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易京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这场战役发生在汉末哪一年?

易京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这场战役发生在汉末哪一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755 更新时间:2024/1/21 9:05:53

易京之战是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背景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败走勃海还蓟(今北京西南)后,虽有反击幽州牧的胜利,被朝廷封为易侯,但受袁绍及刘虞旧将的合击,屡战屡败,公元195年(兴平二年)退至易,屯田稍得自支。一年之后,击破袁将麴义

易地南临易水,公孙瓒令挖壕沟十道环绕,堆积山丘(称“京”)高各五六丈,上筑营驻兵。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其上建楼,公孙瓒自居,置铁门,呈送文书系绳引上。城内储谷300万斛。公孙瓒欲长期固守再相机出击。袁绍致书劝和,公孙瓒置之不理。袁绍又遣将进攻,连年不能克。

就写信给公孙瓒,想与他解开过去的仇怨,互相联合。公孙瓒不予理睬,反而增强防备,他对长史、太原人关靖说:“如今四方龙争虎斗,显然没有人能连年坐在我的城下相守,袁绍能对我怎么样!”袁绍于是大举增兵,向公孙瓒进攻。在此之前,公孙瓒据守各地的将领中,有人被敌军围困,公孙瓒不肯救援,他说:“如果救了这一个人,会使其他将领以后依赖救援,不肯努力奋战。”

过程

长驱直入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袁绍倾力进攻。公孙瓒派到南境营寨防守的将领,自知坚守不住,又知必定不会有人援救,于是有的投降,有的溃散。袁绍大军长驱直入,到达易京城门。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的将领们求援,并准备自己率领精锐骑兵出城,奔往西山,带领黑山军反攻冀州,切断袁绍的退路。

关靖劝阻公孙瓒说:“如今将军部下将士无不怀着离散之心,所以还能坚守,只是因为顾念全家老少都在这里,而且依赖将军在此主持大局。继续坚守,拖延时日,或许能使袁绍知难自退。如果将军舍弃他们,率兵出城,后方无人作主,易京的陷落,便指日可待。”公孙瓒于是放弃出城打算。袁绍大军逐渐进逼,公孙瓒部众日益窘迫。

攻破易京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春天,黑山军首领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援救公孙瓒,张燕的援军还未到,公孙瓒秘密派使者送信给公孙续,让他率五千铁骑到北方低洼地区埋伏,点火作为信号,公孙瓒打算自己出城夹击袁绍围城部队。袁绍的巡逻兵得到这封书信,袁绍就按期举火,公孙瓒以为援军已到,就率军出战。

袁绍的伏兵发动进攻,公孙瓒大败,回城继续坚守。袁绍围城部队挖掘地道,挖到公孙瓒部队固守的城楼下,用木柱撑住,估计已挖到城楼的一半,便纵火烧毁木柱,城楼就倒塌了。袁绍用这种方法逐渐攻到公孙瓒所住的中京。

斩杀公孙

公孙瓒自料必定不能幸免,就绞死自己的姊妹、妻子儿女,然后放火自焚。袁绍催促士兵登上高台,斩公孙瓒。田楷战死。关靖叹息说:“以前,如果不是我阻止将军自己出城,未必没有希望。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时,自己一定与他分担患难,怎么能自己独自逃生呢!”就骑马冲入袁绍军中而死。公孙续被匈奴屠各部杀死。

袁绍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最强的割据势力,并开始了大举南进的准备。

结果

袁绍于此战中成功统一河北,再无后顾之忧,并兼并公孙瓒的军队和获得公孙瓒在易京囤积的三百万斛军粮,实力大增,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评价

从军事角度讲,公孙瓒“筑京屯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形式也有所创新,但公孙瓒不能主动出击,僵板固守是战略上错误,对被困士卒不欲援助,造成外围阵地丢失,削弱了战斗力。在反击袁军地道进攻战中乏术,袁绍则采用挖地道至楼底,再放火烧木造成楼坍塌,其法之妙是攻防战中的成功之处。

