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说到医生这个词,在古代为何却称为“大夫”或者“郎中”?

说到医生这个词,在古代为何却称为“大夫”或者“郎中”?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65 更新时间:2024/2/2 11:45:31

说到医生这个词,在现代上面有很多说法的。当然了,在古代的话,其实并没有医生这个词,但是随之最早的时候就是“大夫”或者是“郎中”,大家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就可以看到。那么在古代大夫郎中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郎中:一种官名,如郎中令;或为医官。大夫:音读“夫”,民间称民医的叫法;读大夫时意思是一种官,而且职位很高。

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唐玄宗时期编撰的《唐六典》中,其中有记载:“医生四十人”,但在这里的医生,也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医生,而是指一些学习医药的学员。

到了代,随着我国社会的空前发展,医药事业也随之水涨船高,当时的朝廷设立了太医局和御药房,并设有官员专门负责宫廷内的医疗工作。

在民间,朝廷也设立了专门的疾病治疗机构,称为惠民局,由朝廷派出的官员负责百姓的疾病治疗。其中,负责治病的官员根据医治的专科性质又分为食医、疾医、金创医,分别负责百姓的食物安全、疾病治疗和受伤后的救护。

也就是从这时起,人们把医生这个职业称为“大夫”或“郎中”。

其实也简单,在宋朝以前,大夫和郎中都是官职名,各个朝代都有使用,但各个朝代的对于官阶的使用又不统一,以宋朝为例,朝廷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一级官员称为尚书,二级官员称为侍郎,三级官员称为郎中,四级官员称为员外郎。

太医院在朝廷的编制大体虽然与六部平级,但毕竟分量不一样,为了区分,太医局的一级官员就称为大夫,二级官员称为郎中。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为了表示对医生的尊敬,开始以“大夫”和“郎中”这样的高级医官名称来代指医生,并将这种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在我国民间北方人普遍称医生为“大夫”,并且还将“大”字的音读成[dài],以与官职里的“大夫[dà

fū]”相区别;而南方人则普遍将医生称为“郎中”。

春秋时期的大夫,分上、中、下。到了秦汉有所谓谏大夫,唐有御史大夫,但均不是医官的称呼。

宋朝开始设大夫以下的官阶。医官中最高级别是大夫,随后是次郎,就是郎中,第三级是医救。后世的人们,因为大夫是医官最崇高的职位,所以把大夫作为对医生的尊称。医官中有郎中一职,帮老百姓称医生为郎中。

在古代,不管是人们的习惯还是笔记小说里面,大夫和郎中是有区别的,通设馆治病的称为大夫,从草药店或者是街上喊包治疑难杂症的,称为郎中。

所以,后人称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是收郎中,就是这个缘故。

标签: 历史古代医生

更多文章

  • 骈体文在唐朝时十分古板,因此韩愈发起了怎样的改革运动?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韩愈,唐朝

    古板的骈体文在唐朝时期是大臣进谏的主要文体,这种类型的文章十分古板,在表达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韩愈等人才建议进行古文改革运动,史称唐宋古文运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代的中期,渐渐有人将呆板的骈文变得灵活一些,但是不能完全脱离骈文的气息。只在元和时代(第九世纪的开头),韩

  • 秦始皇将书籍付之一炬,司马迁写《史记》从何参考史料?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是如何知道几千年前的事情的?这个问题不难解决,那便是参考前代史料。修史不是写小说,不能自由发挥,任何修史者都要参考史料,参考史料是修史的主要方法,比如班固修撰《汉书》,便明显参考了司马迁的《史记》。可如你所知,司马迁修撰《史记》前,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全国各地的书籍都付之一炬,那些历

  • 说到古代的劫匪,他们看到哪四种人是不会拦截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劫匪

    其实说到古代的劫匪,肯定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不好,毕竟这种人都是大家所批判的,就相当于现在的黑社会收保护费那种。但是在古代,劫匪也是有底线的,也就是所谓的“四不劫”。有四种人呢,劫匪看到是不会拦截的,毕竟他们的都是有良知的。那么这四种人分别是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

  • 此人是皇帝,为何却不敢穿龙袍不敢进后宫?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此人是皇帝,为何却不敢穿龙袍不敢进后宫?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拥有最高的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以说全天下所有东西都是皇帝的,因为权力的吸引力太大,所以古代很多人为了争夺皇帝的宝座,不惜兄弟相残,弑父弑子,因为当上皇帝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了。不过

  • “桑梓”这个词语代指家乡,那么古代为何会植桑树和梓树?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桑梓,古代

    古人在写作时,经常会用“桑梓”这个词语来代指家乡,其实这种用法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形成,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这样的用法。那桑梓为什么会指家乡呢?并不是因为桑梓的古音是家乡,而是因为古人会在自己家旁种植桑树和梓树。古代,桑梓被视为生命之树,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桑树和梓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范仲淹戍边西北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范仲淹,宋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范仲淹戍边西北的故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次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于三川口大败

  • 萧方智:梁元帝萧绎第九子,在陈霸先的拥立下称帝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萧方智(543年-558年5月5日),字慧相,南梁末代皇帝,梁元帝萧绎第九子,母为夏贤妃。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封兴梁侯。梁元帝即位,拜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封晋安王。承圣三年(554年),梁元帝遇害后,由王僧辩和陈霸先立为嗣君,入朝监国理政。承圣四年(555年),

  • 古代对身故有很多描述,那么“薨”是对什么级别的专称?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薨

    殇指早夭,不特指男女;古代官方对“薨”的用法:古人对身故的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了,早亡一般用“殇”,帝后级别用“崩”,还有就是对一些特殊地位或者特殊方式死亡的描述,比如“殉”、“没”、“自尽”、“弑”等,这里专门谈一下“薨”的用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礼记·

  • 萧誉:昭明太子萧统次子,曾与叔叔发生内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萧誉(?~公元550年),字重孙,南朝梁宗室,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次子,西梁宣帝萧詧之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普通二年,册封枝江县公。中大通三年,晋封河东郡王,历任琅琊彭城二郡太守、南徐州刺史、侍中、领军将军、湘州刺史。骁勇善战,爱护士兵,颇得人心。太清三年

  • 在各地楚人响应陈胜时,陈胜却作出了哪三个错误的抉择?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陈胜,楚人

    兴也无种,败也无种——《陈涉世家》没有写到的事,高中课文《陈涉世家》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的两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广为后人引用。课文从《史记》中选用的部分,从陈胜微末时显露野心开始,到原楚国各地叛乱响应陈胜造反,戛然而止。这就像我们对小时候看的很多电影的记忆:斗争的形势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