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刽子手在行刑的时候 犯人为什么会自觉下跪

古代刽子手在行刑的时候 犯人为什么会自觉下跪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66 更新时间:2024/2/2 11:01:07

还不了解:古代犯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十分听话自觉跪下?

罪犯指的就是犯了罪而被抓起来的人,罪犯的历史,几乎是伴随着法律同时出现的。有的人对于法律的理解,最通俗的说法指的就是道德的最底线。

自古以来,突破道德底线的人从来不缺少,于是为了维护这个社会的正义,不同的时代给出了不同的刑罚。每个时代,刑法都是由轻到重的,现代一般是拘留,判刑,以及死刑,在古代,刑罚就要五花八门得多。

最为人所知的,那就是斩首。影视作品中,大家也能接触到,最听的一句话就是“菜市口,秋后问斩”十分奇怪的事,犯人被执行的时候都是十分听话,不禁有个疑问,他们为什么不反抗?

砍头的规矩

砍头是古代的一种死刑,最早从夏朝开始,就被列入了刑法,由于行刑事关重大,劫法场者历来有之,于是每次在行刑之前,大军都要提前到场,而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到了清代的时候,一共有九道程序。

首先,朝廷在处决犯人之前,都会提前通知刽子手,贵的时候就会磨刀,而往往犯人家属为了犯人能够少受点罪,还得给刽子手塞钱,否则钝刀子杀人痛苦将是成倍的。清代的时候杀人用的是双手剑,又宽又长又大,一般都可一剑斩落。

第二步是走一个流程,同时,将斩首时间定在秋后,此时,人们农忙时节已过,同时肃杀之气也最重,由此能够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重宣判,众人以及家属犯人,通知一下,往往到此时,犯人被行刑已经是板上钉钉。第四,游街示众,这一部有警告世人的意思,同时也能尽可能得让犯人的团伙冒出来。

然后就是下一道工序,押赴刑场。押赴刑场之后,为了防止犯人偷梁换柱,一般都需要最后一遍验明正身。而为了证明这就是犯人本人,犯人往往需要袒露上身,而这一点,对于女性犯人来说就十分的不友好。

验明正身之后,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那么接下来就需要监斩官到场,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午时三刻。

所谓午时三刻,指的就是今天的中午十一点四十五分,古人认为这一时刻是一天中阳气最重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杀人,能够最大程度上洗脱自己身上的怨气。

第八道工序,准备行刑,此时的犯人一般就跪倒在地上,只等监斩官命令,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结束,由犯人家人领回尸体。

这里就有一个奇怪的地方,为何在犯人被砍头之前,他不会反抗,按道理说,此时求生的欲望会给予他极其强大的力量,而此时,身边又只有刽子手一个人,为何犯人会乖乖配合?

三大原因

一般来说,罪犯在被行刑之前,早就在监狱中打磨掉了所有的锐气,要了解,古代不比现在,在监狱当中,男人会被折磨得半死,女人会被打掉所有的尊严。

有句话是这样形容女人进监狱,进了监狱的女人有清白的吗?如果你是清白的,为何要进监狱?

古代的狱卒会堂而皇之地侵犯女性犯人,真正等到行刑的前一天,除了历史上孙膑这奇才,一般人早就被折磨得精神涣散,整个人也已经麻木了。

这种人往往到了第二天,忘记了害怕,就连羞耻也忘记了,自然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任人拿捏。

第二个原因就是,古代犯人跪着接受刑罚,这是强制要求的。在古代的时候,朝廷为了体现国家的至高无上,以及犯人对于朝廷的尊重敬畏,一般都会强制要求犯人跪着,

另一方面,犯人有高有低,如果她是站着的话,势必就不容易砍头了,在国家权力机关的保障之下,让犯人跪着接受刑罚,自然要容易的多。

事实上,不论是哪一种死刑,跪着受刑已经成了一种规矩,当然了,凌迟处死或者是腰斩除外。

第三点,心理暗示自古以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懦弱的人,法场之上引起暴乱的不是没有,政府在执行砍头刑罚之前,肯定会耗干净犯人所有的精力,即便最后一顿断头饭加一点荤腥,那也不足以挽救自己,虚弱的身体。

那么此时,犯人即便有反抗的心思,也没有了打架的力气。作为一块粘板上的鱼肉,也只能任人拿捏了,所以说犯人乖乖地跪着接受刑罚,只能说是迫于无可奈何,在政府多重条件的束缚之下,他们只能被按着跪在地下,强制执行。

现代死刑

相比较起古代的人们,为了防止犯人犯上作乱,不得不采取了一些过分的,强制的手段,今天的方式则要显得温和许多。

曾经有一位黑社会的大佬,在被执行死刑的前夜,有看守所的民警以及所长,副所长轮番看守谈话,进行心理疏导。

一般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晚上,犯人的情绪是最波动的,也是最容易出事的,由此,在这一天晚上,警察们会尽量满足犯人的所有要求。

可以说,这几天晚上的囚徒,是绝对的上帝体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对公职人员呼来喝去的,不是吗?

