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平之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相关的轶事典故?

长平之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96 更新时间:2024/2/2 4:26:19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和赵国军队爆发了战争,史称“长平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秦见赵国固守不战,便派间谍散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秦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曾大败秦国)之子赵括。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影响

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大大地削弱了赵国,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又分秦军为三路,扩张战果:命王龁率一军攻占赵国的皮牢(地名);命司马梗率一军北上,夺取太原(今山西中部地区);白起亲率大军准备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想一举灭亡赵国。

秦军东取武安、西取皮牢、北占太原的时候,韩国、赵国都异常恐惧。赵国与韩国合谋,派使者携带重金赴秦,游说范雎。范雎被赵国使者说服,便向秦王建议接受议和,秦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允许韩国割垣雍,赵国割六城,达成和议,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一月下令罢兵。白起得知此事后与范雎产生矛盾。

秦昭襄王没听白起的建议,在失去时机的情况下攻打邯郸,结果在后来的邯郸之战中,秦国战败。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伤近二十万,即双方伤亡超过六十万。此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发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即将临降。

长平一役,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其惨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时代也是罕见的。不仅仅有着列国中最主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战略成败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战国一代最优秀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廉颇、白起等将领的参与,包含着这群千古名将指挥如神的运筹帏幄,因此凝聚着中国古代悠久的发达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轶事典故

纸上谈兵

成语纸上谈兵,经常用于形容长平之战失利的赵括。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标签: 历史长平之战

更多文章

  • 垓下之战:楚汉之争中的一场战略决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垓下之战,楚汉之争

    垓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战略决战,发生在汉高帝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爆发战争。最终以汉军胜利,项羽自杀而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战争背景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梁地的彭越对楚兵发起骚扰断其粮道,项羽率领军队狙击了

  • 萨尔浒之战的结果如何?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萨尔浒之战,明末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发生在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中明军集结全国精锐20万和朝鲜等军队,号称47

  • 播州之役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播州之役,万历三大征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

  •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此战到底在什么地方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官渡之战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著名的官渡之战在哪里发生的?官渡之战的古战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城,虽然一些古代建筑已经没有了,但是中牟县城历史文化的气息仍然浓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中牟旅游。当时袁绍带领20万军队南下,曹操仅率兵4万在官渡相聚。曹操趁袁绍傲慢轻敌、内

  • 垓下之战历时4年半之久,其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垓下之战,楚汉之争

    垓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战略决战,发生在汉高帝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爆发战争。最终以汉军胜利,项羽自杀而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战争过程汉军攻楚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十月下旬,灌婴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

  • 明末农民战争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最后以失败告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明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又称明末农民战争、明末民变、晚明民变等,爆发于明末天启七年(1627年)的陕北起义,至康熙三年(1664年)夔东十三家完全结束,是由李自成等领导的一场农民战争,其结果是农民起义军失败,明朝灭亡,清军获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经过陕北举义陕西长期以来是全国社会矛

  • 夷陵之战后蜀汉还能三分天下 官渡一战袁绍为何满盘皆输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夷陵之战,官渡之战

    对夷陵之战和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夷陵之战后,蜀汉能三分天下,而官渡之战后袁氏无法割据河北?夷陵之战,蜀汉仍能三分天下,而官渡之战,袁绍却满盘皆输,其原因:诸葛亮功不可没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接手的是怎样的一个烂摊子。大战之后,内部“益州疲敝”,南部四郡叛乱;对外

  • 萨尔浒之战:明清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萨尔浒之战,明末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发生在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中明军集结全国精锐20万和朝鲜等军队,号称47

  • 蒙金战争的结果如何?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蒙金战争

    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成吉思汗六年)至1234年(金天兴三年、蒙窝阔台汗六年),由成吉思汗发动、木华黎继续、窝阔台完成了攻灭金朝的战争,史称蒙金战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蒙古军历经二十三年成吉思汗、拖雷、三子窝阔台汗,分四阶段,最后通过联合南宋才并吞金朝。蒙金战

  • 襄樊之战蜀汉从鼎盛走向衰落 关羽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关羽,襄樊之战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襄樊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的?关羽为什么要打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在三国时期,很多战役可以堪称经典之战,直到现在依旧是后人学习的典范,我们都了解,一场战争的发生和结束,都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胜利的一方意味着地位的提升和领地扩展,相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