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韩原之战:秦国和晋国的巅峰对决 几经转折 晋国国君背信弃义 兵败被俘

韩原之战:秦国和晋国的巅峰对决 几经转折 晋国国君背信弃义 兵败被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52 更新时间:2024/1/17 0:43:48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率军攻打晋国,秦晋两国的军队在韩原交战,由于晋惠公君臣忘善背德,不得人心,所以士气不振,一交战就溃败。而秦军将士同仇敌忾,秦穆公决策正确,所以大获全胜,并俘虏了晋惠公。这场战争的胜负,正反映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样一个永恒的真理。

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诸侯国,而且,这两个诸侯国因为地理位置上比较邻近,所以在春秋时期展开了多次较量。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651年,晋国君主晋献公去世,为了争夺晋国君主之位,公子夷吾以割让黄河以西之地为条件请求秦国发兵,助其返回晋国继位。对此,秦国君主秦穆公于是发兵送夷吾回晋国即位,是为晋惠公。不过,就晋惠公来说,其继位后,却背约不肯割地。在此背景下,秦国和晋国终于在公元前645年爆发了“韩原之战”。

韩原之战正式拉开大幕,战马嘶鸣,上千辆的战车在大马的拉动下,迅速扑了对方。《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先生是描写战争的专家。其描写的战争场面被认为是整个《左传》中的精华。据统计,《左传》一共详细记录了十四场大战,其中既有侧重个人智慧,让人对曹刿论断佩服不已的齐鲁长勺之战又有重点讲解人物个性,让大家对宋襄公啼笑皆非的宋楚之战以及后面就会讲到的环环相扣、精彩纷呈的晋楚城濮之战。左丘明先生所记述的每场战役必出新意。眼下这场战斗,大概是左丘明先生笔下最具戏剧性的:战斗正激烈的时候,庆郑先生的乌鸦嘴再一次灵验了。夷吾的车子陷到了泥坑里。

开始晋军还占了上风,秦军退去,丢下了一些战利品。夷吾先生史称晋惠公,当然是讲实惠的,立刻驱动战车去抢战利品。哪想到,他的宠物马平时也就跟混街道的猫狗们争个高下,什么时候见过千军万马横冲直撞的暴力场面。本来就热血沸腾,马心浮躁,夷吾头脑再一发热,策动的幅度大了点,小驷就找不到北了,直接冲进了泥坑,车轮陷住后拔不出来了。夷吾顿时陷入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地步,而晋军杀得兴起,也没发现国君已经抛锚了。

没有了战车,在战场上只有当炮灰的份儿。关键时刻,夷吾惊喜地发现了自己人。庆郑就在附近。庆郑出现在这里不是偶然的,他应该是抱着看看国君到底会不会倒霉的心情来围观的。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夷吾也顾不上面子问题了,几乎是哭着向庆郑喊了一嗓子:“快来载我!”于是,庆郑跑了过来,在泥塘边站定,然后又摆出要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有先见之明的样子,“你看,你看,我说了这马不行吧,你偏要用,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庆郑同志的前世大概是一盒风油精,每一句话都带着淡淡的风凉味。他也实在不应该叫庆郑,而应该改名叫庆祸。不听庆大夫的,让人家说两句也是应该的,但接下来,夷吾就有些傻眼了。庆郑抱着十分同情的态度仔细观看了国君的车祸现场,然后拱了拱手不听我的劝也就算了,连占卜的结果你都敢不听从,你这是活该啊,我老郑的车不配给你老人家屈尊逃难。”说完,庆郑拍拍屁股径直走了收拢晋兵,回到大营,晋君被擒的消息得到了确认。如今可谓一败涂地。而从前方传来的消息说,秦伯开始退军了。

