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古代,唐朝时期的考生都是如何赶考的?

在古代,唐朝时期的考生都是如何赶考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02 更新时间:2024/2/2 2:58:20

科举时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方式,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相对于如今是远远不如的,因此在交通方式的选择问题上,古人们便十分简单,有钱有势之人一般都用马来代步。而家境贫寒之人,则一般用驴代步,甚至是步行。

这样的场景,在唐懿宗咸通年间表现得十分突出。在当时的科举考试进行之时,有钱有势的考生以马代步,皆是高头大马,盛气凌人,而家境贫寒的考生家境贫寒,骑驴进城,气势低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唐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与社会环境有了莫大的关系。唐朝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国力强盛的朝,阶级开始固化,贫富差距越发明显。

而在唐朝时期,马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比如在《新唐书》之中就有所记载。贞观十年长安城里一匹马是25000钱,后来中唐时候马就贵了,《广异记》里面记载建安县一匹马是45000文,也就等于十几两黄金。也就是说,倘若按照如今的购买力计算的话,马的价格大概在几十万,几乎相当于一辆比较好的小汽车了,普通人自然是买不起的,而驴的价格则相对便宜。

但是,科举考试之人大多都是贫寒子弟,他们千辛万苦来到京城,却看到了富家子弟的美好生活,心中可能会有些许的落寞,从而衍生出了自卑的心态。同时,富家子弟之间还会互相炫耀,攀比,形成了不好的风气。这样一来的话,对于他们考生的考试自然是不利的。

懿宗漼在长安城中看到了这种现象之时,觉得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便定了了一条规矩:“考生一律不准骑马。”

正所谓“皇命不可违”,即使皇帝的命令有些许的无言以对,但是人们还是在下一年的科举考试之时严格执行了。因此,在之后的科举考试开始之前,你会看到进京赶考的考生们一律骑着驴慢悠悠的从长安城外进入城内的场景。

当然,有人开玩笑的说道:“唐懿宗可能并不是因为看到贫富差距太大,而定下了这条规矩,还有种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些考生的马车太过于豪华,甚至超出了制度,他觉得皇权受到了挑战,于是便想要修理下这些富家子弟们。”

但是不论是哪种原因,这样的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

标签: 历史科考唐朝

更多文章

  • 漆器是特有工艺美术之一,扬州漆器有多悠久的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中国,扬州漆器

    漆器是中国特种工艺美术之一。扬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水陆交通的枢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都会,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港埠。扬州漆器有着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与扬州的历史几乎同时形成。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下

  • 在古代,漆器主要分为哪十四种以及有哪些纹饰?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在中国古代,漆器主要分为十四种,即一色漆器,罩漆,罩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雕漆,剔犀,款彩,戗金,百宝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植物纹漆器上当植物纹在宋元以前是作为主体图案的点缀,

  • 拓跋猛:文成帝拓跋濬第六子,宽厚仁慈,英勇刚毅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拓跋猛(?~489年12月27日),字季烈,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成员,文成帝拓跋濬第六子,母为悦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和五年(481年),册封安丰王,出任侍中、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太和十三年(489年12月27日) ,去世,追赠太

  • 拓跋简:文成帝拓跋濬第四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拓跋简(460年~499年),字叔亮,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文成帝拓跋濬第四子,母为沮渠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拓跋简,字叔亮, 文成皇帝拓跋濬第四子。太和五年,封为齐郡王,位中都大官,掌刑狱,转内都大官。高祖元宏尝与元简一同朝见文明太后于皇信

  • 古代上朝时大臣如果内急的话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上朝

    对古代上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上朝的时候内急怎么办?俗话说人有三急,有些东西不是说忍一下就过去了的。只是不了解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古代如果皇帝或者臣子们在上朝的时候要上厕所该怎么呢?这可不是说打一声招呼就走就能够的,要了解首先有这么多人在场,难免会遭人笑话,再者你前面坐的是

  • 拓跋长乐:文成帝拓跋濬次子,谋反伏诛,恶谥为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拓跋长乐(?~479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文成帝拓跋浚之子。秉性凝重,深受器重。皇兴四年,受封建昌郡王。承明元年,拜检校太尉、定州刺史,改封安乐郡王。太和三年(479年),谋反伏诛,恶谥为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文言文】

  • 古代科举高中状元后能做多大的官职 考得好不能代表混得好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状元

    对古代状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状元”到底能当多大的官?封建皇权社会中,“科举制度”乃系朝廷取仕的基本办法,类似现今的公务员考试。各级考试过程中,名列第一名者被称为“元”,比如省级考试——“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全国级考试——“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科

  • 提起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真是无恶不作的特务部门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朱元璋,锦衣卫

    随着明朝题材影视剧的不断推陈出新,明朝锦衣卫这一经典形象不断被刷新认知。他们武功高强,手段残忍,听命于太监,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危害百姓的特务部门。绣春刀、飞鱼服是他们的标配,下至黎明百姓,上至朝廷官员,见到这身制服无不胆战心惊。但是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却并不是如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汉朝皇帝为什么会经常赦免罪犯却隐诛大臣?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汉朝,女官

    汉朝皇帝为什么会经常赦免罪犯却隐诛大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一、汉代赦免制度实行的必然性1、经济根源法律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法制的民主与进步;同时法律的颁行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律令的颁行合理

  • 锦衣卫的选拔非常严格,那么它与明朝正规军谁更强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锦衣卫,正规军

    飞鱼服,绣春刀,飞檐走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锦衣卫都像电影中那样武功高强,但实际情况却并未如此,并不是每个锦衣卫都穿飞鱼服,也并不是每个锦衣卫都有高强的武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先从锦衣卫的选拔条件来看看锦衣卫的单兵作战能力。在明朝初期,锦衣卫的选拔还是非常严格的,参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