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作为唐朝后期的中兴之主 唐宪宗励精求治企图恢复大唐盛世 开创了唐朝后期的新局面

作为唐朝后期的中兴之主 唐宪宗励精求治企图恢复大唐盛世 开创了唐朝后期的新局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90 更新时间:2024/2/2 12:42:57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中央政府威望,史称“元和中兴”。

李纯原名李淳,为唐顺宗李诵的长子,大历十三年二月十四日生在长安宫中。李纯出生时,正是皇曾祖唐代宗李豫的晚年。他出生的第二年,祖父德宗李适即位,父亲李诵被立为太子。说起唐宪宗李纯这个人,尽管他是由宦官集团一手拥立也一直信赖重用宦官,尽管他甚至有着弑父夺位的嫌疑,也尽管他极为好色后宫成群子女无数,还沾染痴迷佛道嗜食金丹的个人癖好。

如果撇开这些,仅仅是从一个帝国命运主宰者所特别需要的一些品质来看,27岁登基的宪宗积极进取、理智务实,其才能、勇气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刚毅,绝不在他的前辈太宗、玄宗之下。在遭安史之乱重创、各地强藩林立,中央朝廷屈辱隐忍五六十年之后,年轻的李纯带领着他的政治团队,开始了收复江山重振大唐声威的伟业。

李纯六七岁的时候,唐德宗把他抱在膝上,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在我的怀里?”李纯道:“我是第三天子。”唐德宗惊奇并且喜欢他。作为当时皇上的长孙,按照祖、父、子的顺序回答为“第三天子”,既闻所未闻,又很契合实际,李适不禁对怀里的皇孙增添了几丝喜爱。

李纯自幼遭遇战乱,他自身的家庭关系也很有些混乱。他的母亲王氏曾是代宗的才人,另外有位同父兄弟被祖父李适收养为子。李纯自己的婚姻关系也有些奇特。贞元九年,时为广陵王的李纯娶了郭氏为妻。郭氏,是尚父郭子仪的孙女,她的父亲是驸马都尉郭暧,母亲是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升平公主与郭暧之间的故事后来被人编成了一出《打金枝》的戏剧,流传很广。

郭氏由于母亲是唐代宗长女,这样算来,郭氏与顺宗李诵是表姑侄,郭氏就长了李纯一辈。或者说,论辈分,李纯要比自己所娶的妃子郭氏低了一辈。他们成婚后,李诵因为郭氏母贵,父、祖有大勋于王室,对这位儿媳表示出无比的宠爱。李纯自己对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么冷落,因为,贞元十一年时,也就是他们婚后两年,郭氏就生了儿子李宥,他就是后来的唐穆宗

贞元二十一年四月六日,他被册为皇太子。八月四日,李纯得顺宗李诵传位,八月九日正式即位于宣政殿。李纯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他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都当作效法的榜样。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元和中兴”。

元和中兴,不但体现在藩镇望风而降归顺中央的现实形势方面,宪宗所释放出来的政治理念:中央权威必须加强、没有任何其它势力应该挑战中央,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宪宗元和时期,前后二十余人入相,其中就有李吉甫李绛武元衡、裴度、元稹,还有韩愈白居易李绅这样的翰林学士,虽然不能说这些人就是历史上最好的行政专家,但是无疑这一个团体的综合素质不但在唐代,即使放在整个历史中也是极为出色鹤立鸡群,能同时把这么多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这就是一个皇帝的眼光相当了不得之处。

唐宪宗李纯是唐代中晚期比较有名的君主,在其在位短短的十五年内,开创了唐后期崭新的政治局面,通观其在位时的政策措施,唐宪宗整合了整个王朝的政治经济结构,选用贤能,坚决削平藩镇,选用武元衡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实行一系列推进军事****运动,在“中兴”李唐的过程中打开了德宗时代的僵局,无愧为一代“中兴之主”。

在对待唐朝的顽疾“藩镇割据”方面,唐宪宗也拿出了一位明君的魄力,采取了以下措施: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均就军中任命;元和二年,以左金吾大将军范希朝出任朔方、灵盐节度使;分割强镇之州县,以削弱其力;讨平缁青李师道后,以其地为缁青、兖海、郓濮三道,分置节度使;元和四十年,又诏诸道节度使、都团练使、都防御使及经略使所属之郡兵马均归刺史统领,以分藩镇兵权。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藩镇的威慑力,也是唐宪宗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行为。

在民族关系的处理上,唐宪宗采取“推布诚信”的指导思想,在元和初期慎重地处理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改善了与吐蕃的关系,在元和十三年以前,唐吐之间的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有好的状态。唐宪宗一方面同吐蕃建立一种友好的睦邻关系,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关键性问题又能够坚持原则,还能以灵活的手腕来避免因为坚持原则而导致双方关系的破裂。元和中期关于“三州”问题的交涉就是明证。

