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有多惨烈?楚军坑杀二十万秦军

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有多惨烈?楚军坑杀二十万秦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81 更新时间:2024/1/15 23:12:13

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有多惨烈楚军坑杀二十万秦军?破釜沉舟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十二月,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一说为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作壁上观

此时,楚军的雄威压倒了诸侯军;援救钜鹿的诸侯国的军队有营垒十多座,却都不敢发兵出击。待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见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诸侯军人人都惊恐不已。这样打败了秦军后,项羽便召见诸侯军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时,没有一个不是跪着前行的,谁也不敢仰视。项羽从此始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统帅了。

但在《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关于诸侯军又有另一种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按《张耳陈余列传》所叙述,则诸侯军仅仅在项羽与章邯的甬道护军作战时作壁上观,待项羽进攻王离时,诸侯军则参与了围攻,俘王离、迫使涉间自杀,是楚军和诸侯军的共同战果。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综合了《史记》中《项羽本纪》和《张耳陈余列传》的说法,表述为:“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

两军决战

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两军对阵,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这情况!”

这时,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说:“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他们。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那赵高一向阿庚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时间长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而且,上天要灭秦,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都明了。现在将军您在内不能直言进谏,在外已成亡国之将,孤自一人支撑着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可悲吗?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

章邯犹疑不决,秘密派军候始成,到项羽那里去,想要订立和约。和约没有成功,项羽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与秦军交战,再次击败秦军。项羽率领全部军兵在污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

新安杀降

章邯又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项羽召集军官们商议说:“部队粮草不多,我想答应他们来订约。”军官们都说:“好。”项羽就和章邯约好日期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会晤。订完了盟约,章邯见了项羽,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先头部队,巨鹿之战结束。

部队到了新安。诸侯军的官兵以前曾经被征徭役,驻守边塞,路过秦中时,秦中官兵很多人对待他们不像样子,等到秦军投降之后,诸侯军的官兵很多人就借着胜利的威势,象对待奴隶一样地使唤他们,随意侮辱。秦军官兵很多人私下议论:“章将军骗我们投降了诸侯军,如果能入关灭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诸侯军俘虏我们退回关东,秦朝廷必定会把我们父母妻儿全部杀掉。”诸侯军将领们暗地访知秦军官兵的这些议论,就报告了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商议道:“秦军官兵人数仍很多,他们内心里还不服,如果到了关中不听指挥,事情就危险了,不如把他们杀掉,只带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进入秦地。”于是楚军趁夜把秦军二十余万人击杀坑埋在新安城南。

标签: 历史项羽章邯王离

更多文章

  • 楚汉还定三秦之战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刘邦,章邯,曹参

    楚汉还定三秦之战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三郡)封于刘邦,迫其离开关

  • 楚汉京索之战带来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刘邦,项羽,靳歙

    楚汉京索之战带来的历史影响有哪些?楚汉京索之战历史背景汉王刘邦在彭城战败后,刘邦被迫率兵退回荥阳,刘邦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和妻子吕雉被楚军虏获,被拿住做人质,诸侯本来见刘邦势大而投靠见战败纷纷脱离汉军选择中立,本来地盘军队因都让刘邦兼并的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也乘机投靠项羽。彭城之败后,刘邦为了使汉军

  • 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过程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刘邦,英布,项羽

    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过程是怎么样的?刘邦派出随何游说英布,英布决定归顺刘邦,起兵反抗楚国。楚国被逼派龙且攻打英布。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刘盈(即汉惠帝)被立为太子,被刘邦命令驻守栎阳,不久汉军水攻废丘,废丘城投降,雍王章邯自杀。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与随何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

  • 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灌婴,刘邦,项羽

    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资治通鉴》卷九对京、索之战记载道:“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大,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

  •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80万大军,曹操真实兵马到底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曹操,孙权,刘备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80万大军,曹操真实兵马到底有多少?《三国演义》里面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是:曹操带着80万大军南下,攻打刘备、孙权。在曹操的重压之下,孙刘组成了联盟,并且通过了借东风将黄盖的火船送到了赤壁岸边的曹营,最终曹操惨败,退回到了北方。事实上小说里面的赤壁之战,与现实当中有着很大的出入。撇开诸

  •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孙权逍遥津战败为何会被黑得那么惨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孙权,曹操,张辽,孙权逍遥津战败为何会被黑得那么惨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孙权逍遥津战败为何会被黑得那么惨?直接说结论:因为孙权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却被打成落水狗,自己还差点被生擒。接下来,我深度解析下这场战役。曹操赤壁惨败,为了扩大胜利果实,孙权亲率军队北攻合肥。合肥是曹魏南边门户,也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向西南可威胁东吴庐江,向东南可跨江进攻东吴首都建

  • 长平之战后难有国家可与秦国抗衡,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廉颇,周赧王,赵括,长平之战,秦国

    长平之战后难有国家可与秦国抗衡,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创造有利条件?长平之战背景战国纷争不断,各国皆施行变法欲增强国力,周赧王九年(前306年),赵武灵王在国内实施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善了赵国军力,对外战争也是胜多负少,国力日渐强盛,直至赵孝成王,赵国依旧是一方霸主。秦国经历商鞅深入变法改革后从一偏远

  • 昆阳之战中,刘秀是如何在不利局面下反败为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王邑,刘秀,王莽,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中,刘秀是如何在不利局面下反败为胜的?昆阳之战中初出茅庐的刘秀以区区三千人的敢死队击溃王邑的四十万大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这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战役,刘秀是如何在不利局面下,反败为胜的呢?我们尝试着对那段历史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分析!王莽新朝末年,改革失败,民怨沸腾,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

  • 夷陵之战刘备以怒兴师,刘备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刘备,陆逊,夷陵之战,刘备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夷陵之战刘备以怒兴师,刘备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夷陵之战,是刘备近四十年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战,刘备却败得非常惨。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奔走,仅以身免”,几万军队全军覆没,刘备自己逃回了白帝城。那么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呢?历来一说到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人们往往就会想起刘备以怒

  • 南宋的国防重地,是如何在襄樊之战中被蒙古大军攻破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忽必烈,贾似道,蒙哥

    南宋的国防重地,是如何在襄樊之战中被蒙古大军攻破的?自康王赵构定都临安以来,南宋的国防形势一直极为严峻。大片国土的丧失,不仅使南宋防御作战失去了广阔的战略纵深,经济实力也遭受巨大损失。更由于北方山关河川地化为敌有,使得长江、淮河成为南宋在应对女真、蒙古利用快速机动能力而发动猛攻之时的最后防线。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