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最后的铁帽子王 大清庆亲王奕恋纳意经

最后的铁帽子王 大清庆亲王奕恋纳意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763 更新时间:2024/1/19 4:41:43

文/靳鹏

1917年,清廷授封的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奕了涝谔旖颍时年七十九岁。庆王府按惯例,向北京紫禁城中的小朝廷讨谥号,为其评定一生功业,故而停尸不殓。

内务府大臣初拟谥“哲”,按谥号解,知人曰哲。溥仪不同意,亲选四字,让内务府选择,为“谬、丑、幽、厉”。谬丑者,南宋孝宗秦桧之恶,封以此谥;幽厉者,周朝之幽王、厉王,皆为残暴昏庸之君。

溥仪之父载沣闻此,终觉同为宗室,有所不忍,劝溥仪网开一面。溥仪仍不肯。后在亲贵力争之下,才赐谥“密”字,密者,“追悔前过”之意。

清帝逊位之后,清廷的孤臣孽子,大多迁居青岛,以示远离政治,避居海角,不食周粟。而七十余岁的老亲王奕炼蓝姥≡裨谔旖颍与这些宗室或遗臣,往来无多。宗室遗臣谈及奕粒态度大抵与溥仪相近,或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

荣辱忽焉,皆在圣意

自1861年祺祥政变至于辛亥革命,五十年间,“罪人之后”奕聊芰Σ桓撸学问不行,却始终做官做的顺风顺水。在前清的最后十年,奕粱蛭领班军机大臣,或为内阁总理,又在1908年获授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庆邸官爵之隆,晚清除醇邸之外,难有其匹者。

有一说法称,慈禧在咸丰年间与其弟桂祥通信,常由奕链为捉笔,奕了湮扪问,却写的一手好字。故而政变之后,奕潦艽褥重用,恩宠终身不衰。但庆亲王之所以能在晚清政坛的惊涛骇浪中始终如鱼得水,其才具,绝不是一个捉笔小吏足以概括的。

奕磷鍪拢作风稳重,滴水不漏,“荣辱忽焉,皆在圣意”。1900年庚子事变,就是对奕琳治能力的一个很好说明。

作为朝廷中熟悉国际国内情况的少数明白人,奕林髡偶霸绶乐故绿失控,“不能令时局失控而致外交失和”。不过,他的在义和团运动中的观点,并非朝中主流。端郡王载漪等“不明外事,专袒义和团”,奕烈圆槐硎酒此婪炊浴S纱耍尽管在庚子年奕潦鞘粲谏偈派,但却未失太后之恩宠。

1901年,奕劣肜詈枵挛全权代表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谈判、议定至于签字,皆李鸿章一手操办,奕聊默而已。

相应于对于晚清政坛保守持重、“第一”的政治风格,官僚施政能力高下,不是最高决策者最看重的,由此,谐媚软熟之人,往往能按部就班地升迁。人事的僵化,正是体制僵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在僵化的人事体制中,官员的能力,并不会成为评价的标准。

“老庆记”的生意

不过,作为清季重臣,奕恋男姓能力,绝不是其在辛亥年之后大受诟病的主因。辛亥年之后,宗室遗臣对奕恋目捶ǎ主要集中在两点上,其一是受贿,其二是劝退。溥仪关于奕猎谛梁ツ甑乃作所为,有个最为苛刻的评价,溥仪说:

“(奕粒┦茉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潦掷”。

1901年,两宫回銮,慈禧宣召护驾有功的岑春煊,称奕劣脶,同受倚重,可往一谒。岑春煊粗鲁率直,回禀说,“彼处例索门包,臣无钱备此,纵有钱亦不能作如此用。”在辛丑年,奕辽形闯鋈瘟彀嗑机,其贪鄙好货,却已朝中人人知晓了。时人称庆亲王府邸为“老庆记公司”,专卖官鬻爵。

岑春煊所言门包,是给看门人的钱。这不过是进庆邸的第一道关,如无门包,看门者便送上一句“老爷不在”就打发了。门包的多寡,也可以看出求见者的地位轻重,钱多办大事,无钱寸步难。据传奕磷郎希常备一锦盒,内置各地官员名录及缺员名单,以求官者所得官之肥瘠索贿。

