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太子大多数都选择谋反 古人合法继承皇位不好吗

古代太子大多数都选择谋反 古人合法继承皇位不好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04 更新时间:2024/1/16 11:11:50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太子选择谋反,合法的继承皇位不是更好吗?

大家在看清宫剧的时候,不难发现皇帝对于自己继任者宣告的方式,大多有两种:一种是临死前临危受命;另一种是将名字放到养心殿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皇帝死后再召集群臣、皇子当众取出宣布。

可是这种现象是在康熙死后才出现的,其实在康熙之前都是活着的时候就立好太子,进行培养,只是这样的情况下太子谋反的情况太多了,痛定思痛,再也不提前立储。但是已经是太子了,这些皇储为什么还要谋反呢?

中国的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在子女中,长兄如父一直都是家庭生活中不成文的规定,只有老大才能撑起门户。“太子,太者,大也,至大无极,太上贵德。”《周易》当中这句话就很明确的指出,在古代,“太子”这个称谓就是老大的意思,没有其他太多的政治意义。

后来随着立储的需要,太子开始被称为皇帝的继承者,这才有了特殊的意义,而其他诸侯的继承者被称为世子。太子谋反的历史案例太多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其背后巨大利益作祟,相比之下,就很少听说世子去谋反的。一起来看下一般太子是因何而谋反的。

一、皇帝寿命太长,威胁到了太子的将来。

太子作为皇位的合法继承者,一旦被确定之后,将赋予重点培养。这个过程当中,皇帝甚至也会倾囊相授,所有好的老师都集中来教太子,无形当中,太子满腹经纶,也很有谋略。而皇帝寿命太长原本这是好事,但是如果自己的父亲太长寿,自己又非常卓越,矛盾就来了。随着太子年纪的增长,看着自己父亲依然硬朗,不了解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当皇帝,太子心里怎么不会焦灼?

这个时候太子就会有了异心,在这一点上,康熙和胤礽父子做到了极致。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十三年立了周岁的胤礽为太子,直到被废,做了整整30年的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谋反没有成功,第二次被废黜之后,永远消失在了康熙继承者的名单当中。胤礽所担心的其实历史中并不是没有出现过,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就是当了一辈子的太子,结果还死在了皇帝前面,最后由自己的儿子,朱元璋的皇孙朱允炆当皇帝。有这样的前车之鉴,面对身体依然健朗的父亲,而自己老态已现的情况,太子谋反也就不难理解了。

皇帝宝座太诱人,太子的位置不牢固。当上了太子之后,想要顺顺当当过度到皇帝的几率太低了。皇帝的儿子都有很多,会有好多个人选。

这期间只要出现一个样样都比太子出色的人,那么太子的宝座就不稳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承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承乾的母亲是长孙皇后,这么卓越的女子养育出来的儿子自然不会差,所以长孙皇后在世时,李承乾一直都是个卓越的太子。

但是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承乾失去了依靠,还一部小心成了瘸子,在为人处世上也越来也让李世民看不顺眼。这个时候弟弟们也蠢蠢欲动,让李承乾越发觉得太子之位没有保障。

于是他先是暗杀自己的弟弟没有成功,之后就开始谋反,想让自己提前当上皇帝,结果事情败露,直接被贬去了边疆。

二、皇帝心海底针。

册封一个太子需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并且皇帝的疑心病也很重,对于自己继承人的选择,有时候也会被感情左右。比如顺治帝对董鄂妃实在太爱了,而不顾群臣的反对,立董鄂妃的儿子做太子,这个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和才干,只是因为爱一个女人才设立的太子,难怪之后也没人当回事。

汉景帝刘之前立了太子刘荣,无可奈何队友不给力,刘荣的母亲非常让汉景帝的厌恶,最后连带自己的儿子跟着遭殃,被剥去了太子的头衔。

三、政敌虎视眈眈,希望太子换人。

皇帝儿子多,自然就会有帮派,立下太子之后,拥护其他皇子的帮派就会紧张,谁也不了解如果太子登基,第一个要杀的人是谁,那不如现在就把他换掉。抱着这种想法的大臣,就会处处给太子挖坑,希望太子早点换掉,这样以后自己还有一点活路。

所以,许多太子的“失误”,其实都是政敌提供的!隋文帝杨坚的太子杨勇,其实本身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但是无可奈何当时前朝政局不明朗,有人趁机各种诬陷杨勇,说他不够节俭,隋文帝杨坚直接将杨勇废黜,改立杨广,这也因此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资治通鉴》中就讲述了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被奸臣江充谋害的事情。汉武帝老年时非常昏聩,还害怕自己被一些巫蛊伤害,做噩梦也觉得是有人施了法术,要自己的宠臣江充去查明。

而江充因为之前和太子刘据有很深的误会,所以江充坏心的将施蛊的名头扣在太子刘据的身上,江充就是担心刘据以后登基了会朝自己下手。最终刘据的母亲、舅舅全部被杀害,刘据愤怒之下带兵去捉拿江充,结果被汉武帝当做是谋反,一步步逼到刘据自尽。

四、皇帝自己不愿放权,导致太子谋反。

享受过最高权力的人会上瘾,会舍不得拿出皇权,就好比康熙。康熙到了后期已经老态龙钟,古时候的70岁已经相当老了,但是康熙还是舍不得放出权来,当时他就很直白地说:想要瓜分我的皇权,就是谋反!

