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大盗不盗”是何意思?原来古代政府都是这么坑老百姓的!

“大盗不盗”是何意思?原来古代政府都是这么坑老百姓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62 更新时间:2024/2/9 9:45:39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许多政府都是收支不平衡的,这也导致了许多政府坑老百姓的事件,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大盗不盗”是何意思?原来古代政府都是这么坑老百姓的!

货币历史由来已久,它的诞生是为了方便人们之间进行交易,货币本身或许不值钱,古代用了许多东西当作货币,但它们在交易中都可以衡量物品的价值,是市场赋予了它们价值,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货币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规律体系,世界全球化让货币可以通过汇率而畅通世界,但是在落后的古代,货币的使用并没有这么方便。

就比如说宋朝的四川,在省内人们使用的都是铁钱,而一旦出省,他们就不能再用铁钱交易了,因为大家使用的都是铜钱,所以他们事先会在铁铺兑换铜钱,而外省人想要来到四川的话,也需要兑换货币。史料中有过记载,苏东坡和弟弟从四川要到开封之时,需要先去可以兑换货币的地方,有了铜钱才能继续走。

古代也有一套货币兑换比率,不过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方,比率是会变化的。当时的比率是“一缗铜钱卖四缗铁钱”,也就是一文铜钱换四文铁钱,但在宋太宗时期,比率发生了变化,一文铜钱可以换八文铁钱。这样看来铁钱在当时的购买力并不高,而四川省的人们都在使用铁钱,当进行大笔交易的话,可以想象到会用车搬运铁钱,即便是小笔交易,对于人们的携带,也是极不方便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困境,宋朝诞生了新的发明,四川省有些人印造了纸币,为其取名为交子,便携的纸币一经发行就受到了商人们的广泛应用,不过此时只是“民办”交子,官方还未承认,并未大肆发行,但在四川,它的价值已经超过了规定的面值,在一大笔的交易中,商人们都会优先选择纸币。在苏辙小时候,纸币的发行量并不高,还未发生过通货膨胀,“一贯一百可以买一贯”,一千文的纸币可以换到一千一百文铁钱。

等到交子发行量变高后,这时候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临近年末,交子贬值,一千文的交子只能换到九百多文铁钱。而进行兑换的场所仍然是在铁铺,当手中有大笔铁钱要交易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选择推着车搬运铁钱去兑换纸币,因为交子的面值很大,这样能够方便人们携带,不过也正是因为纸币面值大,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并不方便,所以也有人会去将纸币换成铁钱。

纸币的方便是公认的,渐渐的交子开始走出四川,到了南宋,纸币改名为“会子”,已经在全国公开发行了,纸币的印造和发行由官家管理。在不同皇帝时期发行的纸币都有着一定的期限,比如宋高宗时期的纸币不能在宋孝宗时期使用,新皇即位后,会子就有了新的版本,人们就需要拿手中的会子去兑换新的。

政府虽然统一向全国各地发行货币,但是并非每个地区的百姓都能接受会子的使用,而且随着会子的大量发行,会有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情况,这就导致会子和铜钱的兑换比率是在不断浮动的,就连新旧会子的汇率也在变化。在宋高宗早期的时候,“钱引一道卖铜钱一贯”,面值一千文的会子可以兑换一千文铜钱,而十几年过去后,“钱引十道,市价止是四贯”,纸币的价值大打折扣。

可为何面值相同的新旧会子之间的汇率也会发生变化呢?

因为它是纸币, 而且刚出来的时候人们多用于大型交易,就在苏辙回忆之前的时候也说交子的使用并不广泛,而且当时一千文交子可以换一千一百多文的铁钱。但在后来交子广泛后,慢慢的贬值,一千交子只能换九百文铁钱。不管铁钱也好还是交子也好,总之上升和跌落,四川人都得去钱铺兑换。

人们在大型交易的时候,因为铁钱不方便就装在车里一大堆去换交子,而交子数额太大,无法找零,只好又换铁钱。本来在南宋,四川只有一部分地区用交子,后来竟然到全国推广,并改为会子,政府也参与到了其中,但是会子是规定了流通的期限的,在宋高宗时期发的会子,到宋孝宗时候就没法在用了,只好重新在发行会子。

因此数量的变化,加上通货膨胀也在发生变化,民间百姓对于会子的认可也是褒贬不一,因此这会子和铜钱的比率就一直不固定。一开始宋高宗的时候一千会子还能换一千铜钱,但是到了后来只能换四百了,因此那会儿也有通货膨胀紧缩这个状态。后来在中期的时候,政府又开始发新会子,不允许用旧的了,百姓只好去把旧的换成新的,但是一千三的旧会子只能换一千的新会子,这不是在变相和老百姓拿钱吗?

陆游还曾专门去想过这个问题,其实在纸币发行过多就会导致贬值,那么当时一千的会子也只能换八百的铜钱,那剩下200呢?是到了南宋的政府里面了。因此人们也说,大盗不盗,也就是政府随便涨涨物价,抬一下汇率,老百姓的钱就入了政府了。

同样的时期早在三国时期的刘备就做过。

三国时期曹操拥有北方,北方地广人稀,曹操拥有大量的地理资源,但是依然要为军费发愁,那东吴和蜀汉呢?他们两家又是怎样维持财政的呢?东吴靠海又是鱼米之乡,不用为财政发愁,但是蜀汉就不一样了,刘备的蜀汉偏居西南,地理环境限制了蜀汉的发展,再加上年年征战,刘备比另两家更缺钱,但是一直以仁义示人的刘备自然不会去干盗墓的,但是比起曹操,刘备反而更缺德,因为他打造了直百钱,曹操盗墓是盗取死人的钱,而他的做法可以说是直接抢夺活人的钱。

