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有污点的帝王是很多,但刘邦为何被扣上“流氓”的帽子?

历史上有污点的帝王是很多,但刘邦为何被扣上“流氓”的帽子?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4/2/8 20:15:04

纵观中外,个性鲜明、甚至有些污点的帝王多了去了,为啥却总有人喜欢给刘邦扣上“流氓”的帽子?也许有两种原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由于戏剧化的要求,一些影视作品夸大了刘邦的独特个性,让一些朋友信以为真,以为历史上的刘邦真的是这样;

二,刻意地贬损。刘邦虽然是封建帝王,但他却是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的象征,在中华历史和文明中占据特殊的地位——他创立的王朝成为中国的象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不排除有些人刻意渲染、捏造刘邦的“流氓”,以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

那么,史书中的刘邦在人品方面真的很不堪吗?我们参照记载那段历史最权威的《史记》来看看。

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司马迁对于刘邦的形象塑造比较立体,既有赞美和肯定,如“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即仁厚爱人、为人大方、胸怀宽广;也有在他看来不符合古代政治家形象的特征,主要是这段话: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

这段话的意思是:刘邦年轻时就胸怀远大,不愿意像一般老百姓那样耕地、做生意(这跟韩信有点像)。待到壮年,他应聘基层官吏的岗位,当了泗水亭的亭长(相当于如今的派出所所长);到任后不久,他就跟所有同僚打成一片,每个人都跟他很熟,互相间还经常开开玩笑、讲讲段子。他喜欢美女,爱好喝酒,由于经济条件所限,经常找人赊酒,经常喝的酊酩大醉、倒头就睡。

这段话,就成了后世一些人把刘邦称为“流氓”的主要原因。但以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这些行为真的很不堪吗?

不愿意务农做小生意,胸怀大志——我们哪个人年轻时不是这样意气风发、相信自己能干一番大事?

刚到新的工作单位,不摆所长的架子,跟同事们打成一片——多少职场新丁希望遇上这样和蔼的领导?

他喜欢美女,爱好喝酒——所有正常的单身男士都喜欢美女,只要不因此犯罪那就不能被称为流氓;刘邦身为所长却买不起酒,说明他不干受贿这种事;而他喝醉后并不发酒疯、乱讲话,只是倒头就睡而已,这样人畜无害,哪能是混混流氓?

除了上述毛病外,其他史料还记载了刘邦的一些黑点,比如在彭城之败后为了逃命把亲生儿女推下车。以我们的视角来看,这一点确实让人心寒;然而,在封建政治圈,这几乎是常规操作——为了成大事不惜舍弃至亲、乃至手足相残,历史上更加惨烈的案例比比皆是;干出这种事的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好人能当封建政治家吗?衡量帝王的标准是治国、为民水准,而非是否心狠手辣。

刘邦不爱务农、想干一番大事。但有理想有什么错?何况人家并没有啃老,也没有偷拐抢骗维生;

刘邦好色,但只是结婚前的状态,而且没有违背任何法律,更没有强取豪夺;当上皇帝后正常的迎妃、纳妾,从未强娶民女,比后世一众皇帝文明多了;

他爱喝酒,但从不因酒误事,也不借酒发疯、残害忠良,比那些动辄酒池肉林、荒废政事的帝王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资治通鉴》也称:“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为人聪明、通情达理,喜欢琢磨谋略,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且天生具备神奇的亲和力,就算是守门官、戍卒,他也能一见如故,没有一丁点儿架子。

其实在后世,具备刘邦某些特点的帝王并不罕见,比如“善下人......好交结豪侠”的刘备,“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的少年李世民,但从没人能在传奇性、话题性、争议性等方面完全与刘邦相比,其中原因在于他的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帝王,他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都与之前上千年的贵族群体完全不同;他待人接物大大咧咧、直来直去、没什么礼制束缚,甚至在君临天下后仍旧不改本色。这样的人竟然能成为至高无上的天子,让那些信奉君权神授、推崇圣主治国,要求帝王言行得体、处处以仁德服人的士大夫们大跌眼镜(甚至是心存不满、鄙视);

刘邦不仅本人出身草根,跟随他建功立业的大多也是些市井之辈。除了贵族后裔张良外,韩信、萧何陈平、樊哙、曹参周勃灌婴......这些西汉王朝的开国功勋、将相群体,都是传统士大夫眼中的不入流之辈。而他们战胜的敌人,却偏偏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才能最顶尖、几乎难以在战场上被打败的传统贵族代表项羽

刘邦仿佛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在秦末那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他仅仅用了七年时间,就带着一群草莽,从社会低层跃升为主宰一个庞大王朝的执政者,这一有悖常理的奇迹,让那些主张贵贱有别、推崇尊卑有序的文人们大感挫败,愤懑不已;

这还没完,出身卑微的刘邦不但会打天下,更会治天下。称帝后,他吸取前代的教训,一边铲除异姓诸侯王、巩固统一局面;一边建章立制,从广大百姓的真实愿望出发,以仁厚之道治理天下,休养生息、让人民安居乐业。在这一基础上,汉朝发展成了中国历史上治理最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大一统王朝之一,汉族、汉人、汉语、汉字更是成了中国人的身份符号。说刘邦开创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一点儿也不夸张。

