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朱元璋这位冷漠皇帝,为什么却在其晚年时号啕大哭?

朱元璋这位冷漠皇帝,为什么却在其晚年时号啕大哭?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9 更新时间:2024/1/22 21:50:46

在后世的眼中,朱元璋此人暴戾严苛,在明朝初立时期,他便对朝中功臣大开杀戒,与此同时,因贫苦布衣出身的他,在对贪官污吏的处置上,也有其独特的惩罚方法。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崛起于草莽,从硝烟战火中脱颖而出的漠皇帝,却在其晚年时号啕大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洪武十五年,孝慈高皇后马氏去世。她的溘然长逝,让朱元璋痛哭不已,称得上是对晚年朱元璋的沉重打击。那么,为世人眼中铁石心肠的朱元璋会对马皇后的离世如何悲痛呢?这就要从朱元璋尚且布衣时说起。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濠州钟离人,出身贫苦卑微。朱元璋十五岁时,因天灾人祸,其父母兄长先后去世,只剩朱元璋和他二哥两人。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朱元璋默默忍受了这些痛苦,并且为了苟活于世,他出家当了和尚。再后来,起义投靠郭子兴,因其处事有道,受到郭子兴的赏识。

因为郭子兴对朱元璋的赏识,所以他便将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至此,马氏给了朱元璋一个完整的家,也为朱元璋做出了很多贡献。

随着朱元璋影响力越来越大,心胸狭隘的郭子兴便策划着要铲除朱元璋,他和其子编造借口将朱元璋软禁,欲要将其活生生地饿死。关键时刻,马氏挺身而出,她将滚烫的大饼藏在怀中,送到牢中给朱元璋吃,因大饼滚烫,马皇后胸前的皮肤都被烫伤了。

并且为救出朱元璋,马氏将全部财物拿出,希望郭子兴能放过朱元璋。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朱元璋就此得救,而马氏舍身救夫的情谊,也让朱元璋一辈子都铭记在心。除此之外,马氏在朱元璋起义中途也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

马氏擅长女红,于是她经组织将士妻女替前线战士们缝纫补衣,而且马氏有勇有谋,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时,她将全部财物捐出,用以鼓舞三军,在朱元璋与元兵交战时,她担心元兵设伏偷袭,立马带着将士家属撤离,最终让元兵无功而返。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下令后宫不得干政,但马皇后显然不在此列。在起义时期,马皇后与朱元璋患难与共,出谋划策,彼此早已没有了隔阂,如今新朝初立,马皇后又有其独到的政治见解,因此朱元璋时常会询问和倾听马皇后的建议。

朱元璋主政时期,经常暴戾,马皇后总是恰当出现,保护了不少的贤能臣民,对于朱元璋提出的严苛政策,她总是提出需要改善的地方,使得政策更加人性化。因为有马皇后的辅助,所以明初经济得以顺利恢复和发展。

在之后,明朝经济更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度鼎盛。可惜天不假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重病不起,朝野震动。满朝大臣为其祈福,朱元璋更是寻遍天下医,医治马皇后,可反观马皇后本人,却并不关心自己的死亡,她对朱元璋说:“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马皇后一生都在为他人着想,而今濒临死亡之际,仍担心为其诊治医生的性命,实乃真正的贤明之后。据史载,马皇后遗言:“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语罢,撒手人寰,徒留朱元璋痛哭床前,悲恸万分。

马皇后一生,忠于夫君,爱于国家,怜悯臣工,爱惜子民,她的一生,极大程度促进了明初生产和发展,她与朱元璋携手患难数十年,浓厚的夫妻情谊,让朱元璋一生难忘。即便冷酷无情如朱元璋,也因她的死而痛哭流涕,伤感万分,道:“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标签: 历史朱元璋号啕大哭

