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夷陵之战蜀汉只损失五万人,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蜀汉只损失五万人,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00 更新时间:2023/12/13 3:42:51

夷陵之战蜀汉只损失五万人,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至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吴、蜀之间爆发了一场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性战役--夷陵之战。在三国时期,这场历时十五个月(章武二年闰六月)的战争,既是最为持久,也是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

夷陵之战的惨败,蜀汉集团从此彻底退出荆州争夺战,蜀汉君臣们兴复汉室、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也彻底受阻。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如此大规模的伐吴之战?传统学者的观点多数认为夷陵之战的起因是复仇。据《三国志法正传》载:“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仇。”又《三国志刘晔传》载:“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实际上,夷陵之战的发生,已是关羽被杀一年半之后的事,刘备哀伤兄弟死亡的愤怒情绪或许早已冷静下来,况且其已年过六旬,按理说不应该如此感情冲动。

这样看来,夷陵之战应该是蜀国与吴国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的利益之战。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讲得非常清楚:“荆州北据汉、河,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若跨有荆、益……;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赤壁之战后,刘备攻取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但非长江要塞,不具备进军巴蜀的条件。210年(建安十五年),刘备利用孙权惧怕曹操进犯,向其“借”得南郡,为谋取巴蜀取得有利的后方基地。

次年,刘备应刘璋请求,留诸葛亮、关羽守荆州,亲率万人入蜀,并于214年谋取了益州。

于是,刘备就以荆、益两州为根据地,于221年建立起蜀汉政权,与曹魏、孙吴形成鼎足之势。

可是,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和益州,对孙权据荆州以确保江东,然后实现西占益州并向南发展,相机夺取天下的战略方针,构成直接威胁。

关于夷陵之战中双方的兵力。《三国志陆逊传》载陆逊统率吴军“五万人拒之”。

而《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载曰:“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那么,可以推算蜀汉参战的总兵力应在十万左右。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保守估计刘备损失的军队,最多应该在五万上下(一万余蜀兵被杀)。在三国时期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这样的战争规模也不多见。

夷陵之战后,蜀汉国力大损,牺牲了众多将领谋士,丧失了大部分优秀的文臣武将,以及多年训练而成的最精锐部队,军事实力至少削弱一半。

实际上,当时的蜀国已无与魏国抗衡、吴国斗勇的实力。致使日后孔明与曹魏纠缠数十年却“出师未捷身先死”。

当然,孙吴也重新认识到北顾之忧,不得不恢复吴蜀联盟,共同对付曹魏,使三国鼎足局面又持续四十年之久。

标签: 历史刘备夷陵之战三国蜀汉

更多文章

  • 古代北伐到底指的是什么地方,古人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朱元璋,元朝,明朝

    古代北伐到底指的是什么地方,古人为什么要坚持北伐?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等武侠电视剧相信大多数朋友都看过,“中原各路英雄豪杰”这句是里面开大会的时候经常说的话,那么大家知道这里面说的中原具体指的是哪儿吗?中原主要指是黄河以北的洛阳一带地区,古代的王朝都城多在这一带。今天我们要说

  •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命名的,史思明为何很少人提及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安禄山,安庆绪,安史之乱,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命名的,史思明为何很少人提及?在史书中,安禄山与史思明在“安史之乱”事件中的地位是相差无几的,没什么区别。如若不然,史家是不会用他们各自的姓,然后合二为一来命名此次动乱的。“安史之乱”的后半段,也就是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失败,赤壁之战曹操是因为火攻才失败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曹操,三国,黄盖,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失败,赤壁之战曹操是因为火攻才失败的吗?在中国历史上,赤壁之战是决定汉末三分天下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经过《三国演义》的演绎,特别是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等故事的渲染,夯实了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的民间记忆。那么,奠定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

  • 长坂坡之战赵云都敢孤身一人,夏侯楙带人围困时赵云为何说吾命休矣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夏侯楙,三国,刘备

    长坂坡之战赵云都敢孤身一人,夏侯楙带人围困时赵云为何说吾命休矣?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先后跟随刘备参与了一系列的对外战争,是五虎上将之一。可以说赵云作为蜀汉大将,为西蜀政权的建立而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三国演义》当中赵云的形象是一位优秀的武将,

  • 吴国成功攻占楚国国都,为何最终没能覆灭楚国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申包胥,阖闾,秦哀公

    吴国成功攻占楚国国都,为何最终没能覆灭楚国呢?周敬王十三年,蔡国蔡昭侯、唐国唐成公,为报被楚令尹子常拘禁三年的仇,决定背叛楚国,与晋、吴两国结盟。这两国的背叛使得楚国北侧失去了重要的屏障。次年春,应蔡国之请,十八国国诸侯在召陵会盟,准备商议共谋伐楚。同年四月,晋国使蔡国出兵攻灭楚国的附庸沈国。楚国也

  • 为什么说平壤之战是万历名将李如松的巅峰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明朝,平壤,日军,平壤之战,李如松

    为什么说平壤之战是万历名将李如松的巅峰之战?平壤之战是明万历二十一年 ( 1593 )明朝在朝鲜平壤围歼日军的一场攻坚战。万历二十年日本太政大臣关白丰臣秀吉假道伐明遭拒后,发兵14万人进攻朝鲜短时间内朝军被打得大肆溃败,日军顺利侵占平壤。小西行长领兵3万据守平壤城。明廷应朝鲜国王李昖请求,命李如松为

  • 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明朝,平壤,张居正,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

    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公平地讲,到了明朝中后期,军队体制和练兵手段已经很落后,而规模却过于庞大,这就难免造成士兵素质整体低下,不像日军经过多年的内战打拼,兵精将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中国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张居正才死几年,他生前的改革成果仍然存留了一部分,这就使得明朝有充足的

  • 碧蹄馆之战有多惊心动魄?碧蹄馆之战明军五千人马打四万日本人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日军,高桥,田市,碧蹄馆之战,明军

    碧蹄馆之战有多惊心动魄?碧蹄馆之战明军五千人马打四万日本人?1月8日李如松攻克平壤,修整过后,就派出了骑兵对王京进行侦查。在1月25日,查大受率领的500多人的侦查部队在王京西大门的慕华馆附近与加藤光泰的巡逻队遭遇,两军立即发生交战,加藤光泰的铁炮队被明军击杀七十多人后逃回王京,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遭

  • 界桥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公孙瓒在元气大伤下最终覆亡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公孙瓒,袁绍,刘虞

    界桥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公孙瓒在元气大伤下最终覆亡?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冬,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此战之后双方仍然争战不断,如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历时两年,以双方互相耗尽兵粮及董卓借汉献帝之名遣使和解告终。背景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冬,袁术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屯兵阳城。在孙坚出兵攻打

  • 吕光攻龟兹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吕光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苻坚,王弥,西域,吕光攻龟兹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吕光是如何获胜的

    吕光攻龟兹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吕光是如何获胜的?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建元二十年(384年),前秦骁骑将军吕光率军攻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获胜的作战。建元十八年(382年)九月,车师前部王弥寞、鄯善王休密驮到前秦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朝见前秦国主苻坚。恳请前秦像汉朝一样设置都护统治西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