将多少人“带到”了三国时代,那兵荒马乱的时代,发生了无数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而蜀国则是作为大多数读者心中正义一方的存在,与曹魏东吴抗争着。然而,故事最后并不是那么的美满。刘备没有能够兴复汉室,昔日的一众英雄人物逐一消

  • 北宋“五鬼”之首的王钦若为何受宠?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北宋

    北宋“五鬼”之首的王钦若为何受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仁宗评价王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奸邪也。”贤相王曾说“王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 ”王钦若则是“五鬼”之首。他靠抢名臣毋宾古之功,受到真宗皇帝的器重,一举跨入朝廷核心机构。他善诡

  • 张飞的“燕颔虎须”形象从何而来?他又如何从事“卖酒屠猪”?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张飞,形象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描写张飞的外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张飞又作自我介绍说: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于是张飞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燕颔虎须的威猛长相,卖酒卖肉的行业出身。然而,《三国志》或其它正史中,对张飞的

  • 李恪本来是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但为何却死于谋反罪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李恪,皇位

    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李恪是第三个儿子,生前李世民有意将皇位传给李恪的意思,后来被群臣力劝,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李恪面相英俊潇洒,从小爱读书射箭,可以说的上是文武全才,在唐太宗所有的儿子中,是最有才华的一个,因此也最得唐太宗的宠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恪本来是有很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