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井陉之战的结局,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有何重大意义?

井陉之战的结局,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有何重大意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44 更新时间:2024/2/2 3:24:12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井陉之战,可谓是韩信的成名之战,这一战韩信的“背水一战”真的是战役取胜的关键。而且这场战役韩信还是以少胜多,速战速决的一种情况,成为我过古代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那么关于这场战役韩信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呢?战役结束之后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韩信消灭了魏国之后,开始针对赵国实施军事行动。但大多数人都只是记住了这一次战斗中的次要部分“背水一战”,却忽视了这场战役背后的关键。

将时间往回调动,在韩信先后消灭了魏国和代地之后,大军抵达井陉,因此赵国方面的陈馀也吞并在井陉口,时刻准备抵御韩信。在战争一触即发之前,韩信派遣间谍去了解对方的军情,这一了解却得知了一件大事。原来在赵国有一个将军名为李左车,李左车是赵国李牧的孙子,属于名将之后。李左车建议陈馀坚守不出,因为井陉这个地方属于一个狭窄的山谷,想要通过这里就只能是孤军深入,战车不能并列,骑兵不能同行。这时候只要自己带一支部队去偷袭韩信的粮草辎重,陈馀坚守不出,就能把韩信困死在井陉。

从兵法上来看这是一次出色的部署,其中陈馀属于正兵,李左车属于奇兵,奇正分明所以是很合适的战术,又运用到了地形的优势,如若听了则韩信必败无疑。谁知道陈馀却不肯用计,只是强调自己为义兵。但是在这需要了解一下,但凡是一个将领在战前突然犯浑,绝不是因为人太天真,而是有着必须的原因。在巨鹿之战的时候陈馀在赵国外,方知保存实力,只是派遣五千人马试水,足见陈馀地用兵谨慎,怎么偏偏这时候就傻了呢?

其实陈馀是因为急于求战,第一是因为赵国耗不起,第二则是在兵力少的情况下,虽然陈馀是占据优势的,但是如果韩信不进井陉呢?又或者是展开运动战,和你打游击呢?韩信不是一个酒囊饭袋,所以一定是间谍战、策反战都用上,再加上韩信的队伍里有一个人,那就是张耳。先不说陈馀对张耳的仇恨,但是张耳在赵国的影响力也让陈馀感到害怕。所以陈馀急于求战是不希望给韩信被动转主动的机会,当然张耳也不是那么轻易就相信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说明了韩信真的朝着自己的主力来了。

接下来才是精彩的戏码,韩信分为了奇正两路,正军大致在一万人左右,骑兵则是灌婴带着两千人向赵军营寨偷袭。这时候还有很多人没有关注到一点,那就是放大了背水一战的作用。背水一战实际上目的只有一个,不是取胜而是不败,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抵御赵军的进攻,给后方的灌婴部留下时间。所以韩信在背水处设置了水上军,“水上军”其实就是一种水上军事要塞,类似的是码头,而且三面环水,外有营寨拦截,出口和入口只有靠岸的一面。

所以这也就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汉军在撤退之后不会溃败,不会从两侧散开。要知道韩信的这一支部队是临时搭建的,指望说要他们死战不退,难度不亚于击败赵军。正是利用这种水上工事才确保了转进攻为守城的局势,这时候后方的骑兵再展开旗帜,佯装已经占领了后方。等到陈馀发觉的时候一切都晚了,想要回军救援,这就要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同样摆在陈馀面前的只不过是“水上军”,也就是说毫无重要性可言的军事工程,打下来了也是毫无作用,难道用这个来当做城池要塞吗?因此陈馀想要回到营寨内,这时候奇正两路军形成夹击之势,直到陈馀战败为止。所以背水一战其实最关键的反而不是背水一战,而是灌婴所带着的两千人马,要是灌婴拿不下后方,那么前面的背水一战也是徒劳。

井陉之战的结局,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汉军的胜利,使得其在战略全局上渐获优势,即消灭了北方战场上最强劲的敌手,为下一步“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平定燕地创造了声势和前提,并为东进击齐铺平了道路,从而造就了孤立项羽的有利态势。这虽然是一次战役规模的战争,但却有着战略性质的地位。