1911年《泰晤士报》刊发《庆亲王外传》一文,称奕粒“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员,无一不奔走于其门者,盖即中国所云‘其门如市’也。”该报还称,庆亲王仅在汇丰银行一地的存款,就达到200万两之巨。有清一代,奕林贪,与和|不相上下。两人同为领班军机,和|之贪,清室由盛而衰。奕林贪,清季之乱局几不可收拾。

在众多奕粱呗刚咧屑洌袁世凯可能是出手最大方的,行贿方式更是无微不至。1903年,领班军机荣禄病重,袁世凯计算奕两继任,遣杨士琦持银十万两相赠。庆王正式屡新之后,袁世凯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遇庆王及福晋的生日唱戏请客,儿女成婚,皆由袁世凯一手布置,不费王府一分钱。当时的知情人刘厚生说:

“弄到后来,庆王遇有重要事件,及简放外省督抚藩臬,必先就商于袁世凯,表面上请他保举人才,实际上就是银子在那里说话而已。”

在清末最后十年中,庆袁这对组合,一个掌朝,一个掌军,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一个“大北洋”政治框架,朝野军政,大半北洋。甚至于袁世凯在1909年下台,也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北洋系在军事上的垄断地位。

辛亥变起,内阁总理大臣奕劣胄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二人皆为袁党)第一个想到能挽回局势的,就是袁世凯。而能说服载沣重新用袁世凯的,也只有奕痢

“老庆记”的性命

1911年十 一月一日这一天,奕廖迨年的官宦生涯,差不多到了尽头。

该日,奕痢⒛峭、徐世昌三人联名上书,请“迅简贤能,另行组织完全内阁”。诏以袁世凯为内阁总理,以奕廖弼德院院长,那桐、徐世昌为弼德院顾问大臣。弼德院这个机构,相当于政府的一个智囊团。在革命浪潮中,这个人事安排,为奕亮糇懔送寺贰

不过奕恋恼治生涯,并没有全部结束。这一年年底,南北和谈进入关键阶段,清帝逊位与否,南北双方难以达成一致见解。

逊位与否,在皇族宗室中,也产生巨大的分歧。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坚决主张帝制,并以暗杀相要挟。而以奕痢溥伦等人,则主张逊位媾和,以此得享民国优待。

1912年1月17日,第一次御前会议,奕痢溥伦主张自行退位,颁布共和,但溥伟、载泽坚决反对,没有结果。第二天再开御前会议,仍无结果。会后,良弼、铁良等十余主战派前往庆邸,围攻奕粒但奕敛桓闹饕狻

据宗室溥润回忆,隆裕宣召奕两宫,奕两宫门,念叨“革命军队已有五万之众,我军前敌将士皆无战意”,至听候召对室,又念叨“革命党已有六万之众,势难与战”。溥润回忆,奕林鞴埠停是秉承袁世凯旨意。

2月12,清帝逊位,家人劝奕燎巴天津避难,奕林匆獠豢稀G准宜锉琦与长子载振强起奕粒“绑架”至轿车,天未亮即出正阳门,赶头班火车奔赴天津。车发北京,奕寥缡椭馗海卧塌而眠。至天津,奕烈食如故。

在天津小住一段时日后,听闻袁世凯出任临时总统,革命风潮已经平息,劫难已过,奕林站可岵坏帽本┑囊黄家业,遂再回北京。一进庆王府,但见满目狼藉,犹如抄家。问下人,回禀称:

“您前脚刚离府,二阿哥和五阿哥后脚就进府了。还有几位挎枪的洋兵陪着,一溜十几辆车把能拉的都拉走了。”

奕廖胖,面色坦然,“罢了,拿去就拿去吧”。

二阿哥和五阿哥,即奕炼子与五子,一喜狎妓赌博,一嗜田猎玩耍。至1930年代,费行简著《近代名人小传》,就称,庆王府的钱,“其赀已罄尽”。

标签: 历史李鸿章宋孝宗荣禄载沣溥仪

更多文章

  • 司马炎为何将皇位传给白痴儿子晋惠帝司马衷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晋武帝,房玄龄,司马伦,吕思勉,晋惠帝

