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李建成的部下,常何为何关键时刻反水?

李建成的部下,常何为何关键时刻反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51 更新时间:2024/1/26 12:45:14

李建成的部下,常何为何关键时刻反水?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的历史上,有非常多的人物是让人非常惋惜的,其中这么几个皇帝儿子就是代表人物,秦始皇的长公子扶苏,唐高祖的儿子李建成,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他们几人如果登基为皇帝,历史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走向,其中的太子李建成死于自己的亲弟弟之手,下场可谓悲惨之极,造成他失败的主要人物,除了那些李世民的部将,其中的玄武门守将常何是个关键人物。

李世民兵变

唐朝的历史,一直有着政变的传统,这一切的开端都是源于李世民的操作,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太子却是自己的亲哥哥,占着礼法和大义名位,不甘人下的李世民和自己的秦王府部将于是就发动了玄武门的政变,后来李世民就做了皇帝,开创了自己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在征战天下时,曾经收服河北的窦建德和洛阳的王世充,因为功绩被皇帝封为天策上将,还“许自置官属”,这下俨然让李世民有了和皇太子分庭抗礼的一个权力,这一点也让李世民的内心敢于觊觎皇位,自己不但能带领兵马征战,还能自己招募官员。

后来李世民还做了中书令,身上的官职让自己的权力达到了人臣顶峰,这样的政治格局,让太子内心也多有防范,李世民如果不杀了太子,将来太子李建成做了皇帝,他一样没有好果子吃,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发动兵变。

在武德九年的六月四日,在玄武门内伏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可是在京城的守卫中,秦王李世民只有八百的府兵,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府兵加起来有三千多,怎么看李世民都是输,可历史就是他赢了,这里面的关键人物就是玄武门守将常何。

常何的选择

常何这人在历史上就是个大老粗,但是人缘还是不错的,早年间参加瓦岗军跟随李密,后来归顺大唐以后受封雷泽公,还参与了大唐统一天下的战争,在李世民政变之前,大家的印象好像常何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实际上常何可能早就投靠了李世民,只不过表面上是太子李建成的手下,宿卫宫禁。

在归顺大唐以后,常何先后跟随李世民及其部将征讨四方,参加过东征洛阳的战争,只是后来武德五年的时候,跟随李建成讨伐刘黑闼立了大功,得到太子的赏识,在武德七年的时候开始值守玄武门,可见在太子和皇帝的心中,常何是个值得信任的人,只不过常何背后投靠的是李世民。

李建成在进入玄武门的时候,命运就已经不可逆转,如果常何是支持李建成的,李世民压根不可能成功,这里面一来一回,你就知道常何的内心所向多重要,常何是决定李建成生死的那个判官。

后来常何虽然没能进入李世民的凌烟阁,终常何一世,虽然文化不行,还是能够稳居高官的行列,封爵县伯,可见在玄武门之变中的作用是有多大,不过常何的选择还是非常对的,为大唐选了一位好皇帝,为历史选择了一位明君。

结语

历史没有如果,历史上的许多人,虽然没有名声大噪,不如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他们的存在,对于历史的走向,有时候也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常何就是这样一位影响了历史走向的人物,不但让李世民翻盘成功,还让大唐有了一位可以名垂青史的皇帝,自己也为个人和家族争取了最为丰厚的回报。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东汉时期才出现纸 纸上谈兵的典故为何发生在战国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东汉,纸上谈兵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纸上谈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造纸术”乃东汉蔡伦发明,为何战国便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纸上谈兵”作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提到它首先想到的便是赵括,毕竟《成语词典》都将该故事的典故指向了赵括,出处则指向了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然而,有很多人会

  • 清朝皇帝和妃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夫妻两人和电视剧演的一样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清朝,妃子

    对清代皇帝和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解密清代皇帝与妃子的真实夫妻生活, 与你想的完全不一样。相比很多人都特别羡慕古代的皇帝,因为古代的皇帝不但衣食无忧,而且拥有后宫佳丽三千,这是很多男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觉得皇帝拥有这么的美女,可以夜夜笙歌,想宠幸哪个美女,就宠幸哪个美女

  • 拓跋熙:道武帝拓跋珪第三子,曾征讨西部越勤,立下军功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拓跋熙(398年~421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第三子,母为大王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兴六年(403年),册封阳平郡王。聪达有雅操,治兵于东部,都督十二军校阅,深得明元帝拓跋嗣嘉许。征讨西部越勤,颇有军功。泰常六年

  • 古代皇帝的圣旨和太后的懿旨相冲了 谁的权威更大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圣旨

    对古代圣旨和懿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太后懿旨和皇帝圣旨,哪一个权威更大?“圣旨”顾名思义,是皇帝以诏书的形式发布的政令。清朝皇帝的书面命令有很多种,有诏书、上谕、圣旨。诏书的形式最为正式和规范,一般都是在皇帝登基、大婚以及国家庆典等场合中才会使用的。上谕是皇帝自己个人

  • 拓跋窟咄:魏高祖拓跋什翼犍幼子,曾参与争夺代国领导权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拓跋窟咄,云中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代国宗室,代王拓跋什翼犍幼子。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前秦灭亡代国后,进入长安,得到前秦天王苻坚礼遇,并教以读书。 淝水之战后,面对前秦陷入叛乱,跟随慕容永东归,授新兴郡守。后投靠匈奴部落首领刘显,跟

  • 在唐朝时期太监一般过的都是什么样的生活?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太监,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娶妻生子,这从古至今以来,都是男性一生下来就注定了的要走的路,这是极其平常的事情。然而,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就是这样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却是一种一辈子也得不到的奢望。这个特殊的群体指的便是宦官。为了让

  • 揭秘:在三国时期“上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揭秘:在三国时期“上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先是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继而又诸侯割据、群雄逐鹿,前后战乱整整持续了96年。值此乱世,自秦汉以来确立的大一统封建政权土崩瓦解,国家上层建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同样遭受了无情的摧残。因此,

  • 拓跋丕:明元帝拓跋嗣第二子,他为何会忧郁而死?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拓跋丕,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明元帝拓跋嗣第二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为大慕容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拓跋丕少有才干,深得明元帝喜爱和看重,出任车骑大将军,册封乐平郡王。两次随军攻打北燕,皆立战功。阻止太武帝拓跋焘攻打高句丽。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北伐柔然

  • 拓跋寔君:魏高祖拓跋什翼犍庶长子,禀性愚昧,残暴不仁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拓跋寔君,魏书作拓跋实君,定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代国宗室大臣,拓跋什翼犍庶长子,拓跋珪伯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拓跋寔君禀性愚昧,残暴不仁。建国三年(340年),担任南部大人,监察新近归顺的百姓。 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听信堂弟拓跋斤挑唆,举兵

  • 陈胤:陈后主陈叔宝庶长子,被立为太子,后被废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陈胤,字承业,南北朝人,陈朝废太子、吴兴王。后主陈叔宝的庶长子,母为孙姬,因生母早亡,被皇后沈婺华收养,被立为太子,后被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姬是陈叔宝少年时候的侍妾,因生产陈胤难产而死,嫡母沈婺华心生怜悯,收养了陈胤。陈宣帝就将陈叔宝这第一个儿子当成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