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皇帝临死前才传位给儿子 活着传位不是更好吗

古代皇帝临死前才传位给儿子 活着传位不是更好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93 更新时间:2024/2/2 11:13:38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传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为何不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帝位传给儿子,非要死了才传。

如果从秦始皇创建皇帝制度开始算起,中国封建历史上,皇帝活着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帝位让出去或者以各种原因成为太上皇的,一共有21位,而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太上皇有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和清高宗乾隆皇帝。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22位皇帝,太上皇的比例占到皇帝总数量的5%,其余95%的皇帝是等到自己临死后才把皇帝之位交出去,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皇帝,是不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皇帝之位让出去的,这是为什么呢?

秦始皇

而且,就算是这5%的太上皇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是被迫成为太上皇的,比如李渊,李渊原本是唐代的开国皇帝,但由于他的两个儿子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了争夺继承人之位,相互争斗,最终李世民依靠玄武门之变,亲手杀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和亲弟弟李元吉,同时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儿子全部诛杀,最后率军包围了皇宫,以威逼利诱的手段逼迫李渊先立李世民为太子,一个月传皇帝位给李世民,李渊这个皇帝完全是被迫交出皇位,并非出自他本意。

同样情况的,还有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乱后,李隆基被架空,他所宠爱的妃子杨贵妃也被赐死,他的儿子太子李亨在灵武强行称帝,夺取了原本属于李隆基的皇帝权力,由于李隆基的政策失误,需要背负安史之乱的重要责任,所以失去支持,李亨称帝后就是唐肃宗,李隆基则被称为太上皇,这完全是李隆基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有选择的话,李隆基一定不会把皇帝之位让出去。

唐高祖李渊

包括清代的乾隆皇帝也是一样,虽然他打着禅让的旗号把皇帝之位让给嘉兴皇帝,但实际上乾隆皇帝根本不想让,从三点可以看出来:

1、禅让那天乾隆准备反悔不让了,还是大臣们据理力争。

2、禅让之后,乾隆仍然保留着自己太上皇的年号和宝玺,跟继位的嘉兴皇帝搞成了两套皇帝班子。

3、乾隆皇帝即使禅让帝位,但所有重要决策还是乾隆在做,乾隆仍然把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直到去世后,嘉兴皇帝才能亲政,这完全是让出名声,而非权力,所以乾隆也是不愿意禅让帝位的,可以这么说,历史上所有的皇帝,没有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帝位禅让出去的。

唐太宗李世民

也许有人会说赵武灵王不是让了,没错,赵武灵王是让了王位,但是后来又反悔了,怂恿自己的长子从次子那里夺权,妄图有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来让自己复出,结果把自己也害死了,赵武灵王明显也是不愿意让位的,即使让了也后悔了,如果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不会禅让帝位给儿子的。

所以,只要是正常的皇帝,都是不愿意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皇帝之位禅让出去的,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有几点:

一、最高权力是唯一且排他的。

天无二日,地无二君,皇帝的最高权力是唯一且排他的,只能由皇帝一个人拥有,皇帝之位是秦始皇发明的,他创建了一整套皇帝的礼仪和制度,同时运用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把整个国家所有重要的权力全部抓在手中。

封建社会的统治是以皇帝中心的,所有的制度和思想都是围绕着皇帝而产生的,并且封建皇帝家天下的思想深入人心,皇帝历来只有一个 ,如果出现太上皇,就会产生争执,就会造成困扰。

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

皇帝一旦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让出帝位,那么整个天下的权力就会集中到新皇帝身上,太上皇就会失去权力,原本太上皇一直是权力中心,忽然一下子什么也没有,那种失落感,是没有人能忍受得了的,像唐高祖李渊被迫让出帝后, 还活了九年,这九年李渊除了拼命生孩子,根本就没有其他事可干,谁会受得了呢?

二、权力是一种毒药,没有人舍得放弃。

皇帝成为天下唯一且最为尊贵的统治者,那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权力,如同吸毒一样,是会上瘾的,全天下的财富、土地、人口、美女都是皇帝的,一旦拿起权力,就没有人愿意放得下,除非死了,包括上文中提到了李渊、李隆基和乾隆皇帝,他们都是不愿意交出皇帝权力的,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不得不交出皇帝权力,有选择的各方面,他们不会交出权力。

人都是自私的,皇帝也一样,老皇帝一定要坐到自己去世后才会把位子让出来,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和传统,所以也就没有皇帝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让位,一般会在临死前确定好继承人,等老皇帝去世后再让位。

三、最是无情帝王家,生在帝王家,权力远比亲情重要。

封建社会,为了争夺帝业,手足相残、同室操戈的例子枚不胜举,比如说李世民,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杀了自己的兄长和弟弟,这可是亲生的,还杀了兄长和弟弟的所有儿子,这一切不过是为了争夺皇帝之位,都到了这个地步,又怎么会有皇帝甘心让出来呢?从老皇帝的角度想问题是这样的:帝位是我的,我给你,你必须要,我不给,你不能抢,如果你抢,就得死。