    中国古代史上最动荡、最复杂时期的到来,牵扯到一个有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他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儿子,也是西晋皇室的第一任继承人。因为白痴,司马衷在位的16年形同虚设,司马氏祸起萧墙,朝政废弛。国内的纷争,边疆的不稳,最终导致北方民族的趁机涌入,开始了北方长达130多年的纷争乱世。客观上说,

  • 七国之乱,西汉中央与诸侯王国间的一次关键性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刘邦,汉文帝,汉景帝,晁错,刘濞

    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早已埋下祸根,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吴王刘濞开铜矿,铸造“半两”钱,煮海水制盐,设立官家集市,并且免去 赋税,于是吴国经济迅速发展,刘濞的政治野心也开始滋生。文帝时,吴世子入朝,与皇太子刘启(即景帝)下棋,因为争棋路发生争执,皇太子抓起棋盘将吴世子砸

  • 鄢陵大战,晋由于鄢陵之捷威震诸侯,欲霸天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晋文公,春秋,晋悼公,楚共王,战争

    鄢陵大战周简王十一年(前575),郑背叛晋国,郑子驷与楚君盟于武城。郑背晋与楚盟,晋怒,栾书认为不可失信于诸侯,于是发兵,晋厉公亲征。五月,渡黄河。郑国向楚告急,楚共王率军救援。晋范文子闻楚来救,劝厉公还。�S至却认为见强避之,无以令诸侯。于是晋楚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晋射中楚共王眼睛,楚兵败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春秋,阖闾,历史,文种,王夫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成了南方的霸主。越国是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两国在��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

  • 抗清名将袁崇焕的故事,宁远大捷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努尔哈赤,皇太极,袁崇焕,毛文龙,魏忠贤

    袁崇焕简介: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

  • 冯道:中国历史上的的"政治完人"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唐太宗,司马光,周世宗,刘知远,后唐庄宗

    冯道(882——954),自号“长乐老”,赢州景城(今河北沧州)人。他先后辅佐了5个朝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契丹)的11位君主,而且朝朝公卿,最后全身而退,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奇迹。冯道是如何在乱世政坛中得以“长乐”的呢? 善变而不失职守长期以来,许多史学家因为冯道没有在王朝交替的时

  • 有关湖广填川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张献忠,乾隆,太阳,历史,战争

    似乎是公元1642年,大明崇祯十五年,冬月傍晚。暖昧的太阳余晖把月亮染得像绣楼小姐那一半嫣红一半洁白的花绷子,别样的明净与祥和。大巴山南麓的金山寺内,百岁高僧汝悟大师已闭关修练多日,算算也该这几日出关了。主持汝悔引领全寺僧侣为他打坐颂经,时至傍晚也未觉知。忽然,北风低啸,天色渐暗,暮霭沉沉而下。天边

  • 南宋时期的连蒙抗金和蒙古入侵历史资料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忽必烈,蒙哥,阿里不哥,贾似道,孟珙

    连蒙抗金南宋在孝宗、宁宗朝时比较安定。但是,宁宗以后,奸佞当道,政治腐败,国势日衰。同时在北方,金国正面临蒙古的步步紧逼,面临亡国。朝中的对外政策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联蒙抗金;另一派认为应该铭记唇亡齿寒之道理以及海上之盟的教训,援助金朝,让金成为宋的藩屏。绍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使

  • 乾隆与香妃的故事_乾隆与香妃有没有孩子?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乾隆帝,武则天,嘉庆帝,乾隆,太平公主

    乾隆与香妃的故事这是发生在乾隆盛世,被后人广泛传颂的一个民族和亲、民族融合的动人的爱情故事。乾隆初年,我国西疆维部圣裔阿里和卓家生下一位满身溢香的奇女,取名伊帕尔,这女孩被维部誉为“的使者”,她就是后来的“香妃”.伊帕尔从小就美丽聪颖,父母亲爱

  • 秦朝法律究竟有多严密?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秦始皇,司马迁,史记,贾谊,大学

    透过两千多年厚重的 历史尘埃,秦王朝留下的“苛政”符号,随着秦简的发掘有了另一层解读——秦代法、律、令较完善,“奸邪不容,皆务贞良”,于是秦代官吏“慎遵职守”,凡事“细大尽力,莫敢怠荒”。秦律调整的范围遍及国家、社会和家庭各个领域,达到了十分细密、详备的程度,可以说从生产到生活,从个人到牛马,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