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上官桀是什么人?他的名字有何含义

历史上上官桀是什么人?他的名字有何含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01 更新时间:2024/1/23 7:07:56

其实在古代,托孤事件很普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倘若看到了“”这个字,很多人都会有所害怕,觉得它是一个贬义词,甚至还有不好的含义。但是奇怪的是,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却有人以这个字作为自己的名字,甚至有些人还是才识渊博之人,比如上官桀。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但是说到他的身份,人们便会觉得很厉害,因为此人是汉武帝的托孤大臣。

上官桀,字少叔,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人,孙女上官氏为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桀年少之时曾经担任羽林期门郎,并以才力著称。在这个职位上的时候,上官桀因为用车盖帮助汉武帝遮风挡雨而被欣赏。

后来,汉武帝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因为马瘦了的缘故曾经迁怒上官桀,但是他却机智地表示这是因为过于担心皇帝才这样的。汉武帝十分感动,于是便开始亲近于他,而上官桀也开始走上了升迁之路,历任未央宫厩令、太仆、侍中等职。

上官桀曾随贰师将军李广利攻贰师,因“敢深入”之功劳,上官桀升任少府。因为与匈奴交战时,屡立战功,上官桀深受武帝的信任及赏识,先被封为太仆,后又升迁至左将军。后来,等到汉武帝刘彻病重时,上官桀甚至还被拜为左将军,封安阳侯,与霍光同为顾命大臣。

通过上官桀的升官之路不难发现,此人必定是一个有才能之人,虽然说不一定才高八斗,但是至少还是懂得如何为自己取一个好的名字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选择了“桀”作为自己的名字,实在令人费解。

其实,这也不能够怪上官桀,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桀”字的含义和如今大为不同。在《礼记·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孟夏之月﹞命大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对于这里面的“桀俊”一词,郑玄给了注释“桀俊,能者也。”也就是说,“桀”字指的便是有能力的人。而这个字,甚至还是夏朝一个皇帝的名字,此人为夏桀,是帝发之子,更是夏朝的最后一个皇帝。

同时,“桀”到了如今还有一个简化字,为“杰”。看到这个字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表示这必定是个好的字,而古代的时候,“桀”字便代表着“杰”。这样一来的话,这个问题就很理解了,倘若如今有人名字中带着“杰”字,人们必定不会奇怪的,反而会觉得这个字中蕴含着他父母对他满满的期望。因此,对于这件事情,只能说一句话:“中国汉字文化,果然是博大精深”。

标签: 历史上官桀汉朝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之时,齐国对待其他五国又是怎样的态度?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齐国,秦灭六国

    在《大秦赋》的剧情当中,齐国可以说一直都是最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一个国家了,与秦国对抗的一直都是另外的五国,齐国几乎没有什么出场的时间,而齐国也是最后一个灭亡的,这又是为什么呢?齐国对待其他五国的态度一直都是中立态度,这中间除了秦国的周旋之外,齐国本身又是怎么想的?齐国的存在感为何那么弱呢?下面小编就为

  • 秦国成了六国的极大威胁,是因张仪要比苏秦更胜一筹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秦国,张仪

    苏秦和张仪,合纵和连横,两人各自用自己的不同的理念和做法,达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巅峰,苏秦提出合纵,联合六国的势力对抗秦国,而张仪则是破解了合纵,以连横来瓦解六国的联盟,最终的结果也很明显,连横胜出,秦国对六国也成了极大的威胁。但为何连横能够破解合纵?是因为张仪要比苏秦更胜一筹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同安公主:唐世祖李昞之女,得到三朝皇帝的善待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同安公主(568-653年),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公主,唐世祖李昞和元贞皇后独孤氏的女儿,唐高祖李渊的同母妹。隋朝时候,嫁给太原王氏出身、司徒王秉的儿子王裕,得到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的善待。永徽四年,去世,时年八十六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 楚国在战国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最后为何却没有一统七国?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楚国,战国

    楚国在战国时期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首先就是地盘,楚国的地域非常辽阔,说它占据了整个南方也不为过,在七国的领土排名上,楚国也都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国力,楚国的国力一度也是达到了战国最强,哪怕其他国家可能会看不起楚国的身份,称其为南蛮,但却不敢轻易招惹楚国,但既然如此,为何楚国最后却没有能够统一呢?下面小

  • 历史上的楚汉之争,为何被称为是第二次秦灭六国?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楚汉之争,秦灭六国

    秦国灭六国之战,可以说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统一的时代,后世的纷争最终都会终结,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有不少人认为,历史上的楚汉之争,也就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历史,堪称是第二次秦灭六国的历史,这又是为什么呢?秦朝在当时自然是已经灭亡了,那这里所说的秦国又是谁,六国又是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楚怀王为什么在临死前,却悲痛地喊出“秦人欺我,楚人叛我”?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楚怀王,秦人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做了一件亘古未闻的事——绑架国君。秦昭襄王嬴稷邀楚怀王在武关(陕西商州商南)会面结盟,在途中却将楚怀王劫持到咸阳,威胁楚怀王割让出巫郡、黔中郡于秦国,否则不予回国。楚怀王愤然拒绝,寄希望于楚国的他,为什么在临死前却悲痛地喊出“秦人欺我,楚人叛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函谷关以其军事地位傲视群雄,六国攻秦时为何不绕道走?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函谷关,六国攻秦

    早在战国,函谷关便以其独特的军事地位傲视群雄,而我们的“天下第一雄关”在当时还未发迹。想贾谊是何等雄才大略,言秦战功也不得不说一句:“拥雍州之地,据崤函之固”,足以看出函谷关之险。那么,函谷关到底为关中地区带来了怎样的安全保障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实上,我们现在看旅游照

  • 楚怀王最器重的就是屈原,为什么却说是郑袖害了屈原?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屈原,郑袖

    说到郑袖,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是楚怀王的最疼爱的宠妃,然而在战国时期,楚怀王手下最器重的就是屈原了。虽然他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但是对于楚怀王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按道理说,这两个人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交际,为什么说郑袖害了屈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郑袖(?—?)(生卒年不详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具体指什么?后世对此有哪三种说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秦,楚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里的三户肯定不是指项羽、刘邦、陈胜,也不是指吴广!我们要弄懂这三户就要先看看这句话的意思,我在这里简单的翻译一下,大意是:“楚国就算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人!”这里的三户应该是个虚词,也可以指几户人家或者两三户人家,寓意是,楚国即使很弱小,灭亡秦国的人,必定

  • 秦朝不能像此后汉朝那样,一直延续着几百年的国祚?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秦朝,汉朝

    秦国能够攻灭六国,完成统一,强大的实力不言而喻。当时秦国国内军队数量超百万人,这是他能横扫六国的关键因素,毕竟在冷兵器时期,各国装备差异不会太大,所以人数占优的一方往往更容易获胜。不过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到了秦二世这短短14年间,百万雄师最后只剩下20万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秦朝的灭亡似乎让人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