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漆器是特有工艺美术之一,扬州漆器有多悠久的历史?

漆器是特有工艺美术之一,扬州漆器有多悠久的历史?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72 更新时间:2024/3/4 3:52:52

漆器是中国特种工艺美术之一。扬州有着丰富的历史化底蕴,是中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水陆交通的枢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都会,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港埠。扬州漆器有着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与扬州的历史几乎同时形成。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清代扬州梁福盛漆器扬州漆器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相传战国时期就已生产,到了西汉,漆器更是引人注目,品类十分丰富,至明清两代,扬州周翥百宝嵌、卢葵生八宝灰和江千里螺钿等漆器,皆为世人所熟知。清末民初扬州梁福盛漆器名声远扬。

战国

据史书记载,扬州漆器在战国时期就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战国时期扬州的漆器。1967年,扬州邗江西湖乡战国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圆盘(现陈列于扬州博物馆),直径40公分,以木制卷胚作内胎,髹朱红漆,用黑漆彩绘云水飞禽纹样,色彩鲜艳,画面清晰,很能体现当时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

汉代

汉代扬州漆器的代表作:三足奁和七子盒汉代漆器生产不仅规模大、品种多,而且技艺精湛、水平高超。

唐代

唐代扬州漆器是贡品和出口的抢手货唐代扬州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发达城市和重要对外港埠,为东南沿海的都会,常住外国人就达数千。经济繁荣,巧匠云集,手工业相当发达,彩绘、剔红(雕漆)、夹紵脱胎和金银脱等漆器制作愈益精细,螺钿镶嵌工艺亦具有很高水平。漆器被列为扬州二十四种贡品之一。

唐天宝十二年(753),扬州大明寺主持鉴真东渡日本,携带物品中有漆盒、漆盘等漆器几十件。1980年回国巡展的鉴真大师宝像,就是唐代漆器工艺中的夹紵胎塑像,供奉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该像高84厘米,因以真人为模型制作,所以造型与真人非常相似,线条也非常简练。

在日本唐招提寺中,还供奉着一尊卢舍那佛坐像,高一丈二尺四寸,用竹胎夹紵髹漆而成。在卢舍那佛像右首的“药师如来立像”和左首的“千手观音菩萨像”,采用木胎漆制作而成。这三尊漆制佛像被日本奉为国宝。扬州漆器技艺对日本、韩国、朝鲜等东方国家的髹漆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代,镶嵌工艺十分流行。白居易的《素瓶谣》诗中写道“尔不见当今甲第与宫,织成布障银屏风,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镶玲珑。”唐人传奇名篇《霍小玉传》中,亦有“斑犀钿花盒子,方圆一寸余”的描写,可见屏风的华丽和犀牛角镶嵌盒子的小巧精致。从诗词和传奇中可以看出,唐代镶嵌工艺的高超与精美。

宋元

多彩的宋元漆器新产品宋元两代,扬州漆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雕漆工艺水平有所提高,由最初的剔红发展为剔黄、剔绿、剔彩等多种手法。张应文《德秘藏》论雕刻条评:“宋人雕红漆器,宫中所用者多以金银为胎,妙在刀法圆熟,藏峰不露,用朱及鲜,漆极坚厚而无敲裂,所刻山水楼阁人物,皆俨若图画为佳绝耳。”故宫博物院藏有“张成”款剔红观瀑图圆盒、剔红花卉圆盘和“杨茂”款剔红山水八方盘、剔红花卉渣斗。宋代扬州的髹漆雕刻艺术有代表性的记载为漆制弓臂。

据《江都县志》记载:“宋开宝乙亥至宣和辛丑,先后一百四十七年,贮弓挺直,宛然如新,而胶漆不脱,可谓异矣,此良弓也。”元代出现了“软螺钿”这一新的工艺品种,选用的螺钿片逐渐向薄而透明的方向发展,如黄大成《髹饰录》中有所谓“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也”。

软螺钿的出现,使得漆器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1966年在北京元代遗址中发现一件直径约37公分软螺钿漆盘(扬州制),盘心用螺片嵌成一幅以广寒宫为背景的嫦娥奔月图,漆盘虽已残破,但林木蓊郁,楼阁重叠,色彩绚丽,极为精美。扬州软螺钿工艺的出现,代表着镶嵌技艺的极大提高,同时也为明代精湛的点螺漆器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明代

