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华阳之战的结果对秦国有什么影响?白起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华阳之战的结果对秦国有什么影响?白起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82 更新时间:2024/1/23 16:48:31

华阳之战是秦昭襄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韩国的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魏赵联军十五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

前275年,赵国与魏国进攻韩国的重要城邑华阳,韩国秦国求救,秦昭襄王便派遣武安君白起、穰侯魏冉和客卿胡阳率军救援韩国。秦军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平均每日急行百里的行军速度进行长途奔袭,突然出现在华阳的战场上,大败赵、魏联军。

此战,秦军共斩首魏军十三万,俘虏三名魏将,魏将芒卯败逃,赵国将领贾偃亦被秦军击败,秦军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中。秦军乘胜攻取了魏国的卷县、蔡阳和长社和赵国的观津,魏国被迫献南阳与秦国求和。

华阳之战交战双方就是秦与三晋.交战一方是谋求强兵富国的秦,而秦是当时战国后期的一大强国,另一方则是三晋,三晋就是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到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山西省的别称。

战争背景

战国时期秦与赵、魏所进行的一场战争。前279年,秦大举攻楚,占领楚都郢,建立南郡,此后秦将主要攻击目标对准魏国。秦原曾远征齐国,攻取齐的定陶等城邑,然这个地区不和秦本土相连接,所以,秦力图灭掉横亘在秦与陶邑之间的魏国。同时,灭魏以后可以隔绝燕、赵与楚、韩的联系,给对付秦国的“合纵”以打击。前275年,秦伐魏,攻至魏都大梁,韩派暴鸢救援,被秦打退,魏不得已而献温地于秦求和。前273年,魏联合赵国攻韩,打到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

战争起因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攻打到韩国重城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韩国无力抵抗求救于秦国,秦国随即派军队救援韩国,与魏国赵国在华阳展开激战。秦国攻占魏国的最大原因其实是攻占齐国,而齐国与秦国的本土不连接,所以,秦国试图先攻破地理位置在中间的魏国。同时,灭掉魏国以后可以断绝燕国赵国与楚国韩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打击除秦国外的其他国家。

华阳之战经过的第二个阶段前275年,秦国攻打魏国,攻至魏国的主都大梁,韩国派暴鸢救援,被秦国打退,魏国不得已想秦国贡献温地从而求得继续生存。华阳之战经过的第三个阶段前273年,魏国联合赵攻打韩国,并且打到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韩国因为势力单薄求救于秦国,秦国派去军队救援韩国并且在华阳攻破了魏国和赵国,并且斩首敌军15万人。

标签: 历史华阳之战秦国

更多文章

  • 东兴之战是怎么回事?东吴的诸葛恪在这一战中一举成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东兴之战,诸葛恪

    东兴之战,发生于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东吴的南郡、武昌、东兴。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

  • 宋元时期的襄阳之战有什么历史意义?其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宋元,襄阳之战

    襄阳之战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战争史上一次规模巨大、历时漫长,死伤无数,意义重大的战役,这次战役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襄阳之战失败后,南宋迅速灭亡,没几年就被元朝吞并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史料上却找不到元朝著名将领速不台攻打襄阳的记录,当时的统帅是元朝的另一位将军

  • 鄢郢之战竟导致楚国走向没落,秦将白起因此受封武安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鄢郢之战,白起

    鄢郢之战是前279年至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夺取楚国洞庭湖周围的水泽地带、长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云梦县一带)的大片土地的战役。此战过后,楚国国力大损,此后一蹶不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

  • 兴势之战为什么会发生?竟为日后曹爽的倒台埋下伏笔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兴势之战,曹爽

    兴势之战是指三国时期魏军蜀汉军于兴势(今陕西洋县北)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蜀军击退魏军进攻。曹爽不听劝告,大肆进攻,结果失败,为日后的倒台埋下伏笔。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亡,辅政的大将军曹爽急于建军功树威于天下,于正始五年贸然率军攻蜀。三月

  • 曹魏时期为什么会爆发淮南三叛?三次兵变造成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曹魏,淮南三叛

    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

  • 宛城之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宛城之战曹操哪个儿子死了?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宛城之战,曹操

    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宛城”成为京剧、豫剧、粤剧等著名传统戏曲。背景曹操将汉献帝迎奉到了许县,改名为许昌,又叫许

  • 易京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这场战役发生在汉末哪一年?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易京之战,汉末

    易京之战是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背景公元1

  • 南皮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这场战役的胜利对曹操有何好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南皮之战,曹操

    南皮之战是汉末205年的一场战役。此战宣告了袁绍死后争夺其继承权的儿子之一袁谭被父子俩共同的敌人、位列三公的曹操所灭。曹操已经重创了袁绍的另一子袁尚,他在南皮的胜利使他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0年,有权势的北方军阀袁绍在

  • 五丈原之战是一场怎样的战役?诸葛亮在此陨落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五丈原之战

    你真的了解五丈原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五丈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听起来却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悲凉自然来源于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败,但是最终也还是没能完成光复汉室的心愿,而五丈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后一站,他最终也是在这里病逝。那么今天,就让

  • 夷陵之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基本相同 此战为何会被称为三国著名战役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三国,夷陵之战

    对夷陵之战出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有三大著名战役,即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和光头战都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在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刘备所统领的蜀军和陆逊所统领的吴军,他们双方投入的兵力基本上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