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盘点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十大战役,带来了哪些影响?

盘点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十大战役,带来了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52 更新时间:2024/2/2 4:40:03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爆发了多场战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十大战役,和大家一起分享。

NO.10入洛之战

入洛之战就是《三国演义》之中的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之战,不过历史上会盟的并非有十八路诸侯,而是十二路诸侯。

根据《后汉书》记载:

公元191年,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奋武将军曹操等组成关东联军出师讨董。

战役一开始,袁绍、王匡屯兵河内,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屯兵邺县,袁术屯兵南阳,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屯兵酸枣,一度对董卓形成合围之势。

其中孙坚率军从长沙北伐讨董,一路势如破竹,连斩华雄、张咨等将,董卓只得亲自引兵与孙坚交战,结果遭到孙坚重创。

随即各路诸侯全线出击孙坚一路则直取洛阳,取得了关东联军的大捷。只是各路联军心怀鬼胎,根本无心扶汉最后攻下洛阳后没有乘胜追击董卓,各路诸侯相继混战,联盟就此破裂。

但是此次大战直接改变了天下格局,使得董卓不得不放弃中原逃往长安,也同时让中原各镇诸侯加剧了兼并战争的激烈。

NO.9濮阳之战

入洛之战结束以后各路诸侯相继争霸,吕布趁曹操南下攻打徐州之际攻破兖州,随后占据濮阳。

曹操得知后大惊,兖州乃是曹操的大本营,濮阳更是曹操的门户,濮阳一失,曹操数万大军将无家可归,因此曹操率军进攻濮阳。

此战同时也是汉末的两大特种部队陷阵营和虎豹骑之间的第一次较量。

陷阵营虽然仅有七百人,但装备配制精良,作战极为勇猛。高顺率领陷阵营奇袭兖州,接连三次击败曹操援军,并且打垮乐进、李典,带给曹操极大的恐慌,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兖州退兵,后来曹纯率领的虎豹骑赶到。

根据《魏书》记载:

虎豹骑的将士都是百里挑一,夸张一点来说,在普通部队中可以担任将领的人在虎豹骑中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可以想象到战斗力之强。

虎豹骑与陷阵营在兖州遭遇,双方都是威名赫赫的特种部队,虎豹骑满编为五千人,虽然人数大过陷阵营,但是陷阵营后勤补给要比虎豹骑补给速度快,因此激战数日都未分胜负,曹操看准时机令虎豹骑拖住陷阵营。

同时派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将共战吕布,吕布不能敌,被打的大败,眼看就要被围歼之际幸亏陷阵营杀出重围救了吕布。

随后由于吕布腹背受敌,只得退军,曹操随即攻破濮阳,濮阳之战以吕布战败而结束。

曹操想要乘胜追击但是迫于吕布陷阵营断后,其战斗力之强让虎豹骑也甘拜下风只得放弃,但是濮阳之战的胜利为曹操保住了根据地,使北方割据形势发生了剧烈的转变。

NO.8官渡之战

公元199年,袁绍在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后华北仅剩下了曹操和袁绍,因此双方决战势所难免。

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虽然曹操仅有三万大军,但是先后取得白马之战的胜利,因为袁军颜良、文丑相继阵亡,曹操奇袭乌巢时淳于琼战死,张郃、高览等将又被俘。

袁军大败,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此战的结束,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是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后来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NO.7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可谓是阵容豪华,将星云集。更是曹操和刘备的巅峰对决,刘备方面参战的将领汇集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魏延、吴兰等十二名名将。

曹操方面为了准备这场巅峰对决,曹操亲自率领八虎骑中的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

五子良将中的张郃、徐晃。还有杰出的青年将领郭淮、杜袭,几乎出动了曹魏大半顶尖战将。

这场战役的打了足足两年,战争一开始曹洪、曹休、曹真在下辩等地与张飞、马超、雷铜、吴兰等人对战,曹休和曹洪出奇不意率领虎豹骑袭击张飞,斩吴兰、雷铜。

马超、张飞被打的大败,因此退走,同时蜀将陈式又被徐晃击败,刘备大军元气大伤,眼看刘备将要大败,幸亏名将赵云镇守阳平关,击败曹真,力挽狂澜。

黄忠又攻破定军山斩夏侯渊使得战争形势逆转。

后来决战汉水之战爆发,双方十几万大军连续厮杀数日,不分胜负。突然赵云率领战骑奇袭曹操大营,曹操大惊,大军迅速溃败,最终以刘备的战胜而告终。

为了此战曹刘双方都是下了血本,所投入的将领都是三国名将,可谓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巅峰对决!

NO.6南郡之战

南郡之战堪称第二次赤壁大战,是孙刘联盟与曹操的又一次大战。

南郡之战打响后,江东周瑜和程普率领甘宁、凌统、吕蒙等江东名将,在江南集结数万人。

刘备方面关羽、张飞、赵云率领数千军队与周瑜汇合,共同进攻南郡。

曹魏方面则是曹仁、曹洪、满宠、徐晃、 乐进、文聘、李通等名将参战。

甘宁袭取夷陵之后被曹仁围困,最后曹仁被周瑜打败,兵马损失过半,连夜撤回江陵。

同时关羽斩断曹魏各路援军,阻击满宠、徐晃数日,成功拖延了曹魏援军。

另一方面周瑜用计打败曹仁,取得了南郡之战的胜利。

但是双方激战一年,都是元气大伤。

南郡之战中,周瑜中箭身负重伤,曹魏战将李通战死。

甘宁、吕蒙、凌统、乐进、文聘等皆负伤,双方军队伤亡也十分惨重。

NO.5夷陵之战

如果说汉中之战是刘备和曹操之间的巅峰对决,那么夷陵之战便是刘备和孙权的巅峰对决。

为了这次伐吴,刘备集结了蜀汉吴班、马良、冯习、张南、傅肜、沙摩柯等蜀汉名将,同时尽起蜀军四万兴兵伐吴,江东为了对付刘备,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孙桓、韩当、朱然、徐盛、潘璋等江东名将,调集数万精兵对战蜀汉。

