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朝土地改革变法之父到底是谁?

明朝土地改革变法之父到底是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893 更新时间:2024/1/17 16:08:15

明朝土地改革变法之父到底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说到明朝大臣,我们总是很快能想到一个人——张居正。他的功绩我们随口就能说上一些:什么教导皇帝呀,改革土地呀,清正吏治等等,但是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一条鞭法”了吧。

张居正,这位5岁识字、12岁中秀才、23岁考中进士的人,绝对是300多年大明朝星河里最闪耀的一颗星。当年10岁小万历登基后,张居正作为小皇帝的家庭老师登上内阁首辅。皇帝尚且年幼,张居正得到李太后的授意,实际主持裁定朝中军政大事。面对当时内阁倾轧、宦官专权、吏治糜烂的大明朝,张居正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一条鞭法”。

影视剧中张居正

“一条鞭法”的全面实施有它的紧迫性,当时的明朝面临严重的财政亏空:因为明朝税率很低,仅有3%;而自明朝中期后,土地兼并泛滥,贫民们土地没了,又交不起赋税,纷纷弃地逃亡。官僚地主们实际拥有大量兼并土地,却向政府隐瞒土地面积,逃避赋税。而明朝交税的形式又各种各样,可以用交粮、做苦工劳力等等来抵税。这一切导致明朝财政收入逐渐下降,遇到海上侵略等紧急项目国家需要用钱了,打开国库才发现一分钱都没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条鞭法横空出世了。它是一次非常激荡的社会大变革,这次变革狠拉了一把正划向黑暗深渊的帝国。它让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暂时得到喘息的机会,甚至重新焕发出些许当年明太祖开国后的神采。张居正也借此一举成为历史上的变革顶流,跟商鞅王安石等一起并列为变法巨头,载入史册。

而实际上,一条鞭法并不是张居正的首创。早在他实施该法的前50年,就已经有一个人提出并局部推行了一条鞭法。这个人就是桂萼。相比较“世间再无张居正”这种响亮的名号,桂萼算得上是个小透明,史书里甚至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没有详细记载。桂萼,正德年间进士。最早干的是知县,多年来一直在全国各个基层辗转。

在基层上班的日子,桂萼很直观感受到大明徭役制度的弊端。在嘉靖年间实行的通用徭役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均徭法”,即以人丁、税粮的多寡为基准设定户则,均输徭役。户分为上户、中户、下户等。均徭法的户划分标准粗糙,同为上户,实际产可能相去甚远,但户等一样又要承担同等的差役。比如年收入1千万和10个亿的都属于上户,两者负担却一样,明显不够合理。

桂萼

另一种叫“十段锦册法”,其实就是“均徭法”2.0版。在对各户丁粮作彻底清查之后,将原本上、中、下三户,进行重新细分为十段,相当于有了十个户等,由此对应承担相应的差役。这一办法还是有问题:此地十段和彼地十段的丁产仍很难一致,最终徭役的负担还是不均。

桂萼性格清正不阿,看多了现行徭役的不平等,他极力主张均平赋役。桂萼每到一处上任,都着手丈量实际土地面积,逼的那些大地主们不得不交出隐瞒的税收。最终惹怒豪强,被逼辞官。

被雪藏几年后,桂萼在王阳明的推荐之下,又重出江湖。

王阳明

桂萼的才华很快得到嘉靖皇帝的注意,他迅速进入了内阁。有皇帝助推,桂萼进入内阁后光速升迁,速度之快史不多见。最后桂萼位居太子太傅兼武英殿大学士,即正一品官员。桂萼始终没忘初心,七品芝麻官那会人言轻微,现在堂堂一品官员说的话总管点用吧。他决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实现均平赋权的理想。

1530年,桂萼根据自己的经验,向朝廷提出了最新的赋役改革意见,成为了一条鞭法最原始的依据。

一条鞭法的内容展开来说,具体有:

1.清丈土地

明朝中后期,存在着大量实际占有却未上报的土地。因此政府通过前期实地调研,获得全国真实土地面积的信息,对后期开展“一条鞭法”十分必要。

2.统一赋役

一条鞭法之前明朝实行赋役分开。赋以田亩抵偿,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另行设置了种类繁多的赋派。一条鞭法将这些杂七杂八全部简化成一体:赋归于土地,按亩征收;力役变成雇役,统一政府雇人。赋役统一之后,官吏们通过巧立名目压榨百姓的渠道大量减少。

3.计亩征银,官收官解

明朝之前,我国的田赋征收主体基本以实物为主,零星也有折银。从明朝的一条鞭法之后,开始大范围推广以银抵役:不仅将差役彻底改为银差,连田赋除由苏杭等地区提供由皇室食用的实物外,其余也均折为银两计算。

而赋役征收也不由基层官吏比如里长之类的办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至此,不再征收实物,节省下大笔由地方向国库运输的交通费;征收不再层层下达命令,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求,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但是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尽管桂萼的一条鞭法得到大老板嘉靖的极大支持,但该法大大侵害了官绅和地主的切身利益,一经推出,就遭到这些阶级的强烈反对,连清丈土地都无法做到。整个改革进程迟缓,只有在小部分地区试行。次年,桂萼由于病痛告老还乡,变法告停。