可见,当时的康熙皇帝是真的不想退位,也害怕太子起兵谋反,虽然废黜太子时,有的是真有谋反之心,但起因还是皇帝舍不得放权,将至高无上的皇权把握在自己手上,导致太子在政权上伸不开手,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谋反。

所以说,古时候的太子真的不好当,而做了太子和皇上,他们之间就没有父慈子孝的场面了,更多是权力的争斗,而在这种争斗中,太子能赢的机会是很少的,皇帝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废掉太子。

标签: 历史古代太子

更多文章

  • 明朝土地改革变法之父到底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土地改革变法之父到底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说到明朝大臣,我们总是很快能想到一个人——张居正。他的功绩我们随口就能说上一些:什么教导皇帝呀,改革土地呀,清正吏治等等,但是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一条鞭法”了吧。张居正,这位5岁识字、12岁中秀才、23岁考中进士的人,绝对是300多年

  • 古代女犯人被砍头之前 古人为何要脱掉她们的上衣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犯人

    还不了解:古代犯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女犯在斩首前,为何要脱光上身,不止是羞辱那么简单?古代一般犯罪的都是男性,女性犯罪十分少见。大部分女性犯罪是因为家族连坐和族诛等情况,这与女性长期依附男性生活有关。除此之外,有一小部分妇女会因为争风吃醋走上犯罪之路。按照封建法

  • 在古代,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一般是用的什么办法?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科举考试,唐朝

    在古代古代称为科举,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话就是古代的人们专门用来形容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的,也就是我们如今称呼的“科举制度”,这个描写非常贴切,可能你早上还是在家里种地的村夫,去一趟科举,中第了就会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那么古人是如何防止考生在这样的选拔性

  • 古代四大枭雄分别是谁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中国古代四大枭雄分别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欢VS宇文泰南北朝是我们国家最动乱的年代,也是枭雄辈出的年代。高欢和宇文泰就是这年代里最杰出的两个枭雄!即使是纵观中国历史,这二人也是数得着的人物。若将这二人比较起来,他们一样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宇文泰更长于军事,高欢则在用人上更胜一筹

  • 古代第一御用杀手,最后什么下场?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北齐

    古代第一御用杀手,最后什么下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如果要给古代的短命王朝列个排行榜,北齐王朝绝对榜上有名。公元550年,接手了父亲高欢、哥哥高澄事业的北魏权臣高洋废掉了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大齐,史称北齐;公元577年,北齐后主高纬一手葬送了江山,周武帝宇文邕亲率北周大军攻破晋阳,北

  • 古代皇帝都是穿龙袍的 宋朝皇帝为何是一个例外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宋朝,龙袍

    还不了解:宋代龙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皇帝为何不穿龙袍?提起龙袍,本质上就是工作服。皇上的工作服叫龙袍,大臣的工作服叫官服。无论唐朝,元朝,明朝还是清朝,皇上都有自己的龙袍,而且自称为“朕”。所谓龙袍,说穿了就是一件明黄色的大袍,在上面绣有多条龙,但是注意观察宋代

  • 在古代株连九族是从何时开始的?有何规定?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株连九族,清朝

    在影视剧或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株连九族”这个词语。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人命相较于如今而言,是比较不被人重视的,尤其是一些底层百姓的性命。为了巩固统治者的权威,也为了倡导不平等的登等级制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被严格执行。有些时候,仅仅

  • 在古代山贼并没有去打劫那些赶考的读书人,是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山贼,唐朝

    历史上很少会有山贼抢劫进京的考生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即使是贫寒之家,家里面要是有一个读书人,邻里乡亲都会对其另眼相看,要是这个读书人能够考得功名,取得一个秀才举人什么的,那更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事情

  • 项羽打仗能力到底有多强 韩信人生中的败仗就是项羽所赐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项羽,打仗

    对项羽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的军事才能到底有多牛?项羽的军事才能到底有多牛?看一个人到底有多厉害,其实看他的对手就了解了。前期是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和王离,中期是一系列诸侯,后期是韩信!很多影视剧里面把章邯这位名将的厉害给忽略了,但在真实的历史里面,章邯可不是一般

  • 为什么说汪士慎的前半世是个谜?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扬州八家,汪士慎

    为什么说汪士慎的前半世是个谜?这是因为他绝口不提自己前半生的任何事情,让人难以了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汪士慎还善于做诗,他喜弹琴,特别在他目有痼疾,将成残疾时,常常抚琴自慰。汪士慎把嗜茶、爱梅及赋诗三者融汇一起,形成笔墨,构成了书画艺术上的淡雅秀逸的风格。所以,在巢林诗中,咏茶的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