一开始刘备大军势如破竹,打得江东接连损兵折将,一直深入吴境五百余里,同时猛攻江东门户秭归城,由于孙桓的坚守战争陷入了相持的局面。

由于战争相持太久,又值酷暑,蜀汉大军士气低落,陆逊抓住时机发起反攻,又用火攻蜀汉大营数百里。

蜀汉被杀的大败,数万蜀军所剩无几,刘备狼狈逃往白帝城,幸亏蜀汉名将赵云率领援军赶到,江东诸将畏惧赵云,这才停止追击。

此战以江东战胜而结束,是三国局面陷入僵持阶段的转折点,蜀汉因此元气大伤,不得不重新结交孙刘联盟,共抗曹魏。

NO.4西陵之战

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江东与西晋的一场大会战,原因是因为江东西陵守将步骘次子步阐率领投降西晋,消息传到江东朝廷诸将恐慌,因为西陵可是对抗西晋的重要防线。

这时已经是公元272年,蜀汉早已灭亡,江东单独对抗西晋本就吃力,西陵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于是陆逊之子陆抗集结江东数万大军进攻西陵,西晋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

陆抗部将俞赞又临阵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审时度势,将计就计,诱使西晋根据俞赞提供的情报主动出击,并且亲自率军前往西陵,沿途伏击杨肇,将其大败,击溃万余西晋兵马,同时又分兵两路直取西陵,自己亲率大军阻击羊祜。

等到羊祜赶到,西陵早已被江东取下,西晋只得退军。

随后陆抗斩杀步阐,取得了西陵之战的胜利。陆抗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以少击多战胜西晋,不愧为江东最后的国柱。

西陵之战的胜利给了国势危急的江东喘息之机,使其国祚再次延续了近十年。

NO.3潼关之战

渭南之战是公元211年,曹操与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作战。

由于赤壁之战的战败,曹操被迫把目标选择了西凉,于是,马超、韩遂、侯选、程银等等十数部军起兵反抗,集结了十万羌、胡、汉人混杂的军队,屯于潼关。

曹操亲自率领徐晃、夏侯渊、贾诩、娄圭、许褚等将率领十万精锐与关中联军作战,战役一开始马超率领联军多次取胜,曹操接连败阵,最后只得对峙于潼关。

只是关中联军内部并不团结,曹操抓住这一点用计离间了韩遂、马超,使得联军内部不稳。

眼看时机成熟,曹操随即与其决战,曹军以虎豹骑夹击联军,联军大败,曹军斩杀了关中联军军阀成宜、李堪等人,同时击溃数十万联军。韩遂、马超不得已败退,以关中联军的溃败告终。

在这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中,关中诸将的武装力量基本损失殆尽,从此结束了关中军阀割据的局面,关中各郡被曹操平定,使曹操实力进一步增强。

NO.2徐州之战

徐州之战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初期决定曹操集团生死的一场经典战役。

官渡之战打响后,由于袁绍兵精粮足曹军一时处以下风,刘备看准时机袭斩徐州刺史车胄,又击败曹操派去的援军刘岱大军,迅速占据徐州、下邳。背叛曹操,响应袁绍。

这下曹操大惊,刘备袭取徐州后有万余精兵,若双方两面夹击曹操必定大败,但郭嘉仔细分析了形势。

认为袁绍迟钝多疑,不会立即来攻。

刘备新起,众心未附,正是迅速进攻,将其击败的时机。

于是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刘备,袁绍如果此时袭击曹操必然大胜,但是其居然以幼子重病为由不肯出兵,以至于刘备大败,徐州被曹操占据,为官渡之战解决了后顾之忧。

如果此战曹操战败,那么官渡之战也必然战败,此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称霸北方的基础。

NO.1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孙权、刘备结成联盟对抗曹操,掀起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南北大战。

曹操尽起北方大军二十余万,号称八十万,孙刘联军仅有五万,实力对比十分悬殊。

但此时曹军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再加上其多是北方人,不习惯坐船,只得将战船首尾连接。

周瑜看准时机以火攻大破曹军,几十万大军所剩无几。此战以孙刘联盟战胜告终,同时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标签: 历史汉末三国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后世如何评价这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长平之战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和赵国军队爆发了战争,史称“长平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

  • 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曹操统一北方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史称“北方统一战”、“曹操统一北方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背景东

  • 邯郸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发生在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是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以赵魏楚联军获胜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公元前259年2月,即邯郸之战前的9个月,嬴政在赵国邯郸出生了。11月,秦

  • 曹操统一北方战争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他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曹操统一北方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史称“北方统一战”、“曹操统一北方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过程迫

  • 官渡之战:汉末三大战役之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官渡之战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队与袁绍军队在官渡展开了一场战略决战,史称“官渡之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

  • 邯郸之战的结果如何?如何评价邯郸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发生在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是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以赵魏楚联军获胜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结果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

  • 长平之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长平之战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和赵国军队爆发了战争,史称“长平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

  • 垓下之战:楚汉之争中的一场战略决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垓下之战,楚汉之争

    垓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战略决战,发生在汉高帝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爆发战争。最终以汉军胜利,项羽自杀而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战争背景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梁地的彭越对楚兵发起骚扰断其粮道,项羽率领军队狙击了

  • 萨尔浒之战的结果如何?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萨尔浒之战,明末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发生在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中明军集结全国精锐20万和朝鲜等军队,号称47

  • 播州之役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播州之役,万历三大征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