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朝能调动非常大的军力,为何清朝做不到?

明朝能调动非常大的军力,为何清朝做不到?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77 更新时间:2024/1/23 3:09:05

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几万,而明朝一调就是几十万?原因很简单!清朝是靠武力征服而建立起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权,军队是其支柱。但是,当时清朝没有警察,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也不准建立地方性的内卫部队。这就使得维护社会治安,保持政治秩序的任务落到了清军肩上。

明朝之所以保持庞大兵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边境防御需要驻守重兵集团(九边总兵力长年维持在40万至60万,正统年间甚至超过百万),到了帝国中后期北方边患、东南沿海倭寇蜂起,明军不维持一支规模惊人的备军也不行啊。

明朝遍封朱姓宗室,到了中后期为养活这群人数不下百万之众的寄生虫集团,国库就已经入不敷出了,更别提还有各地藩拼命兼并土地、榨取民脂民膏,万历皇帝小儿子福王朱常洵搜刮河南一省还不够,又把手伸到了山东、湖广。反正在古代农耕社会帝国每年财政收入相对固定,权贵阶层多捞一点,最后分配给国防和军队的就少一点。

人数多的战争最容易出现在内战或者内线作战兵力方便输送的时候,要不沿黄河在开封、洛阳打,要不沿长江成都、襄樊、南京一线调兵水路并进,要不沿运河在南京、北京打,要不割据势力孤注一掷,再或者唐和吐蕃战陇右、和契丹战燕云这种方便吐蕃、契丹集结的地方。一旦远征,人数就不会特别多,真正赌上国运的作战其实多在十万左右这个数量级而且还是分兵。

清军驻防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黑龙江、吉林、盛京一带,以保卫龙兴之地;二是察哈尔、热河、密云、山海关一带,以监视北方的蒙古族,保卫京师;三是戍守西北边疆地区;四是监视内地各行省。其中监视内地各行省是最重要的,分去了绝大部分的驻防力量。

清朝因为初期实行八旗制度,只有入营旗丁才算兵,临时征召的民夫不会统计在军队数量里,所以实际上清朝的军队只包括明朝的战兵和辅兵而已,统计口径只有明朝的三分之一。

所以明朝军队200万人,清朝领土比明朝大,军队才80万。事实上你们仔细看看明朝的总兵数量就能算出来真正的兵力,明朝末期一个总镇下属战兵不超过三千,全国乱七八糟加起来得有200多个总兵,合计能作战的披甲战兵也就60万到80万左右。

标签: 历史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为何因为贪污被治罪的人那么多呢?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对于封建朝代中的开过皇帝而言,不得不说有的皇帝的治国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历史上两个草根皇帝刘邦和朱元璋,都是泥腿子出身,但是他们当皇帝依旧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皇帝经历过底层的疾苦,知晓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拿朱元璋来说,他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多政策都利国利民。朱元璋对

  • 萧融:梁文帝萧顺之第五子,最后被处死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桂阳简王萧融(472年-501年4月15日),字幼达,兰陵郡兰陵县都乡中都里人,梁文帝萧顺之第五子,梁武帝萧衍之弟,母为李太妃。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萧融仕齐。永明元年(483年),出任豫章王行参军。隆昌元年(494年),改任鄱阳王行参军。建武元年(494年)

  • 马皇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直接叫朱元璋的小名“重八”?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朱元璋,马皇后

    朱元璋一生传奇,在称帝后,为了给皇孙朱允炆即位铺清道路,曾大肆杀戮功臣,使得朝中大臣见了他都是胆战心惊,唯恐说错了话被杀头甚至牵连九族。但是,在朱元璋的一生当中,唯独不敢对一个人滥用皇帝权威,她就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明朝开国皇后——马秀英。(马秀英是后人为她取的名字,她本人叫什么,历史上没有准确记载

  • 秦赵渑池会结束以后,廉颇为何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廉颇,蔺相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国得到和氏璧,秦国提出愿以十五城换之,赵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

  • 没有蓝玉就没有大明江山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朱元璋,蓝玉

    对朱元璋和蓝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蓝玉一生功勋卓著却被朱元璋所杀,没有蓝玉能有大明吗?知道明代建国史的人都很清楚,明代的开国功臣中,有一位绝世小将——蓝玉。他是有些赫赫战功的开国元勋,也是被剥皮实草的叛贼将军,蓝玉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蓝玉的叛乱也引起了“明初四大案”

  • 王允在将貂蝉献给董卓前,他有没有想过要将其占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王允,貂蝉

    三国演义中,董卓的死,主要是因为和义子吕布发生了反目,而两人之所以反目,主要就是因为貂蝉。实际上,这一切都是王允的谋划,很多人会好奇,貂蝉既然这么漂亮,能够使得见惯了美女的董卓和吕布不惜反目,那么王允在将貂蝉献给董卓前,有没有可能已经将其占有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布原

  • 诸葛亮这么一个完美的人,屡次北伐失败为何还要坚持?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的第一高人,在世人眼中,他通天晓地,精通军事,运筹帷幄,是一个智慧超卓入圣的完美人物。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人,为什么屡次北伐不成功,还要坚持北伐呢?难道他没有算过帐,每次出兵都是大规模出动,“蜀道难于上青天”要消耗多少物资。一共北伐了5次。诸葛亮如此热衷于此,为什么?下面小编就

  • 蜀汉被曹魏灭亡后,东吴因为谁的坐镇支撑了17年?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东吴,曹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一拘不格降人才”这句出自龚自珍的诗句,反映出了人才的重要性。而时势造英雄,每一个时代格局的不同都会塑造出不同的英雄,而三国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鼎立,其中曹魏最为强大,后来蜀汉灭亡了,但东吴还支撑了17年,全因为有一个人坐镇。由此可见,人才对于一个国家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

  • 在曹魏和蜀汉之间,后世认为到底谁才是正统王朝?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曹魏,蜀汉

    三国时期谁是正统王朝呢?曹魏、蜀汉还是孙吴呢?三国时期,说三国谁是正统王朝,有说是曹魏,有说是蜀汉,而东吴从来没有人去提及,这也体现出正统位置之争就在曹魏和蜀汉之间,那到底谁是正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20年,曹丕得汉献帝禅位,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从这时开始正式进入

  • 古代太监被阉割之后 太监是怎么上厕所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太监

    还不了解:古代太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太监被阉割后,是如何排尿的?喜欢看古装影视剧,还有武侠小说的同学应该会了解,一般皇宫内武功最高的并非大内侍卫,反倒平日里扭扭捏捏,半男半女的太监,才是了不起的世外高人。比如金庸先生经典名著《笑傲江湖》中,令武林中人闻风丧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