今天没有过去的押赴刑场,没有过去的游街示众,有的被直接在血管里注射,犯人在昏昏欲睡中就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另一种,就是枪决,犯人在押赴刑场之后,执行手瞄准脑干的位置进行击杀,一般一枪毙命,不会有太大痛苦,而如果有意外,民警会迅速补枪,力求对犯人的折磨降到最低。

不得不说,新中国的温柔,真的是到了方方面面,即便是死刑犯,都能够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享受到人权。如果过去的犯人看到如今的待遇,他们是不是会后悔生错了时代呢?

标签: 历史古代犯人

更多文章

  • 古代妃子侍寝皇帝的时候 古人为何会安排太监在旁边催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侍寝

    对古代侍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要妃嫔侍寝,为何还安排太监催钟,难道不怕尴尬么?我们看《甄嬛传》等清宫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敬事房的管事太监端着一个银盘子,银盘里放着几十块牌子,每天都会在皇帝用完晚膳的时候,例行公事地去让皇帝“翻牌子”。每一块牌子上都写着一个后妃的

  • 巴陵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女,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巴陵公主(?—653年),新唐书记载其为唐太宗第七女,母不详。初封巴陵公主,其夫柴令武是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同母姐妹。巴陵公主在永徽三年与高阳公主、房遗爱一同谋反,被赐死,她丈夫也一起被赐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旧唐书没有公主传,只

  • “弑君”是人神共愤的行为,司马昭对此又是如何处理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弑君,司马昭

    弑君之事,人神共愤。曹髦被杀后,许多大臣,包括司马家的支持者,都对司马昭极为不满。司马昭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显示出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突发危机,虽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代魏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但是,曹髦之死,是出乎意料的。自汉代以来,忠孝思想

  • 豫章公主:唐太宗李世民之女,由长孙皇后抚养长大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豫章公主,生卒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之女,为下嫔所生。因生豫章公主,下嫔难产而死,她是由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长孙皇后待她如同亲生之女。因为被长孙皇后收养,太宗对豫章公主的感情也十分不同。豫章公主死后,太宗非常悲伤,长期穿着素服,以至群臣惊恐,纷纷上书劝谏,要求皇帝克制悲伤。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

  • 说到三国中的谋士,为何会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三国,郭嘉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在三国历史上,可是一名非常厉害的军事,不然也不会有传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可以看出就连诸葛亮都非常忌惮他的存在。那么郭嘉在历史上真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历史上郭嘉真的厉害吗郭嘉年

  • 汝南公主: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其墓志铭上记载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汝南公主(620年?-636年),名讳不详。中国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新唐书》排行第二,墓志称太宗第三女),母不详。公主早逝,陪葬昭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简介史料出处关于汝南公主的史料较少,《新唐书》只记有“汝南公主,蚤薨。”六个字。今有称为《汝南公主墓志》的书法

  • 薄姬为什么总是针对窦漪房?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薄姬为什么总是针对窦漪房?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薄姬和窦漪房两个人无冤无仇。为什么薄姬事事针对窦漪房?是窦漪房做得不好吗?谁看懂了?①薄姬控制欲很强薄姬这个人家世不好,长得也不是很美丽。她能够成为人生赢家,是因为她控制欲很强。她能控制住自己对吕雉的痛恨,她必须要控制

  • 华佗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神医,曹操杀他后为何会捶胸顿足?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华佗,曹操

    说到华佗,那可谓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神医,再加上《三国演义》上面的华佗,那可真的是将华佗给神话了。各种疑难杂症都能治好,号称“救世神医”。然而曹操在当时请华佗去看病,本来好好的,可是最后曹操竟然还将华佗给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高履行:唐朝外戚大臣,迎娶唐太宗之女东阳公主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高履行(生卒年不详),本名高文敏,字履行,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唐朝外戚大臣,太尉申国公高士廉长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德年间,门荫入仕,起家秦王(李世民)千牛备身。贞观初年,历任祠部郎中,迁滑州刺史。迎娶东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任户部侍郎、卫尉卿,袭爵申国公。唐

  • 长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女,她有哪些美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长乐公主(621年—643年9月28日),名李丽质,唐太宗嫡长女(第五女),唐高宗同母姐,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贞观二年(628年),诏封长乐郡公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因皇后所生,深得唐太宗钟爱。 贞观五年(一说贞观六年),唐太宗为其筹备嫁妆,礼数加倍于永嘉公主,严重逾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