看来秦伯决定见好就收。晋国的都城暂时没有危险了,但被抓去的国君怎么办?商量之后,晋国出征的大夫们做出了一个在我们看来十分奇怪,但对他们来说或许再正常不过的举动。他们放下武器,脱下铠甲,披散头发,然后下令将营帐拔起来,然后向秦军的大军进发。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国君当了俘虏,虽然死还不至于,但他们没有逃跑,而是主动跟随在秦军的身后,个别感情丰富的边走边哭。这样一搞秦穆公不得不停下,毕竟,他在前面坐在车里,后面一大堆人跟着如丧考妣,实在不吉利。

于是,秦穆公走了出来,亲自接见这一群尾随的晋国大夫:“你们这是苦呢?我带你们国君到西边去,不过是应验你们晋国的妖梦。难道寡人这样做过分吗?”虽然把夷吾同志五花大绑地塞到一辆囚车里说成像是请夷吾到秦国旅游一样,但这实在不过分,晋国的大夫甚至大喜过望,因为照狐突的梦,国君不过是受点教训。于是,他们齐齐下跪,三拜之后然后叩头:“秦伯,您老脚踏后土头顶皇天,他们都听到了您的话,我们甘拜下风。”

举头三尺有神明,秦伯您说的话可不能不算数啊,回去教育好了我们的国君,还得让他回来啊。秦穆公郑重许诺,你们国君绝对不会有事,你们就放心吧。秦穆公不是夷吾,说的话还是靠得住的,晋国大夫这才站起身来,但他们依然决定随同夷吾到秦国。晋国大夫对自己被抓的国君不抛弃不放弃,其臣子之风让人款佩,而秦穆公同样展现了其宽大的胸怀。

戏剧性的战争

韩原之战的过程也是十分波折,两军在韩原大战时,贪心的晋惠公因为想要与秦军争夺财物,离开了本部大军。结果在归队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倒霉的晋惠公他的马车陷在泥潭中走不动了,秦穆公见此机会立马与部下纵马追赶想要抓住晋惠公。

戏剧性的一幕又发生了——秦穆公非但没有抓住晋惠公,反而在抓捕过程中被晋国的军队所包围。戏剧性的一幕再一次发生——在这个关键时刻,秦军中突然冲出三百个人的敢死队。敢死队冲入晋军的包围圈撕开了一道口子,顺利地救出了秦穆公,并且顺手牵羊把晋惠公也抓了。

敢死队的前因后果

当时没人会料到半路杀出一支敢死队,而他们的出现也是因为秦穆公种了个前因。早些年,秦穆公丢失了一匹宝马,这支马跑到森林里被三百多个野人盯上了。当时的野人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神农架里的神秘物种,而是与居住在国都内的国人相对的居住在国都外的农民称为“野人”。而当时的野人能开顿荤,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抓了秦穆公的马立刻开了个派对把马宰宰下了肚。

后来秦穆公的手下发现秦穆公的马被这些人吃掉了,官吏知道此事后便要把这三百个野人抓起来惩办。秦穆公知道此事后,立刻阻拦,并说道:君子绝不可因牲畜而惩罚子民。吃了凉马肉,对身体不好可能要生病,需要喝点儿酒。秦穆公不但没有惩罚这三百个野人,反而给他们赏赐了一些好酒,让他们又开了一次派对,这件事让这三百个人大受感动。等到秦军与晋军打仗时,这三百个人全部参战并在关键时刻当了敢死队救下了秦穆公。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刘伯承直接宣布三条纪律,含泪枪决警卫连长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众所周知我军的纪律性,一直是在世界上都遥遥领先的,这和我军早期的传统有关,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刘伯承直接宣布三条纪律,含泪枪决警卫连长。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年。国民党军队倚仗装备精良、兵力较多的优势,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占领了延安。此时有人断言:蒋介石已经稳

  • 邲之战:晋国和楚国第二次较量 结果是楚国扩大和巩固了在中原的影响力 楚庄王成为春秋霸主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楚军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三军再次救郑,双方在邲地展开争夺,在作战中,晋军内部分歧不断,将帅不和,缺乏统一指挥而各自为战,又顾忌秦军从背后偷袭。楚军利用晋军的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楚庄王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一举