集大成的明清漆器明清两代,扬州漆器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漆器作坊林立,品种繁多,规模庞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漆器作坊近四十家。用漆器命名的街巷即有“漆货巷”、“罗甸(螺钿)巷”、“大描金巷”、“小描金巷”等十余条。从原料销售、生产制作到整套经营,形成一条以漆器为产业的街坊。两淮盐政还设有专门的漆作,大量承制宫廷各种器皿、家具和建筑装修工程。

标签: 历史中国扬州漆器

更多文章

  • 在古代,漆器主要分为哪十四种以及有哪些纹饰?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在中国古代,漆器主要分为十四种,即一色漆器,罩漆,罩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雕漆,剔犀,款彩,戗金,百宝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植物纹漆器上当植物纹在宋元以前是作为主体图案的点缀,

  • 拓跋猛:文成帝拓跋濬第六子,宽厚仁慈,英勇刚毅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拓跋猛(?~489年12月27日),字季烈,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成员,文成帝拓跋濬第六子,母为悦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和五年(481年),册封安丰王,出任侍中、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太和十三年(489年12月27日) ,去世,追赠太

  • 拓跋简:文成帝拓跋濬第四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拓跋简(460年~499年),字叔亮,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文成帝拓跋濬第四子,母为沮渠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拓跋简,字叔亮, 文成皇帝拓跋濬第四子。太和五年,封为齐郡王,位中都大官,掌刑狱,转内都大官。高祖元宏尝与元简一同朝见文明太后于皇信

  • 古代上朝时大臣如果内急的话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上朝

    对古代上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上朝的时候内急怎么办?俗话说人有三急,有些东西不是说忍一下就过去了的。只是不了解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古代如果皇帝或者臣子们在上朝的时候要上厕所该怎么呢?这可不是说打一声招呼就走就能够的,要了解首先有这么多人在场,难免会遭人笑话,再者你前面坐的是

  • 拓跋长乐:文成帝拓跋濬次子,谋反伏诛,恶谥为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拓跋长乐(?~479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文成帝拓跋浚之子。秉性凝重,深受器重。皇兴四年,受封建昌郡王。承明元年,拜检校太尉、定州刺史,改封安乐郡王。太和三年(479年),谋反伏诛,恶谥为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文言文】

  • 古代科举高中状元后能做多大的官职 考得好不能代表混得好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状元

    对古代状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状元”到底能当多大的官?封建皇权社会中,“科举制度”乃系朝廷取仕的基本办法,类似现今的公务员考试。各级考试过程中,名列第一名者被称为“元”,比如省级考试——“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全国级考试——“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科

  • 提起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真是无恶不作的特务部门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朱元璋,锦衣卫

    随着明朝题材影视剧的不断推陈出新,明朝锦衣卫这一经典形象不断被刷新认知。他们武功高强,手段残忍,听命于太监,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危害百姓的特务部门。绣春刀、飞鱼服是他们的标配,下至黎明百姓,上至朝廷官员,见到这身制服无不胆战心惊。但是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却并不是如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汉朝皇帝为什么会经常赦免罪犯却隐诛大臣?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汉朝,女官

    汉朝皇帝为什么会经常赦免罪犯却隐诛大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一、汉代赦免制度实行的必然性1、经济根源法律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法制的民主与进步;同时法律的颁行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律令的颁行合理

  • 锦衣卫的选拔非常严格,那么它与明朝正规军谁更强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锦衣卫,正规军

    飞鱼服,绣春刀,飞檐走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锦衣卫都像电影中那样武功高强,但实际情况却并未如此,并不是每个锦衣卫都穿飞鱼服,也并不是每个锦衣卫都有高强的武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先从锦衣卫的选拔条件来看看锦衣卫的单兵作战能力。在明朝初期,锦衣卫的选拔还是非常严格的,参选人

  • 北齐被很多人称为是一个奇葩王朝,它究竟是有多奇葩?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北齐,奇葩王朝

    北齐被很多人称为是一个奇葩王朝,享国仅仅28年,却出了6位皇帝,平均下来每位皇帝在位时间不到五年。而北齐的皇帝多为昏庸之主,其才干和帝王之位根本不匹配。北齐的历史很少被提及,其实也是因为没什么好讲的,这个王朝会快速走向灭亡,基本早已注定。那北齐究竟是有多奇葩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