对于袁绍在此战中的出色指挥,公孙瓒在给张燕的求救信中曾说:“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日穷月蹴,无所聊赖。”

标签: 历史易京之战汉末

更多文章

  • 南皮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这场战役的胜利对曹操有何好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南皮之战,曹操

    南皮之战是汉末205年的一场战役。此战宣告了袁绍死后争夺其继承权的儿子之一袁谭被父子俩共同的敌人、位列三公的曹操所灭。曹操已经重创了袁绍的另一子袁尚,他在南皮的胜利使他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0年,有权势的北方军阀袁绍在

  • 五丈原之战是一场怎样的战役?诸葛亮在此陨落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五丈原之战

    你真的了解五丈原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五丈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听起来却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悲凉自然来源于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败,但是最终也还是没能完成光复汉室的心愿,而五丈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后一站,他最终也是在这里病逝。那么今天,就让

  • 夷陵之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基本相同 此战为何会被称为三国著名战役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三国,夷陵之战

    对夷陵之战出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有三大著名战役,即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和光头战都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在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刘备所统领的蜀军和陆逊所统领的吴军,他们双方投入的兵力基本上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

  • 和通泊之战之中,骁勇善战的满洲八旗兵为什么会惨败?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和通泊之战,清朝

    对和通泊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无论是秦汉、隋唐、两宋还是大明,北方游牧民族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心头大患,虽然每个朝代都发力征讨,但是阻拦游牧骑兵的长城,却从未间断过烽火。这种情况在清朝初期得到了改变。努尔哈赤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宣布“七大恨”反明后,八旗军队所向披

  • 逍遥津之战东吴的兵力是曹魏的好几倍之多 曹魏是如何打败东吴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逍遥津之战,张辽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逍遥津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逍遥津大战是当时张辽的巅峰之战。逍遥津之战是当时合肥大战之中的一场。合肥大战前前后后总共有半个月左右,逍遥津大战在合肥战役的最后时期,是在孙权撤军的时候。合肥大战是当时曹操攻打张鲁的时候,孙权主动带着兵把曹魏的东方给打开了一个缺口。

  • 陆逊北伐均无败绩 陆逊为什么消灭不了曹魏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陆逊,北伐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陆逊北伐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备阵营有着主角光环的加持,用在他们身上的笔墨自然是更为用心,但是演义小说毕竟夹杂着情感倾向与艺术加工的成分,很多人物没有进行过多赘述,而他们的光芒却并没有就此被掩盖,陆逊就是这样的能人。在历史上,诸葛亮有失算之

  • 刘备征战多年,为何会败在儒将陆逊的手中呢?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三国,陆逊

    陆逊,继吕蒙之后的东吴大都督。本名陆议,是孙策的女婿,出身江东大族、儒学世家。他的叔父陆绩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家族的熏染使他与一般的武将不同,自称"书生"。他二十一岁时,孙权为将军,他参为幕府,后为海昌屯田都尉兼领县事。那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很乱,不少人占山为王。陆逊经得允许,找募兵马,深入深山

  • 长平之战赵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赵括只是其中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赵国,长平之战

    还不知道:赵国战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在赵国长平一带发起一场事关两国国运的大战,此战秦国主攻,赵国主防,双方投入兵力将近数百万,在长平整整对峙了三年,最终赵国战败,秦国坑杀了赵国四十五万降卒,这直接导致了后来东方六国再也无法抗击秦国了。此战的起

  • 邯郸之战与长平之战的结局为什么如此的不同?长平之战对秦国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秦国“战神”白起率军在赵国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打了一场影响整个战国局势的大战,史称长平之战。此战赵军惨败,秦军得以进占长平,自此战之后,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势已初步形

  • 官渡之战对历史的格局有哪些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三国,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焚毁袁军粮草,使得袁军丧失斗志,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背景汉献帝建安元年,曹操迎天子(即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