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北魏统一北方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北魏得到了什么?

北魏统一北方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北魏得到了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48 更新时间:2024/2/2 11:01:40

北魏统一北方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北魏得到了什么?北魏统一北方之战,是在十六国之时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虽然面临诸多对手,情况复杂多变,但能审势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鲜卑拓跋部原居于今东北兴安岭一带,后渐南迁至蒙古草原,以“射猎为业”,靠游牧为生。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其首领什翼犍称代王,建代国,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后为前秦苻坚所灭。北魏登国元年(386年),什翼犍之孙拓跋珪继称代王,不久改国号为魏,制定典章,重建国家,史称北魏,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八月,拓跋珪败北燕,占有今山西、河北地 区,同时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在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下,进入中原的拓跋部, 实行“分土定居”,开始由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并引用汉人士族,建立封建制度,开始了由原始末期的家长奴隶制飞跃向封建制的发展过程。拓跋珪死后,长子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嗣死,其子拓跋焘即位,是为世祖太武帝, 于时开始了统一北方的战争。

背景

拓跋氏是鲜卑族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原居于今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后逐渐南移,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在乎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一带建立代国,代王为拓跋什翼犍。后被前秦攻灭。淝水之战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拓跋圭于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重建代国,同年迁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

拓跋圭称魏王后,一面务农息民,一面著手进行统一大漠(即大沙漠,东起兴安岭西麓,西尽天山东端)诸部的征战。东破库莫奚,西击高车,灭亡匈奴别部刘卫辰,相继征服北方一些游牧部落,俘获大批人众和牲畜,使拓跋部迅速强大起来。

影响

北魏灭北凉,除完成统一北方外,还有两大收获。

一是魏使者往返西域,以往责成北凉护送出流沙,然而沮渠氏勾结柔然,散布魏已削弱等流言,使西域各国滋生疑虑。灭北凉后,通西域更方便,西域各国也不会再有贰心。

二是魏从凉州这个人文荟萃的地区得到许多学者。从张轨保据河西以来,历时已达一百三十九年,中原人士避地河西的,世代相传,号为多士。沮渠牧犍尤其爱好学问,重用学者刘昞、索敞、阴兴、张湛、宋钦、赵柔、程骏、程弘等。这些人都从魏军到了平城。此外还有在北凉时没有出仕的胡叟、常爽等也从入中原。索敞在魏做了十多年中书博士,教导贵族子弟成材官至尚书、刺史、太守的有好几十人,对纠正鲜卑贵族重武轻文的风气,起了较大的作用。常爽设立学馆,弟子多达七百多人。祖籍陈留的江强,祖上是卫顗(卫瓘父)弟子,精通文字学,长于书法,后来避地凉州。江强继承家学,富于藏书。魏太武帝也用他为中书博士。旧史说自此以后,魏之儒风始振,可见此举对复兴北方学术文化所起的作用。

评价

此战,魏太武帝拓跋焘显示出雄才大略之外,北魏大臣、军事谋略家崔浩,深为魏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作为谋主,他参与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军事决策,多谋善断,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标签: 历史拓跋珪拓跋焘沮渠牧犍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中,前秦为何失败?东晋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苻坚,淝水之战,在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中,前秦为何失败?东晋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爆发了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史称淝水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

  • 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前做了哪些准备?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谢玄,苻坚,谢安

    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前做了哪些准备?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爆发了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史称淝水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

  • 淝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苻坚,淝水之战,谢安

    淝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爆发了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史称淝水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

  • 探索前秦灭前燕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王猛,慕容暐,苻坚

    探索前秦灭前燕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措施?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十一月至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十一月,前秦名将王猛、邓羌、郭庆、梁成等人率军攻占前燕都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并灭亡前燕,史称前秦灭前燕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前燕皇帝慕

  • 前秦灭前燕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为淝水之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王猛,苻坚,慕容暐

    前秦灭前燕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为淝水之战的爆发埋下伏笔?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十一月至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十一月,前秦名将王猛、邓羌、郭庆、梁成等人率军攻占前燕都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并灭亡前燕,史称前秦灭前燕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升平四年(公元360年)

  • 如何评价枋头之战?此战对东晋与前秦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桓温,枋头之战,慕容垂

    如何评价枋头之战?此战对东晋与前秦带来了哪些影响?晋攻前燕之战,又称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起初势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时,遭遇到了前燕军队的殊死抵抗。后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归。南归途中先是

  • 探索枋头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桓温,慕容垂,慕容德

    探索枋头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晋攻前燕之战,又称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起初势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时,遭遇到了前燕军队的殊死抵抗。后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归。南归途中先是被前燕

  • 枋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桓温在战前做了哪些准备?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桓温,慕容垂,沈劲

    枋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桓温在战前做了哪些准备?晋攻前燕之战,又称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起初势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时,遭遇到了前燕军队的殊死抵抗。后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归。南归途中

  • 探索野王之战的具体经过,前燕大军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慕容恪,野王之战,慕容暐

    探索野王之战的具体经过,前燕大军是如何获胜的?野王之战,发生于361年,前燕大军围困野王城数月,后攻破城池,大获全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361年,前燕军数万进击叛燕降晋的河内太守吕护。燕军进至野王(今河南沁阳县),吕护据城固守。燕军筑长围困吕护军。野王被围数月,城中粮食吃

  • 探索广固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是如何抗击南燕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刘裕,姚兴,赫连勃勃

    探索广固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是如何抗击南燕的?广固之战指的是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 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攻之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