刘备为了维持财政打造的直百钱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打造一枚钱币,但是强行给它赋予一百枚钱币的价值,在汉代,百姓使用的都还是铜钱,这是需要用铜来打造的,铜钱的价值就取决于它的重量,而后来的白银一样,交易时是看钱币的重量的,虽然比起后来的白银,汉代的铜钱看上去并不值钱,但是在汉代和先秦时代,白银还没有大量流入中国,制铜技术尚不发达的时候,铜钱就显得很贵重。

但是刘备命人打造一枚才五铢重的钱币却要百姓承认这枚钱币价值等同于一百枚五铢重的钱币,他一下子就从百姓那里夺走了99枚五铢重的钱币的财富,这是有多缺德,刘备这种做法就是货币掠夺,直百钱流入市场没多久,蜀汉就库府充实了,但是百姓可就被坑惨了,直百钱是建立在蜀汉政权的信用上的,一旦蜀汉垮台,蜀汉百姓这一枚直百钱钱币在曹魏百姓眼里就只值一枚五铢钱的价值。

刘备的行为在经济学家眼里就是一种非常无耻毫无道德的财富掠夺,现在各个国家使用的都是纸币了,纸币比起古代的贵金属货币更需要政府的信用支撑,一个国家如果泛滥的制造纸币,就会使货币贬值,在无形中夺走百姓的财富,这就是一种非常无耻的行为,正因为纸币需要国家信用的支撑,而一个国家会不会像刘备一样缺德并不好说,这就导致了黄金这种贵金属一直受人追捧。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民间最神秘的组织“赊刀人”,号称鬼谷子传人,卖刀不要钱只留一预言,它究竟是何来历?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民间有许多传闻非常神秘的组织,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民间最神秘的组织“赊刀人”,他们号称鬼谷子传人,卖刀不要钱只留一预言,究竟是何来历?这群人很奇怪,他们身背数把菜刀,走街串巷,嘴里吆喝着“卖刀来、卖刀来”。当你买他刀的是,他却分文不取,只是给买刀的人留下一句谶语,便将刀留给你,

  • 历史上车辆的发展演变,房车的出现早在明朝时期就诞生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现代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常用工具,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汽车。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历史上车辆的发展演变,房车的出现早在明朝时期就诞生了!在远古时候,人类最早的运输工具是木棒。后来人类从渔猎时代进入了畜牧时代,某些野兽经过驯化成为家畜,供人役使。驮运物品的驮兽便成了人类的重要运输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

  • 清朝的官员规矩究竟有多少?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就连下跪前拍两下袖子,里面都有这么多门道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自古以来各个朝代的官员规矩都有着些许的差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清朝时期官员的规矩,究竟有多少?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就连下跪前拍两下袖子,里面都有这么多门道。先说说清朝的跪拜礼,臣子们在跪拜皇帝之前都会先拍两下袖子,很多人看到这个场景都会疑惑:为何下跪之前要拍两下袖子?根据专家对史料研究,发现这个“拍两

  • 重阳节的由来以及习俗,你知道多少?唐朝的大诗人们曾这样过重阳节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是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那么关于它的由来以及习俗,你知道多少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唐朝的大诗人们曾这样过重阳节。重阳节是什么意思重阳节寓意:一元肇始,长久长寿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

  • 永贞革新:一场仅持续100多天的失败改革 改革者借改革之名大肆谋私 永贞革新为何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00多天。最后因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而以失败告终。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场“百日革新”比较有名。大家最熟悉的,是戊戌变法,该变法虽然失败了

  • “烈女”与“列女”的区别,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被称为列女?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但是也同时诞生了许多不为人们所众知的知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烈女”与“列女”的区别,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被称为列女?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最初读文献的时候,对“烈女”与“列女”的明确界限和区分联系,并没有更多更明确的概念,直观印象就是其中记载的都是各个时

  • 韩国人为何被称作“高丽棒子”?这个词从何而来?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在国内,对韩国人有个众所周知的称号,就是“高丽棒子”,那么这个词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为何将韩国人称作“高丽棒子”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有人说,“棒子”一词是指朝鲜人种的玉米。这个说法的可信度不高。玉米的确是广大北方农田里常见的粮食作物,种植条件简单,而且晒干后容易保存,因此在土地资源不算很丰富的半岛

  • 历史上豆腐的起源,究竟是哪个朝代,是谁发明了它?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我国悠久的历史中除了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外,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美食,豆腐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他的起源是哪个朝代,又是谁发明了它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要提豆腐,必须要提大豆,没有大豆,就没有豆腐。大豆被称为“豆中之王”,不只是豆子能吃,在古代大豆苗的嫩叶被称为“藿”,是古代的五蔬之一,也是重要的蔬菜之

  • 唐朝的“斜封官”是什么官?为何臭名昭著,还每年新增官员高达万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在历朝历代都有着许多特殊的官员职位,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唐朝的“斜封官”是什么官?为何臭名昭著,还每年新增官员高达万人?唐中宗时,安乐公主深受父母钟爱。她自封皇太女,恃宠骄横,权倾天下,以皇帝名义直接任命官员,公开卖官鬻爵,以至于“王侯宰相多出其门”。安乐公主此类封官被称为“斜封官”。这就是历史上臭

  • 播州杨氏:神秘的土司部落 一个雄霸西南七百多年的大家族 最后被明朝政府所灭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播州杨氏是中国西南历史上的一个土司政权。自唐朝唐僖宗乾符三年,杨端割据播州,形成世袭土司政权,直到明朝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杨氏被明朝政府所灭。杨氏占据播州前后历经二十九代,历时七百余年。播州杨氏的不倒历程播州位于西南腹地,设立于唐贞观十三年,州治位于今天的贵州遵义。唐僖宗乾符三年,播州已经被南诏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