时间又过了近30年,曾经强盛一时的大明王朝出现了衰败的气息。在1578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强势推进全国清丈土地的进度。最终在1581年,一条鞭法再次大范围在全国推广。

一条鞭法的实行,转移了百姓的财税负担,让财富的实际拥有者官僚地主阶级承担起赋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它精简征收手续,大大加快行政效率;它将各类赋派合为一体,使得官吏无法再另立名目对百姓征税,减轻农民负担;更重要的是,一条鞭法首次推广以赋税折银,适应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并起了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商业繁荣。最后,一条鞭法是中国封建赋役史上的一大进步,极大推为由人头税向土地税的转化进程,同时为清初“摊丁入亩”的改革奠定基础。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清楚了,一条鞭法创造于桂萼,发扬于张居正,可以说是妈生爹养,虽然半途被打压,但最终还是为大明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古代女犯人被砍头之前 古人为何要脱掉她们的上衣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犯人

    还不了解:古代犯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女犯在斩首前,为何要脱光上身,不止是羞辱那么简单?古代一般犯罪的都是男性,女性犯罪十分少见。大部分女性犯罪是因为家族连坐和族诛等情况,这与女性长期依附男性生活有关。除此之外,有一小部分妇女会因为争风吃醋走上犯罪之路。按照封建法

  • 在古代,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一般是用的什么办法?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科举考试,唐朝

    在古代古代称为科举,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话就是古代的人们专门用来形容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的,也就是我们如今称呼的“科举制度”,这个描写非常贴切,可能你早上还是在家里种地的村夫,去一趟科举,中第了就会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那么古人是如何防止考生在这样的选拔性

  • 古代四大枭雄分别是谁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中国古代四大枭雄分别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欢VS宇文泰南北朝是我们国家最动乱的年代,也是枭雄辈出的年代。高欢和宇文泰就是这年代里最杰出的两个枭雄!即使是纵观中国历史,这二人也是数得着的人物。若将这二人比较起来,他们一样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宇文泰更长于军事,高欢则在用人上更胜一筹

  • 古代第一御用杀手,最后什么下场?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北齐

    古代第一御用杀手,最后什么下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如果要给古代的短命王朝列个排行榜,北齐王朝绝对榜上有名。公元550年,接手了父亲高欢、哥哥高澄事业的北魏权臣高洋废掉了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大齐,史称北齐;公元577年,北齐后主高纬一手葬送了江山,周武帝宇文邕亲率北周大军攻破晋阳,北

  • 古代皇帝都是穿龙袍的 宋朝皇帝为何是一个例外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宋朝,龙袍

    还不了解:宋代龙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皇帝为何不穿龙袍?提起龙袍,本质上就是工作服。皇上的工作服叫龙袍,大臣的工作服叫官服。无论唐朝,元朝,明朝还是清朝,皇上都有自己的龙袍,而且自称为“朕”。所谓龙袍,说穿了就是一件明黄色的大袍,在上面绣有多条龙,但是注意观察宋代

  • 在古代株连九族是从何时开始的?有何规定?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株连九族,清朝

    在影视剧或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株连九族”这个词语。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人命相较于如今而言,是比较不被人重视的,尤其是一些底层百姓的性命。为了巩固统治者的权威,也为了倡导不平等的登等级制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被严格执行。有些时候,仅仅

  • 在古代山贼并没有去打劫那些赶考的读书人,是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山贼,唐朝

    历史上很少会有山贼抢劫进京的考生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即使是贫寒之家,家里面要是有一个读书人,邻里乡亲都会对其另眼相看,要是这个读书人能够考得功名,取得一个秀才举人什么的,那更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事情

  • 项羽打仗能力到底有多强 韩信人生中的败仗就是项羽所赐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项羽,打仗

    对项羽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的军事才能到底有多牛?项羽的军事才能到底有多牛?看一个人到底有多厉害,其实看他的对手就了解了。前期是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和王离,中期是一系列诸侯,后期是韩信!很多影视剧里面把章邯这位名将的厉害给忽略了,但在真实的历史里面,章邯可不是一般

  • 为什么说汪士慎的前半世是个谜?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扬州八家,汪士慎

    为什么说汪士慎的前半世是个谜?这是因为他绝口不提自己前半生的任何事情,让人难以了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汪士慎还善于做诗,他喜弹琴,特别在他目有痼疾,将成残疾时,常常抚琴自慰。汪士慎把嗜茶、爱梅及赋诗三者融汇一起,形成笔墨,构成了书画艺术上的淡雅秀逸的风格。所以,在巢林诗中,咏茶的就有

  • 古代的总督和巡抚分别是什么官职?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古代的总督和巡抚分别是什么官职?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国从古代秦朝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当时的政权制度那就是中央郡县制。每个地区都有专门的人去管理,地方最高的官职名字叫做太守,每一个郡都有一个太守总管而郡下又有县制,县下还有亭长以及一些基层的管理人员。这种就是当时我国朝廷中最早的政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