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陆逊北伐均无败绩 陆逊为什么消灭不了曹魏

陆逊北伐均无败绩 陆逊为什么消灭不了曹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89 更新时间:2024/2/2 4:02:27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陆逊北伐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备阵营有着主角光环的加持,用在他们身上的笔墨自然是更为用心,但是演义小说毕竟夹杂着情感倾向与艺术加工的成分,很多人物没有进行过多赘述,而他们的光芒却并没有就此被掩盖,陆逊就是这样的能人。在历史上,诸葛亮有失算之时,张飞关羽也有败落的一战,但是陆逊几乎是三国时期仅有的毫无败绩的三军主将。

陆逊可以说是三国中期东吴防线的奠基者,还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将”,在三国中,得此殊荣的三国名将仅有六位,除了陆逊,还有曹操、关羽、周瑜司马懿邓艾,都是一时俊杰。也许在三国中,陆逊的声名不如他们,但是能与他们比肩,他的能力就可见一斑了。作为东吴的一员主将,能够鲜有败绩,陆逊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而这样优秀的名将,他的能力足以创造辉煌的战绩,最好的证明就是东吴对曹魏的四次北伐战役,战果丰硕。但是东吴却没有就此一举歼灭,反而给了曹魏政权喘息之机,原因何在呢?

在陆逊四次北伐中,第一次北伐就是著名的石亭之战,采用的是诱敌之计。孙权帐下的鄱阳太守周鲂假意投诚于曹休,引得曹休带兵出战,在陆逊阵前指挥下,曹休落入了左中右三方包围,最终不敌,而陆逊则大获全胜,不仅诛擒万余人,所获得物资也很是可观。第二次襄阳之战中,东吴是落败了,但是失败并不是来源于陆逊,而陆逊在这一次北伐中不仅斩魏兵千余人,还利用“空城计”得以全身而退,并不算败绩。而第三次是在与石亭之战时隔两年的庐江之战,这一次陆逊并没有选择主动出击,在探听到魏军的情报后,就趁着夜色全军撤退,避免了一场损失。在最后一次邾城之战中,陆逊不仅攻下了邾城,还筑城置戍,以为重镇,常驻3万之众。

在这四次北伐中,陆逊三胜一平,但是真正与曹军有正面交锋的却仅有石亭一战,也正是这一战是最有希望大破曹军并一举歼灭来夺取北伐胜利的。但是也只是最大希望,并不代表当时的东吴具有歼灭曹魏的实力。在表面上陆逊的北伐看似硕果累累,却并没有伤到曹魏的根基。既然没有伤及要害,在曹魏坐拥天下九州之六,其兵力总数甚至可以超过蜀汉全国人口的情况下,曹操势必有能力纠集反扑,而东吴却招架不住这样的阵势,可以说后劲不足,实力上也是有一定差距的。

孙策死后,孙权并不像哥哥那样能征善战,而是做了一个守成之君。江东是一个富庶繁华的地界,加上孙权不好征战,对于文人骚客与能人巧匠而言,江东是避乱的上上之选,也为江东做了不少贡献。江东虽然偏安一隅,将精力都集中在保持现状上,但是对天下大势也是无时不刻地关注着,孙权的策略也并不是一味固守,而是依照时局变化来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所以有陆逊北伐这样的事件,也并不代表他好战斗勇,相反地,是为了更好地守护江东。

就当时的情势来看,曹操占据了半壁江山,大半个北方都掌握在他手里,条件优越人才辈出,他的军队也极具北方汉子的性格,形成了一支虎狼之师。而江东虽然繁华,实力却远远不及曹魏政权,并不具备夺取中原的绝对性实力。不仅如此,江东作为蜀汉与曹魏之外的第三方存在,一直是这两者想要吞并的对象,所以江东在明哲保身的同时,也要平衡好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关系,利用两者间的争斗相互牵制,令他们无暇顾及征服东吴,好确保自己不会被坐大的一方所歼灭。

