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晋国在当时的国力有多强大?哪四位春秋霸主出于晋国?

晋国在当时的国力有多强大?哪四位春秋霸主出于晋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24 更新时间:2023/12/28 17:02:23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的五位非常厉害的霸主,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虽然说不同的古文典籍当中,对霸主的定义不尽相同,每本书里面记载的霸主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却也有春秋五霸四出于晋的说法,意思就是五霸当中有四个都出自晋国。晋国在当时的国力真的是有这么强大的吗?这四个出于晋国的霸主又是哪些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春秋五霸有哪些

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2.为什么有四个都出自晋国

说起春秋五霸,学习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几个人。一般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个人。还有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五人。其实,不管是哪一种,都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个。这三个在春秋时期绝对都是风云人物,带领自己的国家称霸天下。不过,这也只是一种说法,如果真的按实力算的话,晋国应该占春秋五霸其中四个。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我们看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晋国是姬姓封国,和周王室是同宗。在晋献公的时候晋国开始崛起,史书记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成为北方的霸主。之后晋文公即位的时候,

晋文公继位后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不过,晋国的霸业并没有因为晋文公去世就消失了,和齐国完全不一样。晋文公去世后,他的后人继续自己的霸业。

晋文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也就是晋襄公。晋襄公一生主要功劳有五个方面,一是北伐狄人,二是南略楚国,三是东征卫国,四是西征秦国,五是重组六卿。晋襄公在位期间秦国是秦穆公在位,刚刚崛起,秦国和多次爆发大战,结果秦国全部失败。也正是因为晋襄公的原因,秦国开始转变发展战略,开始往西发展。而晋襄公也继续继承自己父亲的霸业。

晋襄公之后把晋国推向霸主地位的是晋景公。晋景公在位期间楚国的楚庄王在位,要知道楚庄王也是春去五霸之一。不过在公元前583年晋景公即派兵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

,使楚国霸业结束。

最后一个是晋悼公。晋悼公在位期间,他的文治武功引领晋国再次走向全盛,铸造军国霸权,挟天子而令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最终得以再次称霸中原。当时晋国镇齐、慑秦、疲楚,天下不能与之争衡。没有一个大国敢于和晋国对抗。

我们看一下晋国上面的四个君主,都是一时的霸主。晋文公继承齐桓公的霸权。晋襄公打败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晋景公打败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晋悼公打败所有大国。真正按实力算的话晋国这几个君主绝对都是春秋霸主。而晋国的实力也绝对是当时最强大的。不过由于记载历史人的安排,才导致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霸主。

3.晋国实力有多强大

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把三家分晋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虽然至今学者对此观点仍有争议。晋国是姬姓诸侯国,曾是多次击败楚国北进,数世争雄于天下。事实上,整部春秋史就是南方楚国与北方诸国的战争史,而北方诸国的主力正是晋国。由于它的存在,秦国根本没有崛起的可能。正是它的瓦解,才给了其他国家出路。那么,当年的晋国到底有多强?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其弟叔虞与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来,才将唐改为晋,曾先后迁都于曲沃、绛、新田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并杀死自立的周携王,受到平王的奖赏。

春秋初,晋昭侯将其叔叔成师分封到曲沃。从此,晋国出现了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战争,经历了六十余年的斗争,终于,曲沃一支取代了正宗公族,重新建国。获得重生的晋国大肆扩张,先后灭掉了耿、霍、魏、虞、虢等国。此外,还击败了骊戎、赤狄等族。晋献公害怕公室子弟效仿自己的先祖,,便将他们不是杀戮,就是驱逐。至于重耳等人外逃,除了受人挑拨外,还有猜忌的嫌疑。

晋国经过短暂的斗争后,重耳,也就是晋文公,掌握国家争权,并将晋国的霸业推向了顶峰。当然,晋国公室力量被晋献公摧残,晋文公只能依靠异姓大臣,也就开了诸卿执政的制度。其实,异姓诸卿与同姓公室没有区别,他们权利也是世袭,并且也有封地。如果碰到弱势君主,这些权臣就可以将其玩弄于鼓掌之中,比如,赵盾曾杀君更立他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君主权威也就衰落,而诸卿不满足于自身的利益,便开始争斗。经过长久的斗争淘汰,最终形成了韩赵魏三家,并瓜分了老东家晋国。

齐桓公率先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齐国衰落后,晋文公接过了霸主的接力棒。事实上,整个春秋就是晋国与楚国的斗争,而其他诸侯小国也就游摆于这两国之间,当然齐国和秦国除外。整个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发生了三场大战,晋国二胜一输,而唯一失败的一次是楚国出了个牛人楚庄王。