  • 博罗季诺之战:俄国人在莫斯科郊外阻击拿破仑 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战争进程发生根本性转折 但是却标志着拿破仑军队覆灭的开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公元1812年8月26日,俄法两军在博罗季诺展开了一次规模最大的会战。会战结果是双方均伤亡惨重,法军获胜但未能完全实现歼灭俄军主力的战略目标;俄军在占据有利地形,防御工事完备,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被击退,战术层面完败,但成功消耗了法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达成部分战略目的,战争主动权逐渐转移至俄军方面。发生在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原因是什么?有何重大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在我国解放战争初期,蒋军与我军相比有着诸多的优势,然而就在此时,我军毅然的决定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那么这是有何重大的意义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占延安,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辗转陕北的大山之中。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采取“蘑菇战术”,利用陕北的险要地势和群众基础,与20余万敌

  • 斯巴达克斯起义: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 斯巴达克斯起义一度拥兵12万 席卷大半个罗马 为何最终还是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公元前73年,在斯巴达克的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了一次奴隶起义。这次起义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古代社会大规模奴隶反抗事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最终,6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公元前73年的一个深夜。罗马中部卡普亚城的角斗士的铁窗内突然发出可怕的惨叫,在静寂的夜晚里显得格外凄惨

  • 桑丘之战:商鞅变法后秦国与齐国首次正面交锋 齐将匡章一战成名 秦惠文王俯首称臣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公元前323年,齐国于桑丘击败秦国入侵。此战役为秦国商鞅变法以来首次与齐国正面交锋的战役。秦国战败后,派陈轸为使,以“西藩之臣”的身份前去齐国向齐威王谢罪。此后二十余年间齐、秦两国再无交兵。公元前325年,秦惠王称王,于公元前324年以张仪为秦相,并攻取魏国陕城。公元前323年,楚国在襄陵击败魏国,

  • 卡莱会战:罗马血战帕提亚 帕提亚吊打巅峰期的罗马军团 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公元前53年,罗马和帕提亚帝国在卡莱附近进行了一场重要战役,最终,罗马军被全歼。主帅克拉苏被俘杀,此战是罗马帝国最耻辱的战斗之一,也是罗马与帕提亚帝国之间最早以及最惨重的失败。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罗马三巨头时期,是罗马共和国发展的一个巅峰期。这一时期,罗马刚刚彻底打败了世仇迦太基,征服了西班牙、西欧和

  • 湖口之战:太平军扭转战局的关键之战 石达开的绝地逆袭 以少胜多打败曾国藩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1855年,太平军于江西九江附近的湖口与湘军进行的一场决战,此役中石达开指挥太平军重创湘军水师,湘军水师损失殆尽,失去了主动权。一举扭转了西征的不利战局。使整个西征战场上的形势为之一变。1853年5月,已在长江下游站稳脚跟的太平军挥师西下,进行西征,意图巩固下游地盘,同时攻破安庆,九江等战略要地,为

  • 对手过于强大时,如何应对?看看这些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不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是在战场上,我们都会遇到对手,那么如何对手过于强大,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看看这些以少胜多的战役。当初,我军从一支微不足道的半武装部队。部队编成、教育训练程度和装备比较落后,因而产生了毛主席的一系列战术原则“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敌驻我扰”等,在此基础上,又产

  • 成皋之战:楚汉战争中最关键的一战 以刘邦的胜利为结束 此战是历史上著名的后发制人 疲敌制胜型的经典战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成皋之战是楚汉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仗。它使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彻底的改变,项羽的失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此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型的经典战例。楚汉战争期间,成皋经过楚汉双方的反复争夺,频频易主。先是项羽绕过荥阳、击破成皋;接着,刘邦从宛县北上,复夺成皋;再接着,项羽陈大军于成