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宦官”和“太监”是不是一回事?

古代“宦官”和“太监”是不是一回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21 更新时间:2024/2/2 11:55:23

古代“宦官”“太监”是不是一回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对于在宫里面,“残体残疾”的那部分人,有的电视剧说“宦官”有的电视剧说“太监”。这两者不是一回事吗?在清朝,“宦官”和“太监”并无太大区别,都是阉人,二者在外延上是一致的。然而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二者却不完全相同。

据资料记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不全是阉人。但是到了东汉开始,才全部都是阉人。据《后汉书·宦官列传序》记载:“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原因如大家如所知,后宫女眷多,除了皇上的家人,其他都是皇上的女人,如果男侍出入,万一秽乱宫闱怎么办?所以,成年男子无法在宫里当差。

至于太监一词,产生于辽代,据《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台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监、典牧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一职)。

到了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是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出现了知名的“九千岁”魏忠那样的奸臣太监。

由此可知,“太监”原本的出现指的是官僚机构的长官,与专门服侍皇宫大内的宦官没有半钱关系。可是到了明朝,太监同等职务的名称用其他的词代替了,太监由此脱离了“公务员”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了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的长官。所以,“太监”和“宦官”最早的联系始于明朝。“宦官”和“太监”的区别就是,太监是宦官的头头。

到了清朝,太监已经不再专指长官了,换句话说,太监和宦官也已经没有区别了。过去一直以为他俩是一回事,原来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标签: 历史古代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三位叫丽华的女子,结局分别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历史上三位叫丽华的女子,结局分别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位名为丽华的皇后和妃子,分别是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张丽华和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杨丽华。然而,三人可谓同名不同命,名字相同的她们,命运却是截然不同。光烈皇后阴丽华:娶妻当得阴丽华阴

  • 朱元璋与洪秀全比有哪些差别?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与洪秀全比有哪些差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每当遇到了天灾朝廷无法控制时,就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国历史六次农民起义中,只有元末朱元璋起义成功了,而和朱元璋一样反抗少数民族政权的洪秀全,他们都以宗教作为组织和发动起义的工具,均定都于南京,都有一个北伐西

  • 讨伐董卓的诸侯都要哪些人?真的有十八路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汉朝,董卓

    东汉末年,朝廷动荡不安,在那个时候皇帝纷纷早逝,留下幼子继承大统。正所谓:“主少国疑”,所以导致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轮番上演,又赶上频繁的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汉灵帝驾崩以后,少帝刘辩继位新君。要放在之前,继位新君成为天下之主那是一个多么让人非常高兴的事情,但是此时少帝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

  • 萧纲: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最后屈辱被弑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萧纲(503年12月2日—551年11月15日),字世赞(一说世缵 ),小字六通,南北朝时期南梁第二位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为贵嫔丁令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梁武帝天监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公元503年12月2日),萧纲出生在建康

  • 揭秘:三国最厉害的隐士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揭秘:三国最厉害的隐士是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在理想抱负上得不到实现的时候,都会选择退隐,和大自然作伴,终老一生。今天我们所说的是三国的两位隐士,一文一武,他们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文”就是司马徽,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但说到“水镜先生”想必大家

  • 萧赞:梁武帝萧衍次子,他为何出家为僧?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萧赞(502年或501年~531年),一作萧缵,本名萧综,字德文,小名缘觉,南朝齐宗室大臣,东昏侯萧宝卷遗腹子,梁武帝萧衍养子(名义上的次子),母为吴景晖。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元三年(501年)十月,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占有怀孕的皇妃吴景晖。梁朝建立后,生下

  • 古代造反的大多都是文臣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古代造反的大多都是文臣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的时候,皇帝是组至高无上的,皇帝说的话那基本上都是没有人敢违抗的,若是不按照皇帝说的做,那下场多半是很惨的,所以那个时候,虽然很多人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想法的,而这种不满积累的久了之后,就会爆发,最后导致造反。不过我们会发现

  • 三国时期还有第四国?国祚比蜀汉还长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三国时期还有第四国?国祚比蜀汉还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的风起云涌,之后的三国争霸大家都耳熟能详。像民间的《三国演义》广为流传,还有《三国志》都告诉我们当时三分天下,魏蜀吴。然而拨开历史的迷雾会发现当时的第四极,因为远离中原而被忽视。在辽东大地上有一个国家燕国,从公元

  • 古代死刑犯“秋后问斩”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古代死刑犯“秋后问斩”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国家”出现的一个标志,便是法律。中国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法律,当时称之为“禹刑”,里面规定了各种不同的规则,比如周礼曾经提到过,“夏刑大辟二百,膑刑三百,宫刑五百,劓刑各千。”光是判死刑(大辟是死刑的统称)就有两百

  • 康熙为什么很怕胤禔夺权呢?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康熙为什么很怕胤禔夺权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做了皇帝的人,难道就真的不会有慈父之心吗?其实也不是的,有的皇帝还是很疼儿子的,当然也有的皇帝更看重位子,所以对儿子也会有猜忌之心。就说朱元璋和康熙两位帝王,他们对待自家孩子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也很重,更何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