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按照明代“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多少个纲?

按照明代“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多少个纲?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49 更新时间:2024/2/2 2:59:27

按明代的“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以“圣德超千古,皇风廓九围”命名,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明史·盐政议》指出,当时的盐业内资本非集中,“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这还不算“私盐”的交易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要知道,明朝每年全国的税收总额平均不过“一千万两”。盐引“一本万利”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明朝时期,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政府取得盐引。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

衍化商屯

盐引引来商屯的明代开中法。明代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又称开中。开中之制系沿袭、元制度,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

洪武四年(1371)制定中盐例,根据里程远近,一至五石粮食可向政府换取一小引(二百斤)盐引。此例以后随形势变化、米价高低而不断有所变动。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报中是盐商按照明政府的招商榜所要求的,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政府换取盐引;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盐商们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曾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故又称商屯。

商屯范围

明初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甘肃,南到交址,各处都有,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以及开发边疆地区有一定作用。根据明朝政府的需要,除用粮米换取盐引之外,有时也可用布绢、银钱、马匹等换取,但以粮换取是主要形式。

宪宗成化年间停止各边开中法,令盐商于户部、运司纳粮换取盐引。当时,随着统治阶级的日益腐败,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这一现象被称为“占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破坏了开中制度,也严重影响了大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改革盐法以弥补国家的财政收入已势在必行。

孝宗弘治时,叶淇为户部尚书,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交纳于运司,解至太仓,再分给各边,每引盐输银三四钱不等,致太仓银多至百万,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增。因此边地盐商大都举家内迁,商屯迅速破坏,边军粮食储备也因此大减。明世宗时,一清又请召集商人开中,实行商屯。

穆宗隆庆二年(1568),后经多人奏请,以庞尚鹏为右佥都御史,管理盐政、屯田,督办九边屯务,他与陕西三边总督王崇古详细规划在边地推行屯田开中,但因此制败坏日久,已难收得实效。

标签: 历史明代纲盐制

更多文章

  • 高湜:北齐神武帝高欢第十一子,滑稽多智,不守礼法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高湜(538-560年),字须达,勃海蓨人也。北齐宗室大臣,神武帝高欢第十一子,文襄帝高澄异母弟,母为游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天保元年,封为高阳王。天保十年,迁尚书令。滑稽多智,不守礼法,颇受宠信。乾明二年,文宣帝高洋病逝后,兼任司徒,负责送葬事宜,大违礼度。武明太后娄昭

  • 诸葛亮明知不可为,为何还要坚持五次北伐曹魏政权?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诸葛亮,北伐

    说到诸葛亮北伐,其实就是诸葛亮对曹魏发起的进攻,一共有五次。不得不说,诸葛亮对于北伐的这个事情可是非常的坚持啊。而且在最后一次北伐的过程中,病死在五丈原前线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诸葛亮对于北伐这么坚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坚持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小国蜀汉争

  • 才华横溢的谢道韫,婚姻为何不尽人意?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东晋

    才华横溢的谢道韫,婚姻为何不尽人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谢道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和另一位大家闺秀结婚,但这场看似般配的婚事,却是一件很让人失望的事情。这是因为谢道韫平日里对自己的夫君并没有什么好感,她对自己的夫君嗤之以鼻,回到自己的母亲身边后,她还感慨了一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 历史上钟会的一生都经了什么?最后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钟会,三国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书法家。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对一般人而言,天赋过高,并非什么好事,因为历史上太多例子证明,那些“才华横溢”之人,都难免“霸气纵横”,或树敌无数最终成为众矢之的,或骄纵失蹄落得身首异处,悲剧收场。今天小编要讲的历史人物,就是这样

  • 在南北朝时期,乞活军这样的部队活跃在北方战场上?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南北朝,乞活军

    一个“乞”字,一个“活”字,我们从中能读出那个时代所有流民的凄惨和不幸。乞活军的出现和存在,充分见证了那个历史大动荡时期的悲壮与凄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十六国时期,北方战场上曾经活跃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乞活军。说它特殊,因为它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部队的组成

  • 赵匡胤率领大军进入开封后,为何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赵匡胤,开封

    在五代时期,奉行“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信条。只要谁兵强马壮,就能当皇帝。后唐的李嗣源、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志远、后周的郭威都曾是臣子,结果就因为掌握了兵权,所以在发动兵变当了皇帝的。作为一个职业军人的赵匡胤当然对这种情况听过、见过的太多了。后周世宗郭威病死,继位的是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当时后周背面是

  • 郭威在称帝的时候年纪并不算大,为何却将国祚交给养子?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郭威,养子

    五代十国这种乱世,想要评价一个皇帝是否贤明,好像比较困难。没办法,到处都在打仗,国家一个一个地换,老百姓怕是都搞不清楚,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究竟被多少人统治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一段时期中诞生的皇帝,也多是武皇帝,无他,习武之人容易保命啊。后周太祖郭威就很倒霉,在乱世之中,

  • 隋末导致全国人口锐减,李唐统一全国人口又是如何恢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隋末,人口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武则天神龙元年(

  • 荆轲一人之力险些杀掉了秦王 最后失败在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荆轲,秦王

    还不了解: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六代的努力,终于拥有够了可以统一天下的实力,但是却有这么一人险些杀掉了秦王,差点改写历史。他就是荆轲,那个险些得手的刺客。▲荆轲刺秦王剧照荆轲是齐国人,后来迁居到卫国,同时也改了姓名。在诸侯国之间游

  • 大秦第一名将,为何在历史上存在感不高?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秦朝

    大秦第一名将,为何在历史上存在感不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国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也是如此,关键几步走对了,国力便会蒸蒸日上,一旦走错后果将不堪设想,会走上魏国先强后弱的老路。商鞅变法肯定算是秦国的崛起基础,但变法不是目的,变强才是,如果没有战略生存空间,变法图强的目标就无法实现,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