在用人方面,唐宪宗做到了知人善任,笼络了很多有才能的人,宪宗本人也善于纳谏,使朝廷的气氛利于整个王朝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处理“二王八司马事件”中,他在处理此事上他非常谨慎,除二王外无人被处死,打击范围仅限于真正的参与者。在他统治期间,对国家法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在经济方面,唐宪宗采纳裴翚的建议,元和三年宣布一切按省估折纳赋税,观察使须先征用所治州之税,不足时方可征所属其他州的税,江淮一带的人民由此税负压力有所减轻。元和四年,唐宪宗采纳李绛、自居易等人的建议,下诏蠲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止南方掠买奴婢。

到了唐宪宗李纯的统治后期,渐渐的随着天下藩镇的平定、社会的初步中兴,唐宪宗表现出志骄意满,也不再有虚心纳谏的作风。同时开始执迷佛法,元和十四年从法门寺迎奉佛骨,并因《论佛骨表》贬谪了韩愈。从迎奉佛骨后,宪宗的身体就因为服食金丹而不适,元和十五年正月,唐宪宗猝死于大明宫中和殿,年仅43岁。

虽然唐宪宗李纯在他的统治后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唐宪宗李纯成为唐朝后期非常重要的“一代英主”。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既生瑜,何生亮”的后半句,更为经典,然而时至今日极少数人知晓!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经典的桥段,例如周瑜说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时候,但是时至今日极少数人知晓,它的后半段比之前半段更经典,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国演义》的故事家喻户晓,不仅庙堂之上深受欢迎,民间百姓也是如数家珍,书中的风云人物让人目不暇接。很多经典名句在老百姓口中流传成为无人不晓的经典俗语,比如刘

  • 北宋都城开封府易攻难守 为何北宋要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定在开封呢?开封是如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开封府。开封府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宋朝为什么要选择无险可守的开封做首都?北宋的开封城,是在唐、五代时期的注州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内城的基础在唐德宗时已经有了,外城的基础在后周周世

  • 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皇帝 康熙皇帝的一生究竟是盛世的开端还是衰败的开始?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康熙皇帝的一生,究竟是盛世还是恶果的开端?康熙帝,满族, 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庙号清圣祖,“康熙”为其年号,清朝习惯以年号称呼皇帝。康熙系满清入关后

  • 晋商为何能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商帮 纵横天下 称雄商界五百余年?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晋商通常是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主要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与潮商、徽商并称为中国历史三大商帮。”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曾经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场五百年的晋商,在中国民族商业史写下了一段充满

  • 西汉王朝艰难的削藩之路 困扰三代帝王 为何贾谊和晁错会半途而废 主父偃的削藩策略则技高一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西汉的削藩之路从汉文帝开始,历经汉景帝、汉武帝,最后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结束。三代帝王的削藩之路将西汉建国初年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一扫而尽,为王朝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扫清了障碍。同时,贾谊、晁错、主父偃三代大臣为削藩所做的贡献,

  • 关宁锦防线根本不是防线 而是明军进攻的基地 为何说关宁锦防线是压倒大明最后的一根稻草?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关宁锦防线是明朝末年为抵御后金所构筑的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的一条防线,其中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关宁锦防线是明末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为何有人说是它拖垮了明朝?关宁锦防线是明末东北地区的一道纵向防御阵线,它从山海关开始修建,再到宁远、前锋是锦州、大小凌河地

  • 曾经纵横欧亚九千里 称雄商场五百年的晋商是如何崛起 又是如何衰落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与潮商、徽商并称为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他们以独到的商业文化,穿越明清两大王朝,见证了皇权的荣辱兴衰。在末代王公无法称雄的时代,他们称雄天下、驰骋四方,以诚信走出一条绵延数万里的商路。1851年,当太平军在广西揭竿而起时,已经在帝国纵横了近500年的晋商没有想

  • 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征服王朝 几十万满族人统治几亿汉人 延续二百多年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由边疆异族建立的满清王朝,以小制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几十万八旗奴役驱使几万万汉人,竟统治中国两百余年。满清帝国既以强大的征服者的姿态,拥有暴力统治的基础,又根据中国传统皇权,驯服了中国的文化精英。在这种背景之下,满清时代的文化活动,毋宁也是在皇权的掌握之下。康、

  • 包子是谁发明的?细看包子的千年演变进化史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在我国有许多著名的传统美食,其中包子作为日常早餐的一部分,可以说每个人都吃过,那么你知道包子是谁发明的吗?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细看包子的千年演变进化史。包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由面包裹着馅。面,通常是发酵而成,馅儿,则有千般万种。几乎没有人没吃过包子,可你没吃过的样式和馅料少说得有数十种。包子的江

  • 主宰商界三百余年的徽商是如何为何走向兴盛?又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徽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帮,作为中国商界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黄河流域,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从贾人数众多、活动区域范围广、经营行业众多,在中国商界称雄三百余年。然而,这股曾创造辉煌的商业势力,为何在清朝中后期走向衰落了呢?萌芽成长三国时,吴国雄据江东,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