刘邦的成功证明,普通人也能成为主宰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劳动人民也能创造引领世界数千年的辉煌文明。但正是这一传奇,仿佛侵犯了那些信奉所谓“血统”、推崇贵族政治、维护阶级固化的人群,让他们的利益、价值观不堪一击。既然抹杀不了他的成绩,那就攻击他的阶级;于是乎,用所谓的人品、出身来戏谑、抹黑刘邦,在道德层面把其塑造成一个“流氓”,也许是某些人唯一想得出的点子。

标签: 历史刘邦流氓

更多文章

  • 胤禵为什么会跟八爷党勾结?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胤禵为什么会跟八爷党勾结?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当魏文帝曹丕想杀了曹植的时候,曹植七步成诗,写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名句。躲在幕后的曹母泣不成声,哭着向当了皇帝的曹丕求情,请哥哥饶了自己的亲兄弟。由此可见,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兄弟情义还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在清朝时

  • 钩弋夫人作为汉武帝曾深爱的女人,她为什么会被赐死?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钩弋夫人,汉武帝

    汉武帝65岁时东巡路过河间县,对一个非常漂亮又奇特的少女产生了兴趣。传说这个少女手心握有一件宝物,十多年不能伸开,只有碰到有缘人,才能展现人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听到这个传说后,就把这个少女唤到行宫来。说来也奇怪,当这个漂亮少女把手伸到汉武帝面前时,汉武帝用手轻轻一

  • 古代皇帝提前立储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古代皇帝提前立储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几千年宗法制度的核心就是世袭,始于夏朝。在此之前,尧舜的禅让曾传为美谈。可以这样说,夏之前是「天下为公!,夏之后就是「天下为家」。世袭制到周朝遂成定制,历代沿袭,讲究的就是子承父业、兄终弟及,嫡贵庶贱、男尊女卑礼记·礼运》:“大道

  • 等刘邦称帝后,鲁元公主的处境又有着怎样的改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鲁元公主,处境

    鲁元公主虽然是公主,但她的经历却十分悲惨,完全不被父亲刘邦和母亲吕雉宠爱。作为刘邦的独女,鲁元公主就像是捡来的孩子,好几次面临被抛弃的境地,感觉父亲对女儿的生死根本不管不顾。鲁元公主曾遭到刘邦的弃杀,导致她变成项羽军中人质。等刘邦称帝后,鲁元公主的处境也没改变太多,依旧是被当做政治工具使用,下面小编

  • 清朝灭亡后宫女是什么下场 她们到底去了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清朝,宫女

    对清代宫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灭亡后,那些宫女去了哪?结局如何?清代的宫女,都是上三旗贵女,但清代灭亡后,没人会娶她们。她们有4个去处,自愿去青楼、被男人玩弄还算好结局,绝大多数的际遇都很惨。1912年,隆裕太后临朝称制,颁布《退位诏书》,自此清代灭亡,几千年的封建

  • 高密公主:唐高祖李渊第四女,与女儿的情感非常深厚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高密公主(?― 655年),初封琅邪公主。她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四女,唐太宗李世民之姊。 她先嫁长孙孝政,后改嫁段纶。永徽六年(655年)逝世,遗命要求自己的陵墓向东,以望见父亲李渊的陵墓唐献陵。段纶、高密公主夫妇二人去世后陪葬李世民之唐昭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高密公

  • 在澶渊之盟后,辽国产生了哪些繁琐礼节?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辽国

    在澶渊之盟后,辽国产生了哪些繁琐礼节?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与北宋王朝对峙上百年的“老邻居”,辽国和北宋的关系,可谓十分密切。开国时两国杀得天昏地暗,直杀到一场《澶渊之盟》后,转眼秒变了“兄弟之国”,然后就一度好得真像实在亲戚,两国间逢年过节,都要找机会走动一番,文化交流更是频繁。

  • 说起鲁元公主刘乐,后世为何说她的一生很是悲催?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鲁元公主,刘乐

    说起鲁元公主刘乐,虽说一生都过得比较富贵,但也算是很悲催的了。刘乐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女儿,是汉惠帝的亲姐姐以及丈母娘,是吕后捧在手上的宝贝,赵王张敖的正妻,她是皇后张嫣的母亲。那么为何说她的一生很是悲催呢?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鲁元公主早年被父亲踹下马车。

  • 如果曹操只是计较眼前得失,那三分天下的格局还有他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曹操,三分天下

    张绣杀死曹操长子,曹操为何还接受他投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张济领兵攻打刘表,结果被箭射死了。张济去世之后,他侄子张绣接管了他的部队,并且向刘表投降了。刘表认为张绣是个人才,识时务,于是就收留了他,让他驻守宛城。次年,曹操南征荆州,张绣知道自己不

  • 两次政变却杀了四个美女 她们分别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唐玄宗,政变

    还不了解:唐玄宗政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玄宗一生发动两次政变,坚决杀掉的四名美女都是谁?为何如此?唐隆元年(710年)还是临淄王的唐玄宗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杀伐果断,坚决斩草除根不留后患的诛杀了全部政敌,包括在历史上很有名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