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东兴之战是怎么回事?东吴的诸葛恪在这一战中一举成名

东兴之战是怎么回事?东吴的诸葛恪在这一战中一举成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17 更新时间:2024/1/16 10:19:39

东兴之战,发生于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东吴的南郡、武昌、东兴。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

背景

孙权令作濡须坞,又于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濡须水上筑堤,以阻挡魏军。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月,孙权病亡,魏国大将军司马师欲分兵三路进攻吴国,下令:以安东将军司马昭作为都督、元帅、监军,统领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共计七万人伐吴,战于东关,此为东路军;以毌丘俭率领伐吴的中路军,进攻武昌;以王昶率领伐吴的西路军,进攻南郡。吴国大将军诸葛恪,命人修筑大堤并在两山之间筑城两座,令将军全端守西城(西关),都尉留略守东城(东关),以防魏军。

结果

魏军前部督韩综、乐安太守桓嘉等人都沉没在水中,死者数万人。韩综过去是吴国的叛将,多次为害吴国,孙权常常痛恨得咬牙切齿,诸葛恪命人送回韩综首级以祭告大帝庙。缴获魏军的车辆、牛马、骡驴等都数以千计,资材器物堆积如山,凯旋而归。

司马昭在战败后,询问众人:“近曰之事,应该是谁来承担咎过?”王仪称:“罪责在元帅。”司马昭大怒道:“王仪!你要委罪于我吗?”于是,下令斩杀了王仪。

进攻南郡的王昶、进攻武昌的毌丘俭在听说进攻东兴的东路魏军失败之后,各自烧毁营地后撤走。

朝臣议论想要把诸将罢官降职,大将军司马师说:“我没有听诸葛诞的话,才造成这样的后果。这是我的错误,各位将军有什么罪?”于是全部宽宥了他们。司马师之弟安东将军司马昭当时为东路军的都督、元帅、监军,所以,只削去司马昭一人的爵位而已。任命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毌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影响

魏军死伤者众,对礼制居然也产生影响,据《晋书·礼志中》所载,温峤以寇侵为由,不至其母的殡葬,引起朝廷非议。司马睿让群臣议论,论者提及东关故事:三年丧期完后,礼除。

据《宋书·郑鲜之传》提及东关之役死者众多,司马师下令丧礼从简,守丧期间也不禁止婚嫁和入仕。永嘉之乱后王敦复引这典故,因是当时环境下的国家大事;《陈书·沈洙传》讲述东关一役,棺材不够葬礼无期,议以为礼无终身之丧,因而制使除丧服。

评价

毌丘俭、文钦在起兵讨伐司马师之际,发布的檄文认为东兴之败是司马师的十一条大罪之一,评价说:“贼退过东关,坐自起众,三征同进,丧众败绩,历年军实,一旦而尽,致使贼来,天下骚动,死伤流离。”

标签: 历史东兴之战诸葛恪

更多文章

  • 宋元时期的襄阳之战有什么历史意义?其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宋元,襄阳之战

    襄阳之战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战争史上一次规模巨大、历时漫长,死伤无数,意义重大的战役,这次战役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襄阳之战失败后,南宋迅速灭亡,没几年就被元朝吞并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史料上却找不到元朝著名将领速不台攻打襄阳的记录,当时的统帅是元朝的另一位将军

  • 鄢郢之战竟导致楚国走向没落,秦将白起因此受封武安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鄢郢之战,白起

    鄢郢之战是前279年至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夺取楚国洞庭湖周围的水泽地带、长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云梦县一带)的大片土地的战役。此战过后,楚国国力大损,此后一蹶不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

  • 兴势之战为什么会发生?竟为日后曹爽的倒台埋下伏笔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兴势之战,曹爽

    兴势之战是指三国时期魏军蜀汉军于兴势(今陕西洋县北)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蜀军击退魏军进攻。曹爽不听劝告,大肆进攻,结果失败,为日后的倒台埋下伏笔。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亡,辅政的大将军曹爽急于建军功树威于天下,于正始五年贸然率军攻蜀。三月

  • 曹魏时期为什么会爆发淮南三叛?三次兵变造成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曹魏,淮南三叛

    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

  • 宛城之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宛城之战曹操哪个儿子死了?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宛城之战,曹操

    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宛城”成为京剧、豫剧、粤剧等著名传统戏曲。背景曹操将汉献帝迎奉到了许县,改名为许昌,又叫许

  • 易京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这场战役发生在汉末哪一年?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易京之战,汉末

    易京之战是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背景公元1

  • 南皮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这场战役的胜利对曹操有何好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南皮之战,曹操

    南皮之战是汉末205年的一场战役。此战宣告了袁绍死后争夺其继承权的儿子之一袁谭被父子俩共同的敌人、位列三公的曹操所灭。曹操已经重创了袁绍的另一子袁尚,他在南皮的胜利使他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0年,有权势的北方军阀袁绍在

  • 五丈原之战是一场怎样的战役?诸葛亮在此陨落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五丈原之战

    你真的了解五丈原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五丈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听起来却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悲凉自然来源于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败,但是最终也还是没能完成光复汉室的心愿,而五丈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后一站,他最终也是在这里病逝。那么今天,就让

  • 夷陵之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基本相同 此战为何会被称为三国著名战役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三国,夷陵之战

    对夷陵之战出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有三大著名战役,即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和光头战都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在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刘备所统领的蜀军和陆逊所统领的吴军,他们双方投入的兵力基本上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

  • 和通泊之战之中,骁勇善战的满洲八旗兵为什么会惨败?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和通泊之战,清朝

    对和通泊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无论是秦汉、隋唐、两宋还是大明,北方游牧民族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心头大患,虽然每个朝代都发力征讨,但是阻拦游牧骑兵的长城,却从未间断过烽火。这种情况在清朝初期得到了改变。努尔哈赤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宣布“七大恨”反明后,八旗军队所向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