井陉之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兵法的运用,贵在灵活创新,切忌死板教条。这正如宋代岳飞所说的那样:“先阵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这方面,那位曾经在2100多年前“战必胜,攻必克”,的风云人物韩信堪称表率。

标签: 历史井陉之战楚汉战争

更多文章

  • 巨鹿之战是秦末空前绝后的大转折,对项羽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巨鹿之战,秦末

    巨鹿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巨鹿之战给项羽带来了什么影响?对巨鹿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巨鹿之战,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历史大转折。因为项羽的胜利,使得秦帝国再也没有实力和起义军对抗。在这场战斗当中,秦国王离所带领的二十万边防军被项羽的三万楚军杀得一个不剩,摧毁了

  • 在南北朝时期,以“六镇起义”为名的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南北朝,六镇起义

    说到这个六镇起义,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不是很熟悉,这个是在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事件。对于这个六镇起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六镇指的是哪六镇,所以今天小编就大家介绍一下。还有就是这个六镇起义最后成功了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六镇起义是哪六镇六镇起义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

  • 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会轻易上当 赵国如果换人会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长平之战,赵括

    对长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受成王败寇观念的影响,对待历史上的人物,咱们很容易把胜利者视为聪明绝顶、将失败者看成愚蠢至极。被贴上“纸上谈兵”标签、两千年来沦为笑柄的赵括,就是这一逻辑下的标准受害者。赵国的45万精锐被带到坑里,真的是因为赵括太蠢吗?如果咱们撇开思维定势

  • 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与朱棣在滹沱河之战的战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朱允炆,朱棣

    滹沱河之战发生于明建文三年闰三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与建文帝军吴杰、平安部在滹沱河地区(在今河北境内)的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401年(明建文三年)闰三月,燕王朱棣于夹河战败大将军盛席所部后,挥师西向,进攻真定(今河北正定)的副将军吴杰和右军都督佥事平安部,为使吴杰

  • 阪泉之战的“阪泉”位于何处?阪泉之战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阪泉之战,炎黄

    说到炎黄阪泉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一直以来,古代中国都存在一个历史宿命,即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搏杀数千年,其间和平居少、战争居多。从中原文明来看,来自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入侵者,是不折不扣的蛮人坏人,但中原文明又尊黄帝为祖,那么黄帝源于哪一种文明呢?作为中华文

  • 街亭之战究竟是谁的错 马谡为什么要做出错误的判断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街亭之战,蜀汉

    你真的了解街亭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马谡是在主观上犯了最大的错误---专搞形式主义。不仅照搬照抄兵书上所写所述,而且如果以其下属大将王平所述为信,那么最致命的是他刚愎自用,没实战经验,没有根据实际的山地情况和按照客观的地形来进行安排。从马谡在登山弃径而驻的兵法部署中看出,有一股想要置

  • 长平之战赵括被白起围困 赵国为何没有人派兵救援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长平之战,赵国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长平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赵国这个国家后人给的评价就是不作就不会死。原本的赵国经过赵灵王的一系列改革以后,实力空前庞大,甚至已经能够和秦朝平分秋色了。不过可惜的是战国后期,赵王老眼昏花,而且受人蒙蔽,硬是把一个足以和秦国抗衡的国家玩坏了。而最终导致赵国彻底毁灭的还

  • 长平之战赵括需要负主要责任吗 赵括是不是纸上谈兵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长平之战,赵括

    你真的了解长平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括对于长平之战的失败,绝对要负主要的责任。诚然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赵国一开始就准备不足,被韩国祸水东引拉入战团。而赵国的内部对于长平之战的意见也不统一,比如是联合其他国家与秦国决战,还是与秦国和谈都有争议。这样的意见也反应在是否用赵

  • 淝水之战前秦拥有二十万军队 前秦是怎么败给东晋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淝水之战,东晋

    对淝水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好多人都觉得人多,就比较有安全感,特别是在两军交战的时候,哪一方人多,就会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在战场上,两军兵力的多少,是人们预判战争结果的重要依据,战场上兵力并不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唯一因素,但是在气势上就能压过对方一筹,

  • 唐朝建立后的第一场战争,揭秘浅水原之战的经过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对于浅水原之战来说,是唐朝建立后的第一场大战,所以,这场战役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唐朝的发展。此役,唐朝一方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