总而言之,陆逊北伐的真实目的并不是想彻底歼灭曹魏,而是想铲除对东吴的外在威胁。对东吴而言,这个军事行动不仅能削弱曹操的南征实力,在与蜀汉联合的过程中,与蜀汉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东吴都是有利的。但是即便陆逊是一个不败将军,军事实力的差距也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在这方面并不能指责陆逊。在与曹魏对战时,可以看出两者间实力悬殊,所以东吴最多只能尽力而为。从这一点看,陆逊没能消灭曹魏政权也是无可厚非的。

标签: 历史陆逊北伐

更多文章

  • 刘备征战多年,为何会败在儒将陆逊的手中呢?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三国,陆逊

    陆逊,继吕蒙之后的东吴大都督。本名陆议,是孙策的女婿,出身江东大族、儒学世家。他的叔父陆绩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家族的熏染使他与一般的武将不同,自称"书生"。他二十一岁时,孙权为将军,他参为幕府,后为海昌屯田都尉兼领县事。那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很乱,不少人占山为王。陆逊经得允许,找募兵马,深入深山

  • 长平之战赵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赵括只是其中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赵国,长平之战

    还不知道:赵国战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在赵国长平一带发起一场事关两国国运的大战,此战秦国主攻,赵国主防,双方投入兵力将近数百万,在长平整整对峙了三年,最终赵国战败,秦国坑杀了赵国四十五万降卒,这直接导致了后来东方六国再也无法抗击秦国了。此战的起

  • 邯郸之战与长平之战的结局为什么如此的不同?长平之战对秦国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秦国“战神”白起率军在赵国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打了一场影响整个战国局势的大战,史称长平之战。此战赵军惨败,秦军得以进占长平,自此战之后,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势已初步形

  • 官渡之战对历史的格局有哪些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三国,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焚毁袁军粮草,使得袁军丧失斗志,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背景汉献帝建安元年,曹操迎天子(即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

  • 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相差三倍 朱元璋是怎么以弱胜强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朱元璋,鄱阳湖之战

    对鄱阳湖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书籍,那么我们一定会想到我们今天的四大名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三国演义,在我看来,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让我们值得敬佩的人物和事件。今天我们要学到的这场战役也是历史上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元朝末

  • 京师保卫战中,于谦起到了什么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北京保卫战,明朝

    北京保卫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449年十月,一场战争的阴云笼罩在繁华的大明都城北京城上空,这场战争差点就让北京成为蒙古人的都城,大明也差点要改朝换代。这场战争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下午,北京德胜门外陆陆续续来了一些狼狈不堪的士兵,这

  • 巨鹿之战的经过如何?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秦,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或作钜鹿之战)是秦朝末年(前208年十一月 - 前207年七月),秦军与诸侯联军在巨鹿郡(古郡名,今河北省巨鹿县)的一场大决战。最后,项羽楚军等大破王离统帅之秦军,消灭了秦军主力之一。秦围巨鹿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即秦二世登位一年后,陈胜起反于大泽中。秦将章邯编骊山刑徒成军队,

  • 春秋时期城濮之战结果如何?晋文公竟因此成为中原霸主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城濮之战,春秋

    晋文公于周襄王二十年,即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初,率军由棘津(河南滑县西南)渡河,进攻附楚的曹、卫,企图诱楚来援以解宋围。正月占卫五鹿(河南清丰西北),二月进至敛盂(河南濮阳东南)与齐昭公会盟,都城楚丘(河南滑县东北)的卫人逐其君降晋。三月攻占曹都陶丘(山东定陶西北)。但楚军不受调动,反而加紧围

  • 宁远之战中,明军是如何打破后金的不败神话取得胜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宁远之战

    宁远之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天启元年(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着骁勇善战的八旗军杀气腾腾地冲向广宁(今辽宁北镇)。在后金八旗军猛烈的攻势下,明军很快便被打地四散奔逃。自此,广宁等四十多个城堡尽归后金。努尔哈赤得到广宁之后锐气更盛,他不断在地广宁集结兵马,想要一举攻下山海关。消息传来

  • 幽州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战争对双方分别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幽州

    很多人都不了解幽州保卫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契丹雄主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重登皇帝宝座后,对中原割据势力——前晋所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南征行动,以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幽州之围”。小编就来继续为大家详细介绍幽州之围,以及随之发生的幽州保卫战。公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