更多文章

  • 揭秘:康熙第一位母妃究竟是谁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揭秘:康熙第一位母妃究竟是谁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是清朝历史上威名赫赫的一位帝王,被有些史学家称为“千古一帝”,关于她的母亲,人们却知之甚少。康熙实际上有两位母亲,第一位是他的嫡母,即顺治的继后孝惠章皇后,第二位是他的生母,即孝康章皇后。除此之外,顺治后宫中的其他

  • 萧恢:梁文帝萧顺之第九子,扬声内外立下不少功劳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萧恢(476年~526年10月4日),字弘达。南梁宗室名臣,南齐丹阳尹萧顺之第九子,梁武帝萧衍异母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少年隽才萧恢自幼聪颖过人,七岁时,便能通晓《孝经》《论语》的大义,解说疑惑没有遗漏。他成年后,仪表不凡,涉猎众多史籍。南齐隆昌元年(49

  • 巡抚与侍郎同为从二品官阶,谁担任总督的几率更大?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巡抚,侍郎

    巡抚,意“巡行天下,抚军安民”。早在南北朝时期,名将来大千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大败柔然,太武帝诏其“巡抚六镇,以防寇虏”。到了唐代,巡抚正式设立为职官,称“巡抚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以后巡抚一词便常见诸于史册。现今提及多指明清官职,明代其为派往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清代

  •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一般在自己的闺房里做些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中国,女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女性因为礼教束缚,是不可以随便出门的,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就已经为女性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在出嫁之前,女人是不可以随便出门、随意抛头露面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自清末至今,尤其现代女性,除非你是个宅女,你哪怕随便跑哪里都无所谓,任你逛街、

  • 古代圣旨到底是什么样的 开头和结尾都对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圣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圣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圣旨”,怎么写?很多影视剧,把“开头”都读错了!在众多影视剧里,我们常常会看着太监宣旨的场景:他们时常手捧金灿灿的圣旨,徐徐打开,并扯着尖嗓子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一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少有人关注到古代“圣旨

  • 提起奠定蜀汉政权的诸葛亮,他真如演义中那样被神话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诸葛亮,演义

    一个“三国演义”让诸葛亮成为民间的众神,书中的诸葛亮是无所不能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刘备去世后,他一片忠心帮助新主人,让蜀汉政权生存下来。简而言之,诸葛亮是东汉末期最神奇的人物。当然,小说中有许多艺术手法。诸葛亮真的有这么神吗?现代学者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虽然诸葛亮有才华,但与书中的描述相去甚远

  • 历史上发布罪己诏最频繁的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这么做?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罪己诏,崇祯帝

    罪己诏指的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非完人,都会犯错。学习中犯了错,向老师写个检讨书;工作中犯了错,向领导写份检查。如果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犯了错,那该怎么办?很简单,颁

  • 萧宝融:齐明帝萧鸾第八子,他是如何继位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萧宝融(488年~502年),即齐和帝,字智昭,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的末代皇帝(501年4月14日~502年4月30日)。齐明帝萧鸾第八子,东昏侯萧宝卷的弟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武元年(494年),齐明帝封其为随郡王。永元元年(499年),东昏侯即位,改封南康王。东

  • 萧宝卷:齐明帝萧鸾次子,继位后大兴土木,生活奢侈荒淫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萧宝卷(483年~501年12月31日),即东昏侯(南史也作齐废帝),字智藏,本名明贤,南朝齐的第六任皇帝(498年9月1日~501年12月31日)。齐明帝萧鸾的次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武元年(494年),立为皇太子。永泰元年(498年)即位,萧宝卷即位后赋敛繁

  • 康熙创立的密折制度多有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康熙创立的密折制度多有意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在创立密折制度时曾这样高屋建瓴地概括说:“密奏之事,惟朕能行之耳,前朝皆用左右近侍,分行探听。此辈颠倒是非,妄行称引,偾事者甚多。”他认为自己推出的密折制度是站在总结明代重大教训的基础之上得出来的,并且“惟朕能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