没人愿意做太上皇

比如汉武帝,在巫蛊之祸中逼死了自己的亲生长子刘据,只是因为担心自己的皇帝之位被儿子抢走,从权力的角度来看,老皇帝和他的继承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利益上的敌对关系,太子如果想早一点继承皇帝位,就有可能害死老皇帝,虽然太子一般不会做这事,但老皇帝一般会防备太子这么做,这种父子之间的亲情在帝王权力面前一点用也没有,所以说最是无情帝王家,生在帝王家,权力远大于亲情,老皇帝也不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让出帝位的,因为老皇帝认为权力更重要,而不是亲情。

所以,古代皇帝一般不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帝位传给儿子,而是先立好继承人,等到自己去世之后,才按照继承制度让新皇帝继位,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是这样。

标签: 历史古代皇帝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死于非命不在少数 要想给皇帝下毒到底有多难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给皇帝下毒,难度有多大?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英主万古悲。--徐夤生老病死的人之常情,皇帝也是人,他也不例外。哪怕是穷尽一生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秦始皇,也逃不过死亡的结局,消耗巨资建造的秦始皇陵就是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证据之一,

  • 历史上魏武卒是什么样的?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魏武卒,战国

    提起战国时代,我们总能想到始皇帝嬴政扫六合所倚仗的秦军。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出现了多次的朝代更替,也经历了多次的分裂时期,比如春秋战国便是其中的一个时期。而自古乱世出英雄,在这段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军队,比如魏武卒便是其中之一

  • 古代下毒为什么要下在酒里 下在茶里不行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下毒

    对古代下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古人下毒要在酒里,不在茶里,难不成有什么特殊的典故?我们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坏人如果想要伤害到对自己的利益有威胁的人,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下毒的方式,然而古代的人大多数都会把毒药放在酒杯里却没有放在茶里,这是为什么呢?其

  • 宋朝穷尽一生都没有收复的地方 明朝是怎么一年就收复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明朝,燕云十六州

    还不了解:明代和燕云十六州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三百年都没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明代用一年就能收复?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历史上的这件事,自从宋代到燕云十六州割出去,历经整个宋代就再无法实现一统,而为何这件事在明代完成了呢。这就给他们带来了疑惑,就有了这样的问

  • 古代八股文到底是什么样的 科举考试真的很难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八股文

    还不了解:古代八股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八股文到底有多难?清代会试第一名遗留下来的考卷,一看便知。古代最令考生头疼的不是如今烧脑的高数,也不是复杂多变的英语,而是枯燥难懂的八股文。八股文最初的形成,受到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影响。之前朝廷主要通过考核考生的诗词、歌赋和

  • 刘诞:宋文帝刘义隆第六子,功劳卓著受到孝武帝的猜忌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刘诞(433年-459年8月17日),字休文,刘宋宗室、大臣,宋文帝刘义隆第六子,母为殷修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幼年封王刘诞是宋文帝第六子,生母为殷修华。元嘉二十年(443年),被封为广陵王,食邑二千户,时年仅十一岁。外历方伯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诞

  • 尉迟敬德做了什么事?李世民为何要以“刘邦杀功臣”惊醒他?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尉迟敬德,李世民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九月,李世民到了庆善宫,这是李世民的出生地,于是心生感慨,摆开宴席,台上载歌载舞,台下群臣就坐,高谈阔论。本来是一桩好事,时任同州刺史的尉迟敬德也参加了宴会,正是因为尉迟敬德,给这热闹的宴会泼了一勺冷水。宴会的座位有排序,按照尉迟敬德的功劳,应该坐在最前面,但前面却已经有人在

  • 鳌拜可是对康熙很是不敬,雍正即位后为何要为他平反?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鳌拜,雍正

    康熙评价鳌拜,“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鳌拜是历经清朝三代的臣子,年轻的时候,鳌拜就跟随着皇太极打赢了很多战争,并且帮助皇太极成功入关。在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还

  • 如果李世民等到李渊死后,他还能向李建成发动政变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李世民,李建成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贞观之治打开了帷幕。“玄武门之变”这起宫廷政变,在初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李世民没有当机立断,那么历史可能要重新改写。假如,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而是等到李渊死后,立刻带兵夺位,李

  • 刘浑: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子,他是个怎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刘浑(439年-455年8月29日),字休渊(《南史》避唐高祖李渊讳,写作休深),南朝宋宗室大臣,宋文帝第十子,母亲为江修仪。武昌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刘浑九岁时,被封为汝阴王,食邑二千户。官拜后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元嘉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