当年晋国的存在,秦国曾东出函谷,碰了一鼻子灰后,只好务实的开发西部地区。整个春秋时期,秦国都没有迈出函谷一步,还差点被晋国灭国。三家分晋的初期,韩赵魏三国经常联合行动,其他国家都是苦不堪言。而秦国的崛起,除了自身的图强外,还和韩赵魏三国不联心有着莫大的关系。纵然如此,秦国统一六国的历程中,对三晋还是不能轻心,除了一边拉,一边打,还要离间三国关系。

标签: 历史晋国春秋霸主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三位因舞蹈而出名的皇妃,但命运都十分悲惨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潘玉儿,赵飞燕,杨玉环

    古代的妃子往往都十分擅长歌舞,又知情识趣。历史上有不少因跳舞而受宠的妃子,但命运并没有因为她们貌美善舞而眷顾,反而让她们的命运变得十分凄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潘玉儿: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潘玉儿,又名潘玉奴,是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宠妃。关于她的传说和文学作品有很多

  • 历史上共有4人获得武安君的称号,那他们的结局是好是坏?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武安君,结局

    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封号,千年来,此4人有幸获得,但结局都很惨,它叫做武安君。想必很多人听到这里就有一些印象了吧,秦国的大将白起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爵位,但至此以后,他就因为长平一战,死了四十多万人,引得众人大怒,也因此被秦王治罪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为当初秦王授予白起这个爵

  • 板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唐代的什么乐器可能是其前身?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板鼓,唐代

    板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板鼓,因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又称单皮(一面蒙皮)、

  • 越王勾践所在的越国,为何却没有真正的位列战国七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越王,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战火纷飞,但是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候的春秋五大霸主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特殊的印记。在一定的程度之上,各个诸侯国的针锋相对,也为后来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其中这个春秋五霸值得是什么呢?这不是说的某个国家,而是说的在这个时代最特殊的一批人,这批人因为自己独特的能力和实力而名列前茅,

  • 在历史上,关于"春秋五霸"是谁的不同说法有多少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春秋五霸,说法

    "春秋五霸"是历史上对春秋时期诸国中能力最强,实力最壮,对历史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五位国君的称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王室衰微,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各诸侯国,于是各个诸侯国间就掀起了一场长达数百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兼并战争,在这一期间,能够在各个

  • 在古代人们大都使用瓷枕,是为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瓷枕,唐朝

    瓷枕是一种枕头,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不知你们可否注意过,古人睡觉的枕头,一般都是瓷枕。那么疑问就来了,这么高这么硬的枕头,睡在上面,翻个身都很困难,这怎么可能睡得着呢?兴许你会觉得中国棉麻丝织自古就闻名于世,按理说流行的也应该这一类枕头才对吧,但是,古人在选择枕头这一块上,选择了以瓷

  • 古代通缉令画像十分简陋 官府为什么还能抓到人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通缉令

    还不了解:古代通缉令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通缉令能否找到人?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处城墙上贴着一张告示,围了一群人津津有味的讨论。这样的告示上如果是通缉的内容的话,通常会附带一张被通缉人的简易画像。与现代不同,当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当然不

  • 三家分晋究竟是哪三家?其余的诸侯国又该何去何从?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三家分晋,诸侯国

    我们现在在谈论中华文明的时候,提到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这几个地方:山东(因为这里有孔子)、陕西(因为中国最开始是从这里统一的)、河南、河北(因为这里是中原,是华夏文明的腹心),其实有一个地方,它叫山西,一直被我们所忽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 《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姜子牙在书中涉及哪些军事思想?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六韬》,姜子牙

    《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战争观、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有关军事的许多方面,其中又以战略和战术的论述最为精彩,它的权谋家思想也很突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六韬》的军事思想比较复杂,差不多先秦各家的军事思想在书中都有反映。书中最突出的是阴谋权术思想。《六韬》一开头就说:“夫

  • 齐国拥有孙膑与管仲这两位贤才,最后为何却没有统一天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齐国,孙膑

    春秋战国时期,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两位军事天才,孙武和孙膑,他们都是孙家人。不为人知的是,他们还都是齐国人,而且还都是齐国王室血脉,最后孙膑还服务于齐国。而管仲也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帮助齐桓公“尊王攘夷”,建立了伟大功勋。那么为什么